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论我国民族事务治理问责机制的重构:一个整体性分析框架

发布时间:2018-08-28 12:26
【摘要】:我国民族事务治理问责机制的建构有其理论依据和制度依据,也是民族事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诉求。在民族事务治理体系中科学嵌入问责机制,首先必须基于问责主体、问责客体、问责范围和问责程序等,对"谁来问责"、"问谁的责"、"问什么责"和"怎样问责"等命题作出明确回答。当前,我国民族事务治理问责机制在运作中还存在现实缺憾,民族自治地方应积极推进问责模式重构,形成问责的全面覆盖机制、多元参与机制、公开透明机制、理念引导机制和科学评价机制,为推进我国民族事务治理能力的提升奠定根基。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affairs governance accountability mechanism in our country has its theoretical basis and system basis, and it is also the practical demand of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affairs governance ability. In order to embed the accountability mechanism scientifically in the national affairs governance system, the first must be based on the accountability subject, the accountability object, the accountability scope and the accountability procedure, etc. A clear answer is given to such propositions as "who is to be held accountable", "to ask who is responsible", "to ask what responsibility" and "how to be held accountable". At present, there are still practical defects in the operation of the accountability mechanism of national affairs governance in our country. Ethnic autonomous areas should actively promote the reconstruction of accountability mode, form a comprehensive covering mechanism of accountability, a pluralistic participation mechanism and an open and transparent mechanism. The concept guiding mechanism and the scientific evaluation mechanism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promotion of our national affairs governance ability.
【作者单位】: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社会科学部;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全面从严治党下的党风廉政建设问责制研究”(项目编号:16YJC710013)
【分类号】:D63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小蕾;;城市民族事务部门定位的再思考[J];社科纵横;2011年06期

2 杨静仁;;关于加强民族事务机构工作的几点意见(1959年1月3日在全国省、市、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会议上的报告第二部分摘要)[J];中国民族;1959年02期

3 王天杞;;福建省成立民族事务委员会[J];中国民族;1983年08期

4 刘宝明;;更新民族事务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要求[J];今日民族;2014年06期

5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江苏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兼职委员单位职责和兼职委员名单的通知[J];江苏省人民政府公报;2006年06期

6 ;辽宁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兼职委员调整[J];辽宁省人民政府公报;2008年15期

7 ;湖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关于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公告[J];湖南政报;2009年04期

8 ;黑龙江省民族事务委员会[J];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公报;2012年18期

9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河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单位及其职责和河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名单的通知[J];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2002年11期

10 明月;中国历史上有关民族事务的机构及其措施述略[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熊文钊;;第四章 民族事务依法管理的推进[A];中国民族法治发展报告(2011)[C];2012年

2 董玉明;;山西省民族事务立法及其完善初探[A];民族法学评论(第6卷·2008年)[C];2008年

3 刘天骄;;挪威民族事务的法律与实践学术讲座综述[A];共识(2009春刊01)[C];2009年

4 王允武;;民族事务法治化:民族自治地方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的可行路径[A];2013年中国民族法学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宁夏历史——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A];2007中国民族和地域特色建筑及规划成果博览会、2007民族和地域建筑文化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赛汉;;“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权利”中的“文化”是什么?——挪威民族事务的法律与实践研讨会的启示[A];共识(2009春刊01)[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苏永生;我区实行民族事务委员会兼职委员制度[N];内蒙古日报(汉);2007年

2 记者  桑广庆;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坚决杜绝假冒清真食品[N];山西经济日报;2007年

3 王成高 张勇;怎样加快推进民族事务服务体系建设[N];中国民族报;2010年

4 明浩;中国处理民族事务的道路、理论与制度[N];中国民族报;2012年

5 记者 高峰;罗马尼亚民族事务署代表团来洛考察[N];洛阳日报;2014年

6 翟艳萍;全市民族事务协调委员会工作会召开[N];蚌埠日报;2008年

7 记者 勾六零;大理州民族事务委员会揭牌[N];大理日报(汉);2008年

8 刘兵;邯郸市正式成立“民族事务委员会”[N];中国民族报;2004年

9 赵建忠;市民族事务委员会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成效显著[N];鄂尔多斯日报;2009年

10 记者 翟艳萍;民族结对帮扶项目确定[N];蚌埠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丽华;中国民族自治区民族事务行政管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利霞;民族自治地方民族事务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2093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22093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b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