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在劳资冲突治理中的角色和作用
发布时间:2019-11-09 14:49
【摘要】:受非政府主体功能弱化、政府治理行为的偏差、劳资力量对比失衡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与共同作用,我国非公企业劳资冲突治理陷入困境。形势的发展迫切需要将政府部门之外的治理主体——社会组织引入劳资冲突治理的过程,推动形成政府部门与社会力量"协同共治"格局,进而有效地预防并化解劳资矛盾。实践表明,对劳资冲突进行治理,需要秉承"全程管理"理念,构建一套涵盖劳资冲突事前预防、事中管控、事后跟踪诸环节的治理框架,实现社会组织的全程参与。
本文编号:2558514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汪华;;劳资冲突视野下社会保障有效性与合理性的反思——基于20世纪上半叶上海社会保障的一项实证分析[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高艳辉;转型期劳资冲突及其化解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2 严波;劳资冲突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585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2558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