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目标与演化规律——基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策的文本分析

发布时间:2021-02-19 08:09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民生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本文采用政策文本分析法,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目标及其演变规律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以保障人民权利为基本理念;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以健全体系、规范标准、统筹城乡为路径,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性。其演化过程呈现出"普惠化——均等化——优质化"的梯度递进规律,折射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政策功能开始从"保生存"到"优生活"、从"能兜底"到"高品质"、从"有没有供给"到"能否满足需求"的转变趋势,充分显示中国特色民生保障的制度优势正在有效转换为民生治理的效能。 

【文章来源】: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0,9(06)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目标与演化规律——基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策的文本分析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主题时区图

文本类型,政策,文本


依据政策制定主体、文本题名、文本内容和主题关联度的标准,本文选取的122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文本可分为指导型政策文本、执行型政策文本和专项型政策文本(见图1)。指导型政策文本是指对基本公共服务具有全局部署和全面指导性质的政策文件,通常以“基本公共服务”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题目关键词,内容主要是从国家顶层设计角度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目标、总体要求、实施途径进行系统性规划,发文机构一般为国务院或国务院办公厅。例如,《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十三五”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关于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的指导意见》《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等。执行型政策文本是指对基本公共服务具有落实推进、具体执行性质的政策文件,发文机构以国家部委为主。文本内容既包含如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安排、资源配置、责任分工等,也包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工作进展、执行状况。例如,国家发改委、中央宣传部等联合发布的《加大力度推动社会领域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 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行动方案》;国家发改委、民政部等联合发布的《“十三五”社会服务兜底工程实施方案》;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公安部等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动进城农村贫困人口优先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并有序实现市民化的实施意见》,以及历次党代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中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进展阐述。专项型政策文本是指聚焦某一具体基本公共服务事项的政策文本,发文机构以国家部委和国务院为主。例如,《财政部、教育部关于下达2019年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预算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意见》《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和《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等。如图1所示,在选取的122份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文本中,指导型政策文本共有6份,占文本总量的4.92%;执行型政策文本有47份,占文本总量的38.52%;专项型政策文本有69份,占文本总量的56.56%。由此可见,党的十八大后,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政策体系既重视顶层的规划性总体设计,更重视政策执行的制度保障落实,尤其强调从具体的基本公共服务领域重点突破,着力落实均等化目标。

网络图,政策,网络图,主题


总体上,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呈现出以保障人民权利为基本理念;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核心目标;以体系构建、标准规范、城乡统筹等多项措施并举为实施路径;以民生保障制度体系为根本保障的格局。在理念层面,公共性是公共服务的本质属性[25],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始终以保障人民权力和利益为中心,将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本质要求和根本目的,将“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26]作为基本出发点,围绕应当人人享有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基本权利构建政策框架。在目标层面,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7],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新时代人民群众的民生诉求不仅表现在要求物质生活继续得到改善上,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26],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28],这标志着一个以满足有限、低端的民生需要为主要任务的旧时代的终结,同时标志着一个以满足全面、高端的民生需要为主要任务的新时代的开始。在路径层面,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解决我国现实民生问题和促进民生发展的根本方略,同时也是国家发展的基本方略之一。在民生发展方略的指导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政策直指人民最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环境等民生问题,“突出问题导向,找准突出问题及其症结所在,周密谋划、用心操作”[29],“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保障群众基本生活”[28]。聚焦于城乡区域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问题、社会保障与消除贫困难题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点和难点,采取了体系化的顶层设计、标准化的推进策略、区域协调化的发展机制、城乡一体化的实施方案等政策工具,科学回答了以什么样的方略与措施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促进和保障人的全面发展的重大问题。在制度层面,国家制度建设遵循问题导向的改革逻辑[30],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领域以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健康医疗等人民最关切的问题为重点,提出要建立健全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促进机制、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强化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等,以健全和完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为总抓手,构建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在具体的制度安排上,呈现出全周期、多层次的全景化制度特质,例如在医疗健康领域,将人民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作为制度设计的出发点,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全民健身制度建设、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完善等制度性举措纳入基本医疗健康服务制度保障体系,将制度优势贯穿基本公共服务的全方位、全过程,实现制度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全景化”保障作用。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变迁 与演化规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一个概念性框架[J]. 杨开峰.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20(03)
[2]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治理:从“缩小地区间财力差距”到“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J]. 缪小林,张蓉,于洋航.  中国行政管理. 2020(02)
[3]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程度:评价要素与维度[J]. 康健,姜晓萍.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20(02)
[4]论建设高质量的服务型政府[J]. 薄贵利,吕毅品.  社会科学战线. 2020(02)
[5]政府有效提供公共服务的路径探析[J]. 王丛虎.  人民论坛. 2019(34)
[6]国内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绩效评估研究的逻辑起点与演进趋势——基于WOS、CNKI数据共现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J]. 尚虎平,张婵娟.  理论探讨. 2019(06)
[7]标准化、均等化、精细化:公共服务整体性模式及运行机理[J]. 刘银喜,赵子昕,赵淼.  中国行政管理. 2019(08)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共政策研究的知识图谱——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可视化分析[J]. 黄新华,林迪芬.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9]公共服务的理论认知与中国语境[J]. 姜晓萍,陈朝兵.  政治学研究. 2018(06)
[10]我国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测度与影响因素[J]. 熊兴,余兴厚,王宇昕.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8(03)



本文编号:30408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0408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c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