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上海市黄浦区信访问题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9-01-16 01:54
【摘要】:信访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信访是中国公民享有一项权利,它是公民共同参与国家管理、经济建设、社会事宜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一种重要渠道。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城市高速发展,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改变,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社会各阶层的矛盾也日显突出,使得信访矛盾成为导致整个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信访制度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1995年10月,国家推出了首部《信访条例》,规范了各级政府信访工作流程与工作方式等,这意味着中国的信访制度建设已进入一个全新时代。2005年1月,国家根据信访形势的不断变化,不断调整信访工作格局,再次推出新的《信访条例》,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访法律制度,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在信访法制领域,《信访条例》是层级最高,内容最基本的法律,但它只是一部行政法规,在实际工作操作过程中,存在制订不合理的问题。笔者在上海市黄浦区信访办公室工作,是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类纠纷的第一线部门,对各类信访矛盾接触较多,对于在信访工作中产生的种种问题深有感触。目前黄浦区信访工作存在信访机构设置不合理、群众法制观念偏差、信访终结制度落实不到位等情况。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利用岗位优势,通过一定的渠道收集较为详细地黄浦区信访工作情况,并结合国内外“信访”模式经验借鉴,对该区信访工作存在的不足提出解决对策,对上海市黄浦区信访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此推动上海黄浦区信访工作更好发展。
[Abstract]:The system of letters and visits is a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in China. "letter and visit" means that citizens, legal persons or other organizations report the situation to the people's governments at or above the county level by letter, e-mail, fax, telephone, visit, etc., and submit suggestions, opinions or requests for complaints, It is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Chinese citizens to participate in state administration, economic construction, social affairs and safeguard their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structure has changed, th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has been widening day by day, and the contradictions among various social strata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making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letters and visits an important factor leading to the stability of the whole society. In October 1995, the state introduced the first "regulations on Letters and visits", which standardized the work flow and working methods of the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This means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petition system has entered a new era. In January 2005, according to the constant changes in the situation of letters and visits, the state constantly adjusted the work pattern of letters and visits, and again introduced the new "regulations on Letters and visits". To further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legal system of letters and visits, and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At present, in the field of petition legal system, "petition regulations" is the highest level, the most basic law, but it is only an administrative law, in the actual operation process, there is an unreasonable problem. The author works in the office of letters and visits in Huangpu District of Shanghai, which is the first line department to coordinate and resolve all kinds of disputes reflected by the masses, and has more contact with the contradictions of various letters and visits, and has deep feelings about the problems arising in the work of letters and visits. At present, the work of letters and visits in Huangpu District has some problems, such as unreasonable setting of petition organizations, deviation of legal concepts of the masses, and inadequat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of termination of letters and visits. In view of the above problems, the author makes use of the post superiority, collects in detail the Huangpu area letter and visit work situation through certain channels, and combine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letter and visit" pattern experience to draw lessons, and puts forward the solution countermeasure to the district letter and visit work insufficiency,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Huangpu District, Shanghai, so as to promote the better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Huangpu Distri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63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钟宁;中国“入世”后涉外信访的几点思考[J];中国行政管理;2000年10期

2 赵焱森;信访举报量的变化与思考[J];中国监察;2000年04期

3 刘占凯,赵同胤;做好高校信访预测预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办公室业务;2000年04期

4 龚武生;按照“三个代表”要求 构建“大信访”格局[J];学习导报;2001年04期

5 陈倩;信访督查及其方法[J];办公室业务;2001年06期

6 张正贤;树立牢固的信访监督观[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08期

7 赵若鸿;高标准做好信访举报工作[J];中国监察;2002年02期

8 范伟,王雪梅;浅谈纪检监察信访监督[J];中国监察;2002年20期

9 邓水松;把信访工作的重点放到为信访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来[J];办公室业务;2002年04期

10 陈爱民;信访老户的特点、成因及对策[J];办公室业务;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钟泉伟;;抓好信访稳定工作 促进和谐垦区建设[A];黑龙江省农场管理学会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伟;;涉诉信访的现状、困境与解决途径[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3 ;揭发类信访的特点与发展趋势[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4 钟泉伟;;抓好信访稳定工作 促进和谐垦区建设[A];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专辑下册[C];2009年

5 胡子祥;邹志辉;周净;;信访体制改革路径探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充分发挥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A];反腐倡廉理论与实践——海南省监察学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选[C];2006年

7 束锦;;民意诉求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基于“信访”视角的探讨[A];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全国社科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二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充分发挥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A];“反腐倡廉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阎耀军;宋协娜;张美莲;;信访问题预警的理论模型及指标体系[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李小兵;;完善机制固根基 畅通渠道解疑难——从奉新信访实践浅议如何完善群众诉求表达机制[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明浩;石家庄建信访绿色通道 信访邮件免费邮寄[N];中国改革报;2007年

2 韩玉玲;“信访超市”当推广[N];中国人事报;2007年

3 特约记者 马献伦邋通讯员 王雪峰 肖雁;郧西城关镇组建“信访之家”[N];湖北日报;2007年

4 市委、市政府副秘书长 朱中国;认真贯彻《信访条例》 依法做好信访工作 努力构建和谐盘锦[N];盘锦日报;2007年

5 张慧宁邋通讯员 严万全;青海集中处理涉诉信访[N];人民法院报;2007年

6 戴成富;解决信访应从基层所队抓起[N];人民公安报;2007年

7 王明浩;石家庄建立“信访绿色通道”[N];人民日报;2007年

8 宋协娜;加强信访预警 促进社会和谐[N];人民日报;2007年

9 记者 刘娴邋实习生 董姣;我市建立“信访绿色通道”[N];石家庄日报;2007年

10 陈勤邋在林 邹建丰;灌南信访大篷车 三夏田头解民忧[N];新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余卫东;信访政治:乡村社会中的农民诉求与表达[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炜;公民的权利表达及其机制建构[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3 李微;涉诉信访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杨雪;乡村信访过程中的国家基础权力重构[D];吉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毅;信访改革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陈辉辉;涉诉信访的制度困境与出路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张妍;涉诉群体性信访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李冬春;法院涉诉信访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5 苏涛;涉诉信访的法律规制[D];山东大学;2012年

6 王翠花;我国涉诉信访的困境与化解对策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7 钱培华;我国“一站式”信访服务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8 肖璐;基层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9 吴英;论基层纪检监察信访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D];苏州大学;2012年

10 黄千朔;地方房屋拆迁中的信访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093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24093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c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