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民族理论探索与“新时代”操作化设想
发布时间:2021-04-09 19:12
对当代民族理论体系操作化,使之成为具体、生动的生活实践,是我国"新时代"民族共同进步的需求。本文从"民族"概念的生成、构建的政治化过程入手,简要回顾了中国民族理论发展状况,对当代民族反思与认同拓展现象进行了论述。同时,针对当前民族知识精英与民众碎片化、复杂化的新诉求和认同倾向,从日常生活、文化价值、行政实践、学科建设与专业研究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新时代"民族理论体系的操作化设想。
【文章来源】:青海民族研究. 2020,31(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族人”的政治化与“民族”的诞生
二、当代中国民族理论探索状况概述
(一)相关西方理论的借鉴和应用
(二)中国本土民族理论体系的形成
1.“中华民族”理论
2.“民族识别”工作
3. 跨世纪的几种民族理论倾向
三、当代民族精英与民众的反思及其认同表现
(一)日常生活中的“文化俯视”
(二)重读与还原的国家与民族历史文化
(三)加强的民族教育与专业发展
(四)“沉默”的知识话语
四、“新时代”民族理论的操作化设想
(一)“新时代”的特点与民族工作目标
(二)当前中国民族理论体系操作化过程设想
1. 语言文字:多民族成员日常交往与文化交流
2. 价值优势: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理由
3. 参与性行政工作实践
4. 知识与学科建设
5. 精英的进一步反思与研究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概念何以成为问题——就“新清史”及相关问题与欧立德教授商榷[J]. 汪荣祖. 探索与争鸣. 2018(06)
[2]族际政治:中国该如何选择?[J]. 周平. 政治学研究. 2018(02)
[3]少数民族知识精英话语权、社会责任及其困境分析——以内蒙古蒙古族知识精英为例[J]. 常宝. 西北民族研究. 2017(04)
[4]多元文化主义:西方社会有关多元文化的争论概述[J]. 恩佐·科伦波,郭莲. 国外理论动态. 2017(04)
[5]从边疆到民族:关于民族社会工作的批判与想象——兼论李安宅的《边疆社会工作》[J]. 常宝.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6]破除“方法主义”迷信:中国学术自立的出路[J]. 渠敬东. 文化纵横. 2016(02)
[7]中国的民族问题与20世纪50年代的“民族识别”[J]. 马戎. 西北民族研究. 2012(03)
[8]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 费孝通.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04)
本文编号:3128166
【文章来源】:青海民族研究. 2020,31(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族人”的政治化与“民族”的诞生
二、当代中国民族理论探索状况概述
(一)相关西方理论的借鉴和应用
(二)中国本土民族理论体系的形成
1.“中华民族”理论
2.“民族识别”工作
3. 跨世纪的几种民族理论倾向
三、当代民族精英与民众的反思及其认同表现
(一)日常生活中的“文化俯视”
(二)重读与还原的国家与民族历史文化
(三)加强的民族教育与专业发展
(四)“沉默”的知识话语
四、“新时代”民族理论的操作化设想
(一)“新时代”的特点与民族工作目标
(二)当前中国民族理论体系操作化过程设想
1. 语言文字:多民族成员日常交往与文化交流
2. 价值优势: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理由
3. 参与性行政工作实践
4. 知识与学科建设
5. 精英的进一步反思与研究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概念何以成为问题——就“新清史”及相关问题与欧立德教授商榷[J]. 汪荣祖. 探索与争鸣. 2018(06)
[2]族际政治:中国该如何选择?[J]. 周平. 政治学研究. 2018(02)
[3]少数民族知识精英话语权、社会责任及其困境分析——以内蒙古蒙古族知识精英为例[J]. 常宝. 西北民族研究. 2017(04)
[4]多元文化主义:西方社会有关多元文化的争论概述[J]. 恩佐·科伦波,郭莲. 国外理论动态. 2017(04)
[5]从边疆到民族:关于民族社会工作的批判与想象——兼论李安宅的《边疆社会工作》[J]. 常宝.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6]破除“方法主义”迷信:中国学术自立的出路[J]. 渠敬东. 文化纵横. 2016(02)
[7]中国的民族问题与20世纪50年代的“民族识别”[J]. 马戎. 西北民族研究. 2012(03)
[8]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 费孝通.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04)
本文编号:31281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128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