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动力机制理论的政府职能智能化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7 23:40
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背景下,探究如何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政府职能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对于优化政府职责体系、提高政府治理水平、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和公众的获得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将政府职能作为一个非线性的复杂系统,定性分析了职能缺位、职能交叉等不协同的原因,利用协同动力理论构建了政府职能协同的动力机制模型,并尝试将人工智能技术嵌入到模型中,提出了政府职能智能化协同的路径。该方法能有效解决当前政府职能管理中存在的整体性不够、精细化程度不高、灵活性不强等问题,实现政府职能结构系统化、职能管理精细化、职能分析智能化、履职流程显性化。本研究的实际运行效果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文章来源】:科技促进发展. 2020,16(09)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政府职能智能化管理协同动力机制模型
协同机会识别是实现政府职能协同的必要条件,只有及时准确的识别协同机会,才能有针对性采取措施,使得政府职能系统在临界状态产生序参量,并在序参量的作用下呈现出特有的结构和模式,进而使系统达到整体最优化效果[18]。智能化协同识别机制是运用AI、大数据等技术,构建智能分析平台(图4),自动识别系统中哪些地方可能产生协同。
图4政府职能智能化分析平台二是基于政府职能领域本体的智能化分析模型。首先通过对触发因素进行分析,识别职能所属领域。如: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事件,通过病毒、引发肺炎、疫情等关键词定位其属于应急管理、传染病防治、卫生健康领域。然后对本领域本体进行检索,并计算本体与主题词之间的相似度,得到对应的政府职能。再通过对职能本体之间关系进行分析,查找出待协同的政府职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工智能重塑政务服务流程的认知逻辑与技术路径[J]. 刘晓洋. 电子政务. 2019(11)
[2]简政放权背景下创新政府职能管理的方法路径[J]. 孟庆国.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5(04)
[3]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逻辑理路[J]. 于江,魏崇辉. 求实. 2015(04)
[4]电子政务: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途径[J]. 陈光,伍红建,杨一帆. 电子政务. 2014(08)
[5]转型期中国的政党治理:生成、资源与框架[J]. 罗峰.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4(05)
[6]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的动力机制及其模型构建——以协同学理论为视角[J]. 丁煌,汪霞. 中国行政管理. 2014(03)
[7]我国政府部门间关系构建的协同学探析[J]. 高轩.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1)
[8]正确选择构建政府部门职责体系的方法路径[J]. 刘云广. 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 2013(10)
[9]政府职能的正确定位是我国机构改革成功的关键[J]. 黎仕勇. 云南社会科学. 2008(S1)
[10]基于协同学理论的城市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研究[J]. 王雪莲,汪波.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博士论文
[1]协同治理的运作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D]. 田玉麒.吉林大学 2017
[2]基于协同动力机制理论的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 马春野.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04452
【文章来源】:科技促进发展. 2020,16(09)CSCD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政府职能智能化管理协同动力机制模型
协同机会识别是实现政府职能协同的必要条件,只有及时准确的识别协同机会,才能有针对性采取措施,使得政府职能系统在临界状态产生序参量,并在序参量的作用下呈现出特有的结构和模式,进而使系统达到整体最优化效果[18]。智能化协同识别机制是运用AI、大数据等技术,构建智能分析平台(图4),自动识别系统中哪些地方可能产生协同。
图4政府职能智能化分析平台二是基于政府职能领域本体的智能化分析模型。首先通过对触发因素进行分析,识别职能所属领域。如: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事件,通过病毒、引发肺炎、疫情等关键词定位其属于应急管理、传染病防治、卫生健康领域。然后对本领域本体进行检索,并计算本体与主题词之间的相似度,得到对应的政府职能。再通过对职能本体之间关系进行分析,查找出待协同的政府职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工智能重塑政务服务流程的认知逻辑与技术路径[J]. 刘晓洋. 电子政务. 2019(11)
[2]简政放权背景下创新政府职能管理的方法路径[J]. 孟庆国.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5(04)
[3]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逻辑理路[J]. 于江,魏崇辉. 求实. 2015(04)
[4]电子政务: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途径[J]. 陈光,伍红建,杨一帆. 电子政务. 2014(08)
[5]转型期中国的政党治理:生成、资源与框架[J]. 罗峰.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4(05)
[6]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力的动力机制及其模型构建——以协同学理论为视角[J]. 丁煌,汪霞. 中国行政管理. 2014(03)
[7]我国政府部门间关系构建的协同学探析[J]. 高轩.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1)
[8]正确选择构建政府部门职责体系的方法路径[J]. 刘云广. 中国机构改革与管理. 2013(10)
[9]政府职能的正确定位是我国机构改革成功的关键[J]. 黎仕勇. 云南社会科学. 2008(S1)
[10]基于协同学理论的城市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研究[J]. 王雪莲,汪波.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博士论文
[1]协同治理的运作逻辑与实践路径研究[D]. 田玉麒.吉林大学 2017
[2]基于协同动力机制理论的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 马春野.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044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104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