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治理现代化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30 05:20
本文关键词:我国政府治理现代化路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政府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符合我国治理转型的核心。本文主旨响应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决定,总结当前西方和我国对治理现代化理论研究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提出对政府现代化路径的分析。结合从现代化的理论来看待政府治理的发展,并提出中国政府治理现代化的系统化路径。本文第一部分是相关概念内涵的界定相关的理论基础,对治理和治理现代化的内涵进行了分析,新时期的现代化赋予了新的内涵。随之对政府治理现代进行界定,政府治理现代化对政府在新时期的治理中提出新的定位新的作用和具体的要求。第二部分从整个公共行政学发展的角度,分别从官僚制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整体性治理理论和公共参与理论中来阐述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应有之意,同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政府治理现代化比较核心的原则。第三部分是针对我国政府当前的治理现状,结合当下政府治理的实例而后分析政府治理所存在的问题。分别通过实例分析了我国政府在治理上具体的举措和实践是怎么样走向治理现代化的。后一节主要分析了当下我国政府所面对治理现代化的困境,从观念,目标和手段三个角度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通过国外政府的成功经验的分析,分别找了日本,新加坡,金砖国家和美国的政府治理的成功经验,并从中提取了我国能够吸取的部分,针对我国的国情而产生的启示。第五部分系统化阐述了中国政府治理现代化的路径:路径的选择原则;建构方法;三重具体路径(治理主体现代化、治理客体现代化、治理手段现代化)。
【关键词】:政府 治理 现代化 路径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0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绪论9-14
- 1 研究目的及意义9
- 2 文献综述9-12
- 2.1 国外文献综述9-11
- 2.2 国内研究综述11-12
- 3 研究方法12
- 3.1 历史分析方法12
- 3.2 比较分析方法12
- 4 创新点12-14
- 第一章 政府治理现代化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基本原则14-29
- 1.1 治理(善治)与治理现代化14-16
- 1.2 政府治理与政府治理现代化16-18
- 1.3 政府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基础18-26
- 1.3.1 官僚制理论18-19
- 1.3.2 新公共管理理论19-22
- 1.3.3 整体性治理理论22-24
- 1.3.4 公民参与理论24-26
- 1.4 政府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原则26-29
- 1.4.1 法治化原则26
- 1.4.2 多元化原则(民主化原则)26-27
- 1.4.3 透明化原则(网络化原则)27-29
- 第二章 我国政府治理现代化路径探索现状及困境29-35
- 2.1 政府治理现代化路径现状探索29-32
- 2.1.1 建设服务型政府——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转变政府职能的实践29-30
- 2.1.2 建立有限政府——江苏省南京市坚持以法行政的实践30-31
- 2.1.3 推进政府公共安全治理——福建省厦门市加强公共安全治理建设实践31
- 2.1.4 激发乡镇政府治理创新热情——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小纪镇推进政府治理转型的实践31-32
- 2.2 政府治理现代化路径的困境32-35
- 2.2.1 政府治理观念滞后33
- 2.2.2 政府治理目标错位33
- 2.2.3 政府治理手段滞后33-35
- 第三章 典型国家政府治理现代化路径的经验及其对我们的启示35-39
- 3.1 典型国家政府治理现代化路径做法35-37
- 3.1.1 日本35
- 3.1.2 新加坡35-36
- 3.1.3 金砖国家36
- 3.1.4 美国36-37
- 3.2 典型国家政府治理现代化路径经验37
- 3.2.1 强化治理的法制地位37
- 3.2.2 建设有限政府37
- 3.2.3 采用多元治理方式37
- 3.3 典型国家政府治理现代化路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37-39
- 3.3.1 确定合适的治理模式37-38
- 3.3.2 培育市场和社会力量38
- 3.3.3 推进政府治理的民主化38
- 3.3.4 加快政府治理信息化进程38
- 3.3.5 明确政府治理的目标38-39
- 第四章 政府治理现代化路径完善对策39-51
- 4.1 国家治理现代化对政府治理现代化的要求39-40
- 4.1.1 必须不断提升社会整合能力39
- 4.1.2 加强法治建设刻不容缓39-40
- 4.1.3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步伐40
- 4.2 政府治理路径选择原则40-41
- 4.2.1 从渐次改进到整体建构40
- 4.2.2 明确公共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40-41
- 4.2.3 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41
- 4.3 政府治理模式现代化的评价标准体系41-44
- 4.4 政府治理现代化的三重路径44-51
- 4.4.1 政府治理主体现代化44-46
- 4.4.2 政府治理客体现代化46-47
- 4.4.3 政府治理手段现代化47-51
- 结束语51-53
- 参考文献53-56
- 致谢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霍秀红;;新公共管理理论在中国乡村民主中的境遇及其出路[J];领导科学;2012年05期
2 朱立奎;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反思及中国现阶段的选择[J];行政论坛;2003年04期
3 暴琪;唐洁;;引入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7年07期
4 于U
本文编号:2763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276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