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民族地区传统社会组织的现代转型及其法治保障——以广西罗城仫佬族“冬”组织为例

发布时间:2018-05-24 16:09

  本文选题:民族地区 + 传统社会组织 ; 参考:《广西民族研究》2017年05期


【摘要】:21世纪以来,缘于政策和法治环境愈加宽松,同时应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的急迫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渐消隐的民族地区传统社会组织得以创造性转化。转化后的民族地区新型社会组织日渐成为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有力推手,其存在及运行的社会功效十分明显,但是这些新型社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却遭遇着因法律地位不明确而出现合法性受质疑,因治理结构不完善而带来公信力不足等诸多障碍,必须经由法治手段才能保障其健康发展,促使其做大做强。
[Abstract]:Since the 21st century, due to the looser environment of policy and rule of law, and the urgent need of rural governance in ethnic areas, the traditional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ethnic areas which gradually disappeared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ave been creatively transformed. After transformation, the new social organization in the ethnic areas has gradually become a powerful force to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rural governance, and its existence and operation have very obvious social effects.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these new social organizations are confronted with many obstacles, such as the legal status is not clear and the legitimacy is questioned,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is not perfect and the credibility is insufficient, and so on. Only by means of rule of law can we guarantee its healthy development and make it bigger and stronger.
【作者单位】: 广东海洋大学法政学院;河南检察职业学院侦查系;
【基金】:2016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民族特色文化保护与发展的行政法问题研究”(GD16CFX07)
【分类号】:D63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善远,陈孟阳,冯雷;辽宁加速建立新型社会保障体系[J];税务;2000年11期

2 民政部办公厅调研组;浙江省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调研报告[J];中国民政;2004年02期

3 沈民正;;我省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回眸2005系列报道之六[J];今日浙江;2005年24期

4 ;一为主 二平台 三条线——威海市基本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J];中国民政;2005年05期

5 黄启达;;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构建重庆和谐社会[J];重庆社会工作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关于建立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建议[J];世纪行;2005年04期

7 任运富;;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的六点建议[J];中国民政;2006年11期

8 ;新型社会组织与生活方式[J];杭州(我们);2012年08期

9 ;建立新型社会保险制度 促进新技术企业稳定发展[J];中国民办科技实业;1994年02期

10 白亚鹏;试论与新时代相适应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J];创造;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启新;;试论我国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变迁与现代化[A];民族学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民族学学会第五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2 ;回眸 经验 展望——改革开放30年齐齐哈尔市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思考[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黑龙江省民族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叶雨海;;正确处理新时期民族地区的矛盾[A];纪念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7年

4 庞元第;;论入世对民族地区影响的特殊性和对策[A];第十一次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5 马继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青海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A];“两个共同”与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汤志华;;民族地区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力研究[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民族、民生、民主”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2年会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吴秀荣;蒙锡廷;;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民族地区繁荣兴旺[A];水家学研究(五)——水家族文明[C];2010年

8 杨应旭;;加快贵州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思考[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9 罗剑;;人口素质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A];布依学研究(之五)——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10 莫健;;大兴民族调查研究之风 改变民族地区贫困落后面貌[A];布依学研究(之二)——贵州省布依学会首届年会暨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嘉;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今年加快建设步伐[N];嘉兴日报;2007年

2 记者 徐和平 通讯员 姚永宁;构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N];湖北日报;2005年

3 沈洁;今年将继续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N];嘉兴日报;2007年

4 记者 江鹏 通讯员 冯怡;2010年底建成新型社会救助体系[N];渭南日报;2006年

5 记者 马晓燕;建设新型社会救助体系[N];嘉兴日报;2008年

6 记者 盛潇涵;加快构建城乡新型社会救助体系[N];威海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伍欣;推进城市贫困家庭分类救助 促进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立[N];中国社会报;2012年

8 记者 卢磊;开创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新局面[N];宁波日报;2006年

9 张式庭 周桂林;临海倾力构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N];台州日报;2006年

10 记者 杨红义;加快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N];运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廖金香;民族地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周汝永;民族地区公共治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3 商万里;中国民族地区妇女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4 李小平;国家政策在民族地区的波尾效应和红利现象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5 李刚;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贫困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新堂;临淄区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构建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2 唐寅;云南民族地区民生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分析[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3 于慧;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指数的编制、均等化差距的统计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4 王娟;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5年

5 张雅清;民族地区乡镇政府治理能力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6 牛慧丽;我国民族地区非政府组织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7 倪欢;“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民族地区地方政府职能转变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8 焦荣洁;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9 黄侃;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莎日娜;民族地区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D];长安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297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9297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2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