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直管县体制下的市县关系研究
【图文】:
图 3.2 过渡期市县关系Figure 3.2 Transition city and county relations①在财政关系上,市县之间由以前的上下级领导关系转变为平起平坐,,同时接受省财政领导。在预算外财政资源的获取上市县都有与省对话的权利,表现为一种竞争关系,理论上县级在预算内的财政会有所改观,避免了市管县体制中“市刮县”。②随着“扩权强县”的逐步推进,县级政府在被下放了一系列的经济规划和项目审批等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后,县域经济得到了一定发展。随着县域内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复杂的公共事务治理又需要县寻求被下放更多的权限。在县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市能感受到来自县的潜在的竞争与威胁,比如招商引资和对上级的政策和项目明争暗斗式争夺等,试图限制和控制县,例如撤县设区。③但是,在有些省份在将县级的党政正职纳入省管后,市对县的掌控上进一步减弱,不过县级领导的其他副职还是归市管,这就会造成县级主要领导在施政
二个阶段的历史演变,并且深入分析了影响市县关系变迁的“三力”以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深度解析市县关系从第一个阶段到第二个阶段的变迁。最后笔者重点分析了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过渡期的现存主要问题以及背后的动因,本章中笔者着重分析市县关系的第三个阶段,即省直管县体制理想的市县状态,笔者将构建省直管县体制下良性市县关系的分析框架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良性市县关系应有的特点,进而针对性的对比现实问题与良性市县关系提出优化思路以及具体的配套对策。6.1 构建未来省管县体制良性市县关系的分析框架根据学者对于组织间关系类型的定义,可以将组织关系划分为分立、竞争、合作、隶属等,这戏关系类型因内部收益(即双方各自以及共同目标的实现度)与外部效应(社会目标实现度、社会成本以及资源节约度)的不同,可以呈现出良性、中性以及恶性三种状态。①本文在这里要构建的市县关系是既有竞争关系又有合作关系,但市县双方都能产生较好的内部收益同时能够产生正的外部效应。以下是笔者构建的省直管县体制下良性市县关系的分析框架。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63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铮;;省直管县改革的新路径:构建新型市县关系[J];行政管理改革;2015年08期
2 韩艺;;在规范与事实之间:省直管县改革中的市县关系及其优化[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3 韩艺;;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进程中的市县关系——嬗变、困境与优化[J];北京社会科学;2015年05期
4 姜秀敏;陈华燕;单雄飞;;“省直管县”下的市县关系调整对策[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5 山东省编办课题组;李捷;杨红帅;耿子龙;;山东省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探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04期
6 庞明礼;马晴;;“省直管县”改革背景下的地级市:定位、职能及其匹配[J];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04期
7 王雪丽;;“困境”与“脱困”:“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探析[J];理论与改革;2012年02期
8 李兆友;陈亮;;从“市管县”体制到“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一个文献综述[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王雪丽;;新中国成立以来市县关系的逻辑演化与重构——兼论“省直管县(市)”改革[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05期
10 张占斌;;加强省直管县改革的顶层设计和规划[J];行政管理改革;201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亮;我国“省直管县”体制改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佳莹;“撤县设区”法治化研究[D];河北大学;2017年
2 肖莉娜;江西省“省直管县”试点县体制改革追踪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6年
3 杨开挺;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中的撤县并区研究[D];南昌大学;2016年
4 赖廷桢;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中市县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6年
5 曹淑真;“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中市县关系调整之“撤县设区”研究[D];南昌大学;2016年
6 耿卫军;“撤县设区”、行政区划体制转型与区域经济发展[D];浙江财经大学;2016年
7 周云;省直管县体制中的市县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5年
8 张剑;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背景下市县关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9 魏振兴;省管县改革进程中的市县竞合模式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10 王佳丽;当代中国市县关系的变革[D];浙江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929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2592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