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多民族社区的民族工作研究
本文选题:乌鲁木齐 + 多民族社区 ; 参考:《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到了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期。随着社会民族问题的迭起,社区成为了民族问题和新时期社会问题的聚焦点。这反映了现代社会迫切的需要多民族社区能够协助党和政府做好解决民族矛盾、解决民族问题、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城市多民族社区的民族关系对我国创建和谐民族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社区工作的研究起步较晚,虽然我国已经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是社会工作实践还比较少,尤其是多民族社区民族工作与普通社区相比较,前者有独特的文化性和多样化的特殊性,比普通社区工作更有挑战性。也因为它的特殊性,所以它对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相关研究是颇为重要的。城市多民族社区的建设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部分,对城市居民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稳定发展,对城市的稳定和繁荣有着很直接的影响,如何做好多民族社区的民族工作、如何做好多民族社区的建设,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边远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开始大量的涌向大城市,与城市中的各民族一同分散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有民族多元文化、民族特性的区域型社会,从而衍生了多民族社区。城市多民族社区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但同时它也让城市的民族关系变得敏感和复杂。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角度来把城市多民族社区的建设放在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下,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等方法以及多民族社区的相关理论研究,对巴哈尔路社区和宝山路西社区进行调研,在对各民族社区居民的互相交往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近几年的多民族社区民族工作进行摸底调查,从而得出民族工作的难点和重点,以及遇到的瓶颈,并探讨了乌鲁木齐市多民族社区在发展过程中对民族关系发挥的作用,最后在分析多民族社区民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尝试性的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China has reached the accelerating period of urbanization process. With the emergence of social and ethnic problems, the community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national problems and social problems in the new period. This reflects the urgent need for multi-ethnic communities in modern society to help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to solve ethnic contradictions, solve ethnic problems, and build harmonious ethnic relations.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our country to establish harmonious national relations. Because the research of community work started relatively late, although our country has already obtained some research results, but the practice of social work is still relatively few, especially the multi-ethnic community ethnic work compared with the ordinary community. The former has a unique cultural and diverse particularity, more challenging than ordinary community work. Because of its particularity,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udy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national relations.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social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multi-ethnic community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urban residents. Its steady development has a direct influence on the stability and prosperity of the city. How to do the national work of many ethnic communities and how to build a lot of ethnic communities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that needs to be solved urgently.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more and more ethnic minorities in remote ethnic areas began to flock to large cities, scattered in every corner of the city together with the various nationalities in the city, and over time, A regional society with ethnic multiculturalism and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is formed, and thus a multi-ethnic community is derived. The emergence of multi-ethnic communities in cities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social development, but it also makes the national relations in cities sensitive and complex. This paper attempts to put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multi-ethnic commun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ocial construction from the angle of Marxist national theory, and applie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terview, as well as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multi-ethnic community. On the basis of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Bahar Road Community and the Baoshan Road West Community,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interaction among the residents of the various ethnic communities, we have carried out a mapping survey on the ethnic work of the multi-ethnic communities in recent years. Thus, the difficulties and emphases of ethnic work and the bottleneck encountered are obtained, and the role of multi-ethnic communit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 relations in Urumqi is discussed. Finally,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thnic work of multi-ethnic communities,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连华;;关于我国少数民族散居城市多民族社区建设的思考[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李吉和;;现代城市民族社区功能探析──以武汉市回族社区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王文棣;委华;;激励机制在民族社区管理中的运用[J];怀化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年S1期
4 蒋连华;;关于我国少数民族散居城市多民族社区建设的思考[J];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5 王建兵;王文棣;;西部民族贫困社区生活状况分析——东乡族、撒拉族和回族民族社区的实证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6 王文棣;徐黎丽;;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发展状况调查[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张娟;;民族社区文化发展的功能分析与路径思考——以伊吾下马崖“清泉节”为例[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6期
8 王文棣;;对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发展的战略思考[J];西北民族研究;2011年04期
9 谭瑾;王晓艳;;空间置换下的民族社区重塑——基于云南省福贡县知子罗村的田野考察[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10 赵巧艳;;民族社区分类与包容性社区文化建设的政策取向[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肖锋;;浅议民族社区文化[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4卷)[C];2010年
2 高玮斋;;论构建和谐社会的民族社区文化[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4卷)[C];2010年
3 肖芒;;都市中民族社区的价值——以昆明回族社区为例[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和钟华;;民族社区发展项目中社会性别问题的几点思考[A];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和钟华;;民族社区发展项目中社会性别问题的几点思考[A];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C];2002年
6 柏贵喜;;都市回族社区及其对回汉族关系的影响——关于武汉市的个案研究[A];城市中的少数民族[C];2001年
7 柏贵喜;;都市回族社区及其对回汉族关系的影响——关于武汉市的个案研究[A];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第一次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8 伍琼华;;生态文化与民族社区公共空间的发展建构[A];云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庆华 本报记者 陈登科;汪家园:从城中村到民族社区的华丽转身[N];中国民族报;2013年
2 济南市民族宗教局局长 杨学英;济南市“三位一体”建设和谐民族社区[N];中国民族报;2010年
3 记者 赵忠洪;民族社区就像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家”[N];桂林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孙文振;民族社区办起民族饮食文化节[N];中国民族报;2013年
5 王洁钢(作者单位:广西社科院社会学所);“民族社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N];广西日报;2001年
6 卢维伟;49个少数民族聚居厦门[N];厦门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王志静;济宁市构筑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格局[N];联合日报;2010年
8 记者 赵忠洪;成为我市首个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社区[N];桂林日报;2009年
9 安民;西安:密切“三个关系”增合力[N];中国民族报;2004年
10 原思明;开发少数民族文化资源 给力中原文化与经济发展[N];中国民族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秉文;政府主导下的民族社区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3年
2 何乃柱;民族社区社会工作研究:本土实践与理论建构[D];兰州大学;2013年
3 王文棣;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协调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4 唐梅;城市化进程中转制民族社区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刘正江;新疆城市民族商业社区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翁思洁;乌鲁木齐市多民族社区公共治理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王玉涛;伊斯兰教伦理在构建和谐民族社区中的当代价值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5年
3 畅鹏;灾后民族社区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4 范艳;城市多民族社区服务供给绩效研究:基于兰州市L社区的现实考察[D];兰州大学;2016年
5 刘玮轩;城市化进程中多民族社区权力秩序重构[D];兰州大学;2016年
6 波斯坦·阿合买提;乌鲁木齐市多民族社区的民族工作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7 杨西;社会建设视阈下城市多民族社区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陈妹;广西城镇化进程中民族社区文化治理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5年
9 杨佳琦;都市民族社区发展的经验与困境[D];中南民族大学;2013年
10 张蓝鹤;城市多民族社区管理模式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
,本文编号:20573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2057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