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际利益补偿权利生成与基本构造
发布时间:2021-02-03 16:16
长期以来,对因区域利益外溢造成的利益减损和发展贫困,主要采用财政转移支付等纵向调控手段给予直接扶持与救助,忽略互有损益关系的区域间的横向利益补偿问题。区际利益补偿权以特殊功能区的行为外部性为逻辑起点,以制度性剥夺导致区域利益外溢为直接原因,以受损区与受益区明确的损益关系为基本前提,不仅赋予权利主体明确的支配力,在法律上排除了补偿义务的选择性,也为补偿行为指明了方向,能从根本上解决受益区与受损区之间补偿的不确定性问题。从权利生成与价值视角探寻区际利益补偿权的正当性基础,并明晰其关系范畴和基本构造,是利益受损区从法权上获得发展权保障,实现区域利益合理归属所亟需的理论准备。
【文章来源】:中国法学. 202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8 页
【部分图文】:
区际利益补偿关系结构图区际利益补偿关系结构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区域经济法制模式探索与路径创新——以政策补强型法制为路径[J]. 陈婉玲,曹书.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9(06)
[2]经济结构调整对传统法律主体理论的超越——以经济法区域经济调节为视角[J]. 陈婉玲. 法学. 2014(10)
[3]京冀地区水资源补偿的制度、实践与理论研究——从卡尔多—希克斯效率到帕累托改进[J]. 黄芳.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4(02)
[4]生态功能区保护的科斯机理与策略[J]. 钟茂初.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5]论区域发展权的法律标准及其责任形式[J]. 陈乃新.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1(06)
[6]新兴权利论纲[J]. 姚建宗.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0(02)
[7]法律主体资格的开放性[J]. 李萱. 政法论坛. 2008(05)
[8]地方财政权的区域分化:区域不平衡发展的一个解释视角[J]. 杨爱平.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4)
[9]区域的外部性内部化和内部性外部化——缩小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一种思路[J]. 程必定. 经济研究. 1995(07)
[10]“权利本位”之语义和意义分析——兼论社会主义法是新型的权利本位法[J]. 张文显. 中国法学. 1990(04)
本文编号:3016802
【文章来源】:中国法学. 202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8 页
【部分图文】:
区际利益补偿关系结构图区际利益补偿关系结构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区域经济法制模式探索与路径创新——以政策补强型法制为路径[J]. 陈婉玲,曹书.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9(06)
[2]经济结构调整对传统法律主体理论的超越——以经济法区域经济调节为视角[J]. 陈婉玲. 法学. 2014(10)
[3]京冀地区水资源补偿的制度、实践与理论研究——从卡尔多—希克斯效率到帕累托改进[J]. 黄芳.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4(02)
[4]生态功能区保护的科斯机理与策略[J]. 钟茂初.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2)
[5]论区域发展权的法律标准及其责任形式[J]. 陈乃新.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1(06)
[6]新兴权利论纲[J]. 姚建宗.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0(02)
[7]法律主体资格的开放性[J]. 李萱. 政法论坛. 2008(05)
[8]地方财政权的区域分化:区域不平衡发展的一个解释视角[J]. 杨爱平.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4)
[9]区域的外部性内部化和内部性外部化——缩小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一种思路[J]. 程必定. 经济研究. 1995(07)
[10]“权利本位”之语义和意义分析——兼论社会主义法是新型的权利本位法[J]. 张文显. 中国法学. 1990(04)
本文编号:30168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016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