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爆炸渗流理论的公共危机伪信息爆发机制与治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9 21:16
公共危机的瞬间爆发常常伴随伪信息的“推波助澜”,伪信息突然的大规模传播,不仅会引起人群的恐慌,其引发的公共危机造成的二次危害更会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伪信息爆发常常没有预兆,在有关机构和群众并未做好准备的前提下,难以形成有效的应对。而引发公共危机的伪信息又常常与群众利益切身相关,更导致了高关注度、更广的传播范围,极易引发危机事件。发现伪信息突然爆发的规律,在引发公共危机前及时作出应对,进行干预,就能避免危机的产生。因此,研究公共危机伪信息突然爆发的传播机制对于政府对其进行干预和治理有重要的意义。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首先根据真实情况中公共危机伪信息的传播特征,引入爆炸渗流理论,并对其进行改进,构建了改进的基于爆炸渗流理论的公共危机伪信息传播模型。通过最大连通分支和爆发阈值、分支合并以及反映已感染节点数变化的伪信息传播速率等指标来对伪信息的传播机制进行分析。发现伪信息的传播特点,以及其内在的突然爆发的原因。其次,基于已探究的伪信息爆发机制,结合复杂网络中常用的三种免疫策略,提出了适于本模型的公共危机伪信息传播的改进的三种治理选择,通过计算机仿真对三种治理选择的介入时间,以及介入效果进行分析。为...
【文章来源】:燕山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PR规则下连边规则示意图
c) 时间步 T=12100 时的模型演化图 d) 时间步 T=14140 时的模型演化图图 3-3 模型演化图观察演化过程,初期多为大小为 2 的分支。在较长的时间中,分支增长总体衡,形成了众多分散的分支。随着时间步的增加,突然出现了大的连通分支,在较短时间内网络中几乎全部的节点迅速连通。此模型中,公共危机伪信息的表现出高度的聚簇性和网络连通性。在任一时间步,均可通过查看 patches 的属性,来查看任一节点所在分支大小ster-size 属性值。每个 patches 的 cluster-number 是区别于不同分支的重要属性,当前系统中最大的 cluster-number 还等于在网络演化和发展过程中,真正意义个分支间的融合次数与系统大小 n 之和。.3.2 最大连通分支和爆发阈值在公共危机伪信息传播中,不同个体对伪信息传播网络连通性的感知是不同信息传播已形成的最大连通分支,内部每一个节点感知到的连通性都是当前网
燕山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t ) 0.45。伪信息在产生初期,会有少量民众的关注;伴随着获知此伪信息的人数达 90%,伪信息爆发规模增长几乎为 0,群体仍较为分散、不成规模。在传播率达 1.1 时,伪信息开始的是媒体的大势报道和宣传,大 V 账号的转发与评论,瞬间形成伪信息热点事件。当感染率达 1.35 时,此时“雪球”越信息未感染者加入其中,最终形成全民关注。伪信息的传播存在一个阈值:当传播度小于 1.1 时,处于伪信信息仅在小规模的群体中交流,大多数民众并未感知其影响,获知伪信息的群体在短时间内快速增长为较大的群体,且在已经能明显感知到此伪信息影响力的增长。当传播度超过 1.知了伪信息的影响力,此时极容易爆发公共危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舆情演化机理多维建模与仿真研究[J]. 兰月新,夏一雪,刘冰月,张鹏,连芷萱. 现代情报. 2017(08)
[2]基于三层微信网络的谣言传播模型仿真研究[J]. 覃志华,刘咏梅. 情报科学. 2017(05)
[3]在线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机制与动力学研究综述[J]. 张子柯. 情报学报. 2017(04)
[4]一种基于社交影响力和平均场理论的信息传播动力学模型[J]. 肖云鹏,李松阳,刘宴兵. 物理学报. 2017(03)
[5]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演化模型及仿真研究——基于信息生态视角[J]. 王晰巍,赵丹,李嘉兴,杨梦晴. 情报学报. 2016 (10)
[6]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舆情信息传播与治理研究[J]. 张瑞. 现代情报. 2016(04)
[7]基于大数据的网络舆情分析系统模型研究[J]. 马梅,刘东苏,李慧. 情报科学. 2016(03)
[8]基于耦合网络的线上线下互动舆情传播模型研究[J]. 朱恒民,杨柳,马静,魏静. 情报杂志. 2016(02)
[9]社交网络上从众现象对谣言传播影响的研究[J]. 朱冠桦,蒋国平,夏玲玲. 计算机科学. 2016(02)
[10]考虑谣言清除过程的网络谣言传播与抑制[J]. 万贻平,张东戈,任清辉. 物理学报. 2015(24)
本文编号:3073491
【文章来源】:燕山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PR规则下连边规则示意图
c) 时间步 T=12100 时的模型演化图 d) 时间步 T=14140 时的模型演化图图 3-3 模型演化图观察演化过程,初期多为大小为 2 的分支。在较长的时间中,分支增长总体衡,形成了众多分散的分支。随着时间步的增加,突然出现了大的连通分支,在较短时间内网络中几乎全部的节点迅速连通。此模型中,公共危机伪信息的表现出高度的聚簇性和网络连通性。在任一时间步,均可通过查看 patches 的属性,来查看任一节点所在分支大小ster-size 属性值。每个 patches 的 cluster-number 是区别于不同分支的重要属性,当前系统中最大的 cluster-number 还等于在网络演化和发展过程中,真正意义个分支间的融合次数与系统大小 n 之和。.3.2 最大连通分支和爆发阈值在公共危机伪信息传播中,不同个体对伪信息传播网络连通性的感知是不同信息传播已形成的最大连通分支,内部每一个节点感知到的连通性都是当前网
燕山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t ) 0.45。伪信息在产生初期,会有少量民众的关注;伴随着获知此伪信息的人数达 90%,伪信息爆发规模增长几乎为 0,群体仍较为分散、不成规模。在传播率达 1.1 时,伪信息开始的是媒体的大势报道和宣传,大 V 账号的转发与评论,瞬间形成伪信息热点事件。当感染率达 1.35 时,此时“雪球”越信息未感染者加入其中,最终形成全民关注。伪信息的传播存在一个阈值:当传播度小于 1.1 时,处于伪信信息仅在小规模的群体中交流,大多数民众并未感知其影响,获知伪信息的群体在短时间内快速增长为较大的群体,且在已经能明显感知到此伪信息影响力的增长。当传播度超过 1.知了伪信息的影响力,此时极容易爆发公共危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舆情演化机理多维建模与仿真研究[J]. 兰月新,夏一雪,刘冰月,张鹏,连芷萱. 现代情报. 2017(08)
[2]基于三层微信网络的谣言传播模型仿真研究[J]. 覃志华,刘咏梅. 情报科学. 2017(05)
[3]在线社交网络信息传播机制与动力学研究综述[J]. 张子柯. 情报学报. 2017(04)
[4]一种基于社交影响力和平均场理论的信息传播动力学模型[J]. 肖云鹏,李松阳,刘宴兵. 物理学报. 2017(03)
[5]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演化模型及仿真研究——基于信息生态视角[J]. 王晰巍,赵丹,李嘉兴,杨梦晴. 情报学报. 2016 (10)
[6]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舆情信息传播与治理研究[J]. 张瑞. 现代情报. 2016(04)
[7]基于大数据的网络舆情分析系统模型研究[J]. 马梅,刘东苏,李慧. 情报科学. 2016(03)
[8]基于耦合网络的线上线下互动舆情传播模型研究[J]. 朱恒民,杨柳,马静,魏静. 情报杂志. 2016(02)
[9]社交网络上从众现象对谣言传播影响的研究[J]. 朱冠桦,蒋国平,夏玲玲. 计算机科学. 2016(02)
[10]考虑谣言清除过程的网络谣言传播与抑制[J]. 万贻平,张东戈,任清辉. 物理学报. 2015(24)
本文编号:30734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073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