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编目与传统饮食知识案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31 16:14
本文关键词:纳西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编目与传统饮食知识案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少数民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在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方面都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我国55个少数民族在其文化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创造了自己民族独特的技艺和传统知识。但是由于现代化的发展,这些历史遗留下来的优秀传统知识正逐渐消失。纳西族人民通过千百年来的生活经验逐渐形成了自己本民族特有的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虽然在此之前已经有过不少关于传统文化方面的探讨,但是缺乏一个系统的归纳和总结纳西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以民族生态学的角度来对纳西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进行调查、编目与分析,为纳西族地区的传统知识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此外,作为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最能综合体现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生活形态和风俗习惯的传统饮食文化的研究,在众多的纳西族研究中相对比较薄弱。现如今许许多多源自民间的饮食文化面临着传承危机,文化同化情况严峻,掌握传统饮食加工技艺的传承人将越来越少。在这样严峻的情况下,需要提出具体的对策来对传统知识进行保护。本研究基于文化人类学和民族生态学交叉学科视角,采用查阅收集文献资料、关键人物访谈、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等方法,选择滇西北丽江地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为研究点,从纳西族传统知识的编目,纳西族传统知识特征分析,以及纳西族传统饮食案例的三个方面入手,整体地对纳西族传统知识的传承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并系统地分析研究纳西族传统饮食知识的传承与发展现状。得到的结果和结论如下:1.纳西族经过长期的生产生活形成了自成一体的传统知识,其中包括纳西族利用的传统遗传资源、传统医药知识、传统的生产技术、传统的文化及传统标志性地理产品这五方面。本次研究通过查阅文献与实地考察结合的方式,初步整理和编目了纳西族传统知识的词条数目约390个。其中包括纳西族传统遗传资源132个,传统医药165个,传统技术及生产生活方式32个,传统文化31个,传统地理标志产品30个。2.纳西族饮食文化和饮食生物资源丰富多样,传统饮食习俗对传统生物资源具有保护意义。调查结果表明,纳西族传统常用食用资源涵盖了粮食作物28种,油料作物3种,蔬菜32种,水果25种,食用菌13种,牲畜9种,鱼类3种一共113种传统食用生物资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纳西族保存和利用传统食用生物资源的主要方法,其中有饮食喜好、节庆需求、宗教信仰和纳西族特有的交际习俗,并从传统宴席饮食形式、传统节日饮食内容及文化寓意、食用方法、食用功能这四方面归纳探讨了纳西族传统食用知识的丰富多样。3.当地民众对纳西族传统食用生物资源的利用和食用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不乐观。在当地较典型的地区对217位民众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7%的传统食用生物资源的食用频率较高,食用频率极低及不再食用的占19%。此外,纳西族的传统饮食结构已和过去有所区别,掌握传统饮食工艺的人也越来越少,年轻一代对传统食用知识的认知和了解甚少,纳西族传统食用知识的传承存在很大的危机。但还是有40%的当地居民对纳西族传统饮食发展持积极态度,认为应该大力发展,消极态度的持有者为少数,占25%。4.旅游的快速发展是影响当地传统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因素。访谈结果表明,旅游加快了当地的现代化步伐,引入了外来文化,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地居民原有的农耕生活方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选择参与旅游业的人逐渐增多,农业从事人员变少。为了满足大量游客的饮食需求量,对高产作物品种的大规模种植取代了传统作物品种。但同时,旅游也促进了一部分传统食用资源和传统饮食文化的利用和发展,提出了健康合理的旅游方式的重要性。5.在以上研究和调查的基础上,研究和分析纳西族饮食传统知识在保护和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地具体情况,提出了加强纳西族东巴文化保护力度、完善法律保护体系、重视遗传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对纳西族传统知识宣传和普及的加强等对策与建议来保护和传承纳西族传统知识。
【关键词】:传统知识 纳西族 丽江 传统饮食知识 案例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C95
【目录】:
- 摘要3-6
- ABSTRACT6-13
- 第一章 绪论13-19
- 第一节 传统知识概念13-14
- 第二节 传统知识保护研究进展14-16
- 一、国外传统知识保护研究进展14-15
- 二、国内传统知识保护研究进展15-16
- 第三节 纳西族传统知识研究进展16-17
- 第四节 研究意义17-19
- 第二章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19-25
- 第一节 研究目标19
- 第二节 研究内容19-20
- 第三节 技术路线及方法20-22
- 一、技术路线20-21
- 二、研究方法21-22
- 第四节 研究地点选择22-25
- 第三章 纳西族传统知识编目与分析25-37
- 第一节 纳西族传统知识编目概况25-27
- 第二节 纳西族传统知识分述27-32
- 一、纳西族传统农业遗传资源相关知识27-28
- 二、纳西族传统医药相关知识28-29
- 三、纳西族传统生产技术29-30
- 四、纳西族传统文化30-31
- 五、纳西族传统地理标志性产品31-32
- 第三节 纳西族传统知识形成特征分析32-34
- 一、适应寒冷高海拔地域环境32-33
- 二、饮食喜好的影响33
- 三、文化背景的影响33-34
- 第四节 纳西族传统知识的保护发展与利用34-37
- 一、传统知识发展与利用之间有机关联35
- 二、顺应经济发展35-36
- 三、东巴文化保护生物多样性36-37
- 第四章 纳西族食用资源及饮食传统知识案例研究37-64
- 第一节 玉龙县纳西族传统食用资源调查研究37-46
- 一、纳西族常用食用生物资源编目37-41
- 二、纳西族常用食用生物资源特点分析41-44
- 三、纳西族保护传统食用生物资源的主要方法44-46
- 第二节 纳西族饮食传统知识特征分析46-54
- 一、传统宴席形式多样47-48
- 二、传统节日饮食内容多样48-50
- 三、纳西族传统食品制作工艺多样50-52
- 四、纳西族传统食品功能多样52-54
- 第三节 纳西族饮食相关传统知识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54-64
- 一、受访者基本信息54-55
- 二、调查地纳西族传统食用生物资源使用现状55-57
- 三、纳西族传统饮食知识现状57-59
- 四、对纳西族传统饮食知识的态度59-60
- 五、纳西族传统饮食知识发展现状的影响因素60-62
- 六、旅游发展对纳西族传统饮食的影响分析62-64
- 第五章 纳西族传统知识保护对策64-68
- 第一节 纳西族传统知识面临的问题64
- 第二节 纳西族传统知识保护对策与建议64-68
- 一、加强纳西族东巴文化的保护力度65
- 二、完善纳西族传统知识的法律保护体系65-66
- 三、重视遗传资源的可持续利用66
- 四、加强宣传和普及纳西族传统知识66-67
- 五、合理改善旅游方式67-68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68-70
- 第一节 研究结果68-69
- 第二节 研究展望69-70
- 参考文献70-76
- 附录76-82
- 致谢82-8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文珍;;黎族传统饮食的文化解读[J];民族论坛;2012年2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关晴月;纳西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编目与传统饮食知识案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纳西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编目与传统饮食知识案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98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279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