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公众有序参与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的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2 01:44
【摘要】: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是全世界受到自然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具有种类繁多、分布范围广、造成生命财产损失严重的特点,促使政府必须重视应急管理工作。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快应急管理建设步伐,虽然在制定法律法规、开展应急预案、完善应急救援队伍与设备、健全应急管理平台体系等方面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但是实现对自然灾害的有效处置和应对仅仅靠政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针对当前我国自然灾害应急救助活动中公众参与程度不高、参与方式无序等现象,本文对公众有序参与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对提高公众参与应急救助的积极性和提高救援效率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从公众参与和应急救助两个角度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对自然灾害的特点、公众参与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公众有序参与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的主体、客体和参与途径,根据已有文献归纳总结出有序参与的评判标准,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提出公众有序参与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的影响因素。其次,在总结和借鉴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现有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公众有序参与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的七个影响因素,分别为:“个体心理认知”、“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氛围”、“政策法规”、“参与意识”、“参与动机”和“有序参与行为”,构建公众有序参与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影响因素的七维框架,提出针对因素间相关关系的研究假设,并建立初始结构方程模型。通过调查问卷回收的数据对初始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假设检验和模型修正,确定自然灾害应急救助中公众有序参与影响因素最终模型,并分析因素之间的效应和相关关系。最后,根据修正后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系数估计值,提出增强公众有序参与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的对策和建议,研究结果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应急管理理论体系,为公众有序参与应急救助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持。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63
【图文】:

框架图,论文,框架,全面研究


参与并未形成统一制度,有关公众参与方面的研究比较有形成一个整体性研究主题,整体结构的构建有待完善序、有效地参与到应急救助的措施方面,学界对于如何行性机制尚未进行全面研究,提出的对策和建议更是缺的国情下,明晰如何对公众参与应急救助进行有序性评参与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已成为当务之急。框架、思路及研究方法框架

模型图,模型图


众有序参与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各个环节中的全部行为,都属于有序参与的研究目的在于,结合已有文献和研究,围绕公众的有序参与行为,找出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的影响因素。因此将有序参与行为作为模型的因变量。,得出任何公众有序参与行为都是在某种参与意识和心理动机的驱使下,将参与意识和参与动机作为两个中介变量。同时,从内部因素(微观素(宏观因素)的分析中确定自变量。公众参与主体既包括公众个体,又和企事业单位,在微观层面上,参与主体的个体心理认知影响着参与意识在宏观层面上,公众的参与意识和动机受到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氛的影响和制约。综上所述,本文将自变量确定为个体心理认知、经济发展、政策法规。模型及研究假设上述分析,按照结构方程的模型设计流程,绘制初始构念模型图如下所示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提出模型假设,并逐一阐述每个研究假设的

效度检验,公益组织,性别分析


图 4.1 未达到效度检验标准的构面本情况 日到 2018 年 3 月 7 日期间,在湖南省和吉两省内的公益组织(省、市红十字会,省、表、重点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员工和社区民众将调查问卷以在线的形式进行发放,网络调南、吉林、湖北、陕西、广西[82],台风灾害古、辽宁、山东,地质灾害多发的四川、新查期间,共发放 496 份问卷,收回 480 份问成如表 4.2 所示,从受访者的性别分析,受在的比例为 43.68%,在受访的居民中性别的合。从受访者的年龄比例来看,20 岁以下所比例为 39.65%,30 岁—59 岁所占的比例为 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越;费艳颖;;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参与意识培育路径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7期

2 张骞文;;气象灾害应急动员协同治理研究[J];理论与改革;2015年03期

3 林鸿潮;;我国非常规突发事件国家救助标准制度之完善——以美国“9.11事件”的救助经验为借鉴[J];法商研究;2015年02期

4 张文显;;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J];中国法学;2014年04期

5 金太军;周义程;;政策过程中公民有序参与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基于系统论视角的考量[J];学术界;2014年05期

6 刘红岩;;公民参与的有效决策模型再探讨[J];中国行政管理;2014年01期

7 魏娜;;我国志愿服务发展:成就、问题与展望[J];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07期

8 顾华详;;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法治路径探讨[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9 马玉玲;袁艺;程姚英;;2005~2010年我国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的时间变化特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11期

10 陈然;;网民参与网络论坛的行为动机探讨与量表建构[J];新闻界;2012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周义程;;公共服务供给中公民有序参与有效性的影响因素——一个系统论维度的分析框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辛立艳;面向政府危机决策的信息管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2 马琼丽;当代中国行政中的公众参与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3 王京传;旅游目的地治理中的公众参与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4 李春梅;城镇居民公众参与认知、态度和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5 仇志娟;公共治理视角下的灾残人口社会救助体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6 田喜洲;心理资本及其对接待业员工工作态度与行为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王臣霞;社会组织参与自然灾害救助法律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6年

2 任冠东;我国志愿者行为有序管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琳;转型期公民政治心理对政治参与的影响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4 程国民;微信公众平台用户参与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5 王力;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决策中的公众参与影响因素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6 匡曦;社会力量参与四川4·20芦山地震救援的案例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7 张梦雨;公众参与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512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27512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7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