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救助政策变迁研究——基于间断——均衡理论的解释

发布时间:2018-05-31 09:33

  本文选题:社会救助 + 非线性政策变迁 ; 参考:《中国行政管理》2017年11期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救助体系经历了从传统物款救济到现代综合救助的变迁。社会救助政策作为该过程中的关键要素,也呈现出了一定的变迁规律。本文以间断—均衡理论为基础,分析新中国以来社会救助政策五次间断性的变迁,体现在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与具体政策设置的范式性转换,并且这种转换依赖自上而下强制型变迁的路径,个别专项救助领域出现自下而上诱致型变迁的特征。在这五次间断变迁之间的社会救助政策由于政策形象和政策场域的互相强化处于均衡式垄断的状态。间断与均衡的变迁构成了新中国以来社会救助政策的非线性变迁。
[Abstract]: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social assistance system has undergone a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relief to modern comprehensive relief. As a key element in the process, social relief policy also presents a certain law of change. Based on the theory of discontinuous equilibriu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ive intermittent changes of social assistance policy since the new China, which is reflected in the paradigm shift among policy objectives, policy tools and specific policy settings. And the transition depends on the path of top-down compulsory transitio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ottom-up induced changes appear in some special relief fields. Due to the mutual reinforcement of the policy image and the policy field, the social relief policy between the five discontinuous changes is in a balanced monopoly state. The change of discontinuity and equilibrium constitutes the nonlinear change of social assistance policy since the new China.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培育项目“广东自贸区发挥引领作用促进区域融合的路径研究”(编号:17wkpy96) 国务院港澳办2016年港澳研究项目“广东自贸区粤澳合作产业园发展研究”(编号:HKM1610)
【分类号】:D63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雷承佐;社会救助政策的问题研究与思考[J];中国民政;2004年07期

2 黎育四;;整合农村救助政策 构建农村救助体系[J];财政与发展;2007年12期

3 朱勋克;;我国社会救助政策执行研究:以文献为视角[J];社会保障研究;2010年05期

4 刘中兰;郝江军;丁继国;;发达国家城市流浪乞讨救助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12年08期

5 甘尚钊;;城市流浪乞讨人员行政救助政策的运行效应——基于重庆市的实证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6 李志强;;从救助政策的转变谈社会救助文化体系的新构建——基于武汉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社会实践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S4期

7 代恒猛;;社会救助政策的转型与整合——北京经验[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9年02期

8 冀慧珍;;可持续生计理念下的社会救助政策改革[J];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01期

9 周郁;陈清峰;袁建华;许文青;徐熙阳;姜思宇;李佳;刘宇婧;高燕;韩孟杰;;三省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救助政策落实现状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2年06期

10 ;河南省艾滋病救助政策体系[J];社会福利;200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吴庆;;中国城市贫困大学生救助政策分析及对策[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2 缪莉玲;;关爱弱势群体 构建和谐社会[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方曼;张碧涛;杨萌;;文化救助、公平救助与体面救助:从“技术理性”到“人文理性”[A];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的创新理论和方法——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实习记者 张倩;十项救助政策送市民大实惠[N];西宁晚报;2013年

2 记者 陈涛;确保低保户生活救助政策的贯彻落实[N];延安日报;2007年

3 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保障学研究所 陈宇虹;我国贫困儿童救助政策体系亟待完善[N];中国信息报;2011年

4 石燕;玉门市送社会救助政策进千家万户[N];中国社会报;2011年

5 蔡冬梅;宜昌“望、闻、问、切”督察社会救助政策[N];中国社会报;2011年

6 记者 李聪华;让更多人沐浴救助政策的阳光[N];红河日报;2013年

7 云南省民政厅;落实社会救助政策 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N];云南日报;2013年

8 李海英;市特困居民医疗救助政策调整[N];沈阳日报;2006年

9 通讯员 李雪宁;原州区落实救助政策解决困难群众实际问题[N];固原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张昕 特约通讯员 艾晓林;政策赶场 唱读讲传 师生宣讲[N];中国社会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古永莉;广州贫困老人群体救助政策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宋国庆;1949-1956年间南京市的社会救助政策与实践[D];南京大学;2014年

3 王轶洁;支出型贫困的现行救助政策分析与对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4 耿敏;因病支出型贫困家庭生活救助政策完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5 吴运华;社会治理视角下中国慈善救助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6 王艺;“半城市化”阶段珠三角农民工社会救助政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7 李琦;史密斯模型视角下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政策执行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8 齐思勇;建国以来上海社会救助政策变迁及内在逻辑研究[D];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9 张禄;沈阳区域性社会救助政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10 丁明慧;中国城乡社会救助政策分析及政府救助责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591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19591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b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