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大学生村官管理研究 ——以连云港市赣榆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1-01-27 10:36
  从2008年开始,中央颁布了《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大学生村官工作由各地自行探索进入全国发展时期。连云港市赣榆区响应国家政策号召,自2007年起,每年陆续招录大学生村官,但由于大学生村官政策存在时间相对较短,制度和管理机制都不完善,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仍需不停探索。截至2018年12月,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在岗大学生村官103名,是连云港市三县三区中大学生村官数量最多的地区。本文从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研究依据、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析着手,发现当前大学生村官管理的研究很大程度基于理论分析,很少基于具体地区案例研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局限性。本文以赣榆区大学生村官管理为案例,通过查询相关台账资料,进行实地调研,并对大学生村官和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人员开展访谈,获取大学生村官管理方面的第一手资料,从而对当前大学生村官管理进行研究。从当前赣榆区大学生村官管理现状、管理主体、管理制度、管理取得的成效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大学生村官管理存在制度设计不完善、基层政府管理机制不到位以及大学生村官无心扎根农村影响政府管理工作顺利开展,难以取得实效等问题。通过从大学生村官制度、基层政府... 

【文章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大学生村官管理研究 ——以连云港市赣榆区为例


大学生村官近四年流出路径Fig.2-1Collegestudentvillageofficialoutflowpathinthepastfouryears

村官,大学生,意愿,岗位


图 3-1 在岗大学生村官期满分流意愿 Intention to the full-time willingness of the college stud料发现,关于近四年赣榆区公务员岗位中的大 年 4 个岗位,2017 年 7 个岗位,2018 年 10 个生村官在工作期限到期之后的分流工作受到的定向村官岗位逐年在上升,但是由于地区行甚至不到的大学生村官定向招录岗位,尤其

村官,大学生,价值取向,动机


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到村里扎根工作,所以这两个主他们的需求,但是每次培训需要一定的人数,所以乡镇就只是为,根本没有结合他们个人需求,以至于培训根本达不到效果。生村官无心扎根农村在岗的 103 名大学生村官进行访谈,对于“报考大学生村官的就32%的大学生村官认为工作压力较小、离家较近、待遇还算可以想先到基层锻炼、积累工作经验、为以后考取公务员从政打下官是因为工作不好找、先就业、缓解找不到工作的压力,9%的大身特长、为家乡做点贡献,6%的大学生村官则是确实想为农村、的事情,还有 5%是其他原因(见图 3-2)。通过这一系列数字可生村官把这一职业当作“跳板”,大多是为了进一步考取公务员力之下的无奈之选,他们根本无心扎根于农村。只有 6%的大学生抱着为农民、为农村做点事情的初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村官成长机制研究[J]. 李潇曼.  管理观察. 2019(06)
[2]浅谈大学生村官在村务管理中的作用——以江苏涟水经济开发区为例[J]. 孙重阳.  农家参谋. 2019(01)
[3]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机制精细化探究[J]. 陆文前.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12)
[4]浅议当前我国大学生村官面临的困境与对策[J]. 张桥,唐玉凤.  现代农业. 2018(12)
[5]大学生村官参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路径研究[J]. 韩自波,王东.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11)
[6]试论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完善[J]. 刘婉清.  现代经济信息. 2018(20)
[7]大学生村官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作用研究[J]. 包家官.  天津农业科学. 2018(09)
[8]从公共政策执行角度分析大学生村官政策取得的成效[J]. 杨娇妍,邵鑫.  山西农经. 2018(16)
[9]从“嵌入”到“融合”: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弱化与优化[J]. 钱德洲,刘祖云.  江苏社会科学. 2018(04)
[10]大学生村官志愿服务届满“二次择业”意识调查——基于苏北地区308份村官问卷的分析[J]. 马德峰.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8(12)

硕士论文
[1]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现状、困境及对策研究[D]. 黄飞.苏州大学 2018
[2]大学生村官队伍管理政策研究[D]. 万齐赟.江西农业大学 2017
[3]曲靖市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研究[D]. 王黎.云南财经大学 2017
[4]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问题研究[D]. 张小银.南京理工大学 2017
[5]大学生村官成长机制研究[D]. 薛伟.山东大学 2017
[6]基于双因素理论的衡东县大学生村官激励机制问题研究[D]. 周婷.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6
[7]大学生村官生存与发展的对策研究[D]. 车婧.南京农业大学 2015
[8]双因素理论视角下大学生村官激励问题研究[D]. 纪现贞.辽宁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0029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0029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5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