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武汉市民族事务治理信息化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6 16:23
【摘要】:信息化浪潮的蓬勃推动和广泛运用,让数字化融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成为人类社会管理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作为人类聚集地的城市,也充分运用了信息化这一科学的技术和手段,智能化、智慧化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管理和城市管理信息化的主流和主要模式。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并给出了建设现代化国家具体的时间表,为我国发展信息化和城市信息化管理作出了顶层设计,描绘了宏伟蓝图和路线图。我国各级城市的管理者按照国家信息化工作顶层设计的要求,积极完善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最新信息和通讯技术,打造智慧城市,努力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进一步提高城市政府社会化公共服务质量。作为国家综合治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民族事务治理,在城市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关系到城市的和谐与稳定,关系到城市发展文明化进程,加快推进民族事务服务体系建设,是新时代民族问题迈向平等、团结、繁荣新征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城镇化加速推进和不可逆转的趋势下,特别是少数民族人口集中流入城市,对城市民族事务治理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城市管理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完善,信息化平台的推广应用,政务网站影响力的增强,如何加强城市民族事务工作,加强城市民族事务信息化建设,是城市共同繁荣发展热点,城市民族融合的焦点,城市民族平等发展的重点,也成为城市管理发展和成功的重要标志。政府绩效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发展证明,它即是衡量政府的行政行为的一杆标尺,又是评价和监督政府行政成果的有效手段,影响和改变政府服务意识的重塑以及向“服务者”角色的转化,进而推动服务型政府的构建。目前我国政府的绩效评价对于民族事务治理信息化评价重视不够,为此,加强城市民族事务治理信息化评价,指导城市有序开展民族事务治理,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科学地、有效地评价城市民族事务治理信息化的现状,指导城市民族事务治事信息化的发展,完善信息化治理的相关制度体系建设,需要一套指标科学合理、操作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在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全面推动信息化评价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和有效性,这也是本文的初衷。本研究为从整体角度对城市民族事务治理信息化评价的产生、发展、实践进行解析,首先阐述了城市民族事务治理信息化评价研究的意义、国内外关于政务信息化的研究情况综述、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及研究的创新点等;其次通过对从城市管理信息化的相关概念,包括信息化、城市民族事务治理、城市民族事务治理信息化评价等的详细阐释,把这些概念有机结合到治理理论和政府绩效评估理论的阐述,为本研究提供丰富强大的理论支撑。在研究的主体部分首先阐释城市民族事务治理信息化评价体系建立原则,再根据《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十三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等文件要求、综合相关的文献梳理以及专家意见,本着综合性、全面性、可行性等原则,继承吸收科学、可行的理论与方法并予以创新,选取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民族特点的相关定性、定量指标,并以层次分析法作为主要评价方法,构建出了包含2个一级指标(城市民族事务管理信息化成熟度、城市民族事务服务信息化成熟度)、17个二级指标(信息采集、信息安全保障、信息公开、信息更新、平台化建设、主要业务信息化覆盖率、信息共享、应急管理、社会化融合、少数民族服务满意度、少数民族参与度、少数民族信任度、业务办理便捷度、意见征集、问题回应度、个性化服务、民族事务信息化服务质量)的城市民族事务治理信息化评价指标系统一般模型。最后,将理论运用于实践,选取武汉市民族事务治理信息化作为评价主体,对武汉市民宗委、综治办以及社区进行调研,通过对工作人员以及少数民族居民发放问卷来了解武汉市民族事务治理信息化的现状,并邀请相关专业人士运用本评价体系进行打分,结合打分加权后的结果,验证本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同时对武汉市民族事务治理信息化的现状进行评估并给出发展建议,对于当前城市民族事务治理信息化的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积极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6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红梅;;论电子治理视野下的民族地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2 朱慧勇;;民族地区县级政府电子政务发展研究[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3 张名章;;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府网站的传播问题与对策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4 汪卫霞;汪雷;;社区信息化评价:模型构建及分析——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年12期

5 王伟同;;中国公共服务效率评价及其影响机制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5期

6 任剑婷;李瑜婷;;对我国信息化测度的建议[J];图书情报工作;2011年08期

7 刘国娟;;我市民族宗教事务信息化服务系统试运行[J];杭州(下旬刊);2010年04期

8 王芳;周晓霞;;服务型政府理念下我国电子政务绩效管理研究[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02期

9 杜浩文;雷战波;艾攀;;政府门户网站服务质量评价研究述评[J];情报杂志;2010年02期

10 费军;余丽华;;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模糊层次分析模型——基于公共服务视角[J];情报科学;2009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省时;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中国县级政府绩效管理体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438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27438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2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