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社会组织在中国国家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30 13:59

  本文选题:社会组织 + 国家治理 ; 参考:《中共中央党校》2016年博士论文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极大地拓展了国家与社会创新和改革的外延空间。社会组织因其能够提高公共政策制定的质量、凝聚社会广大基层民众、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升民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和顺应现代化、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在未来的国家治理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在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背景下,治理理论发生了嬗变,治理方式也发生了变迁,此时,社会组织参与国家治理必然成为了不可回避的命题。中国社会组织发展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根本指导地位,在借鉴与超越西方社会组织理论,糅合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国家社会关系理论、自由人联合体思想、社会发展价值维度理论等基础上,建构中国特色社会组织分析框架。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组织参与国家治理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各个阶段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政策法律制度以及当时的经济因素。而在整个社会组织参与国家治理的历史进程中,无疑涉及到几个主要关系:即社会组织与党组织,社会组织与政府,社会组织与市场的关系。同时,社会组织是公众利益诉求的直接代言人,是公众的组织者,它们的宗旨是为公众服务。正因如此,必须要实现由政府、市场“两级平面治理”向政府、市场、社会“多元立体联动治理”的国家治理格局转变,确立党委领导、政府“元治理”、社会组织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在组织发展方向。自从中共十六大,特别是十六届六中全会以后,党对社会建设以及社会组织的认识进一步加深,更加重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当前,社会组织参与中国国家治理的问题和特征主要体现为:参与国家治理体制内社会组织影响力较体制外社会组织更大,参与的有广度但缺乏深度和效度,参与的途径有待制度化等。而造成社会组织融入国家治理存在障碍的原因:一是自身层面缺乏发展的能力;二是体制层面尚未形成现代成熟定型的社会组织体制;三是政府层面对于社会组织参与国家治理的所需的相关配套政策制定不足;四是文化层面则主要是中国传统“官本位”文化根深蒂固,尚未形成广泛的公众参与文化。欧美、东亚、拉美地区在社会组织参与国家治理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基本经验是在选择发展模式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选择适合本国经济发展水平,适合本国政治体制,适合本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的社会组织参与国家治理的模式。这些经验对我国有以下三点启示:坚持政府在社会事务中的主导作用;充分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以发挥其补充作用;以及加大对社会组织负面作用的规制。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的提出,标志着中国新的治理时代的开启。发挥社会组织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成为了当前最紧迫的一项任务,其中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实现社会组织参与国家治理的制度化,积极转变观念,继续解放思想。一方面要充分认识社会组织在国家制度体系建设中的角色和作用,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看待社会组织的发展及其作用的发挥,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融入国家治理体系的政策法律制度文化等支持条件。另一方面,要尊重社会组织发展的客观规律,为社会组织广泛融入国家治理各个领域,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政治治理、社会治理、经济治理、文化治理、法治社会建设的作用“搭台”。以期为新常态下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提供理论论证与对策思考。
[Abstract]: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national governance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governance system , the social organizations play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the national governance . At the same time ,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is the direct spokesman for the public interest , and is the organizer of the public . On the other hand , it is important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role and role of the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the national governance , an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 s role in the national governance .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中央党校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2.9;D63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莉;张艺;;激发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政策支持策略——基于湖北省地方实践的分析[J];理论月刊;2016年02期

2 马国芳;;社会治理进程中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组织活力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15年06期

3 王栋;;社会组织参与协商治理程序的规范化逻辑[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06期

4 龚志伟;;社会组织参与乡村公共服务:功能阻滞与策略创新[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5年06期

5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年11期

6 陈家喜;左瑞婷;;强化组织渗透性:社会组织党建的发展方向[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5年10期

7 葛亮;;“关系”:西方非营利理论的传承——兼论对中国社会组织研究的启示[J];学习与实践;2015年09期

8 黄晓春;;当代中国社会组织的制度环境与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09期

9 马庆钰;贾西津;;中国社会组织的发展方向与未来趋势[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10 吴结兵;沈台凤;;社会组织促进居民主动参与社会治理研究[J];管理世界;2015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徐丹;美国社区治理中的第三部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2 陆亚娜;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政府与第三部门的协调应对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3 李永忠;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视阈下的中国公民社会建设[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王琴;NGO与中国社会福利构建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周浩集;改革开放以来党与社会组织的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6 赵敬丹;构建服务型政府进程中的第三部门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田屹;论第三部门的经济干预权[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8 李永杰;公民社会组织与社会和谐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2006年



本文编号:18248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8248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2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