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天长市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9 10:44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呈上升趋势。暴雨、大风、雷电、冰雹等气象灾害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表现出“灾害种类多、影响范围广、受灾程度重”的特点。天长县位于安徽省东部,地处华东腹地,长江以南,淮河以北,高邮湖以东,京沪铁路以西,毗邻南京(六合区)、扬州和淮安(金湖县、盱眙县),仅西部紧靠安徽省来安县。由于处在江淮之间,是亚热带和暖温带间的过渡带,季风气候明显,境内湖泊、水库较多,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导致该市天气复杂多变,气象灾害频繁。据统计,气象灾害及其衍生灾害损失占天长市自然灾害的90%以上。研究天长市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对于该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公共安全有重要的意义。以应急理论为基础,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对天长市气象灾害应急管理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进行探索研究和思考,提出了该市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构建,发挥气象防灾减灾以及各种气象条件的应对作用,最终形成这样一种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在市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充分利用现代气象监测手段,及时有效地开展预报预警服务,积极动员各部门和社会力量开展气象防灾救灾工作,尽量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这... 

【文章来源】: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选题研究现状、内容与方法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国内外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分析
    2.1 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的概念
    2.2 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的理论基础
    2.3 发达国家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分析
        2.3.1 发达国家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制
        2.3.2 发达国家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特点
        2.3.3 发达国家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的成功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2.4 我国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的状况分析
        2.4.1 我国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综合分析
        2.4.2 我国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分析
        2.4.3 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的需求分析
第三章 天长市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现状及问题
    3.1 影响天长市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其特征
        3.1.1 影响天长市的主要气象灾害
        3.1.2 天长市气象灾害的主要特征
    3.2 天长市气象灾害典型案例分析
        3.2.1 典型案例分析
        3.2.2 天长市抗击气象灾害时应急预案的启动及其作用
        3.2.3 典型气象灾害暴露的应急管理体系问題
第四章 强化天长市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的对策
    4.1 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
        4.1.1 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
        4.1.2 完善气象灾害信息网络
        4.1.3 提高气象灾害预警能力
        4.1.4 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
    4.2 加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4.2.1 加强气象灾害风险调查和隐患排查
        4.2.2 建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
        4.2.3 加强气候变化影响评估
    4.3 提高气象灾害综合防范能力
        4.3.1 制定并实施气象灾害应急防御方案
        4.3.2 加强气象灾害应急防御办法和标准体系建设
        4.3.3 加强气象灾害应急防御科普宣传教育工作
    4.4 提高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4.4.1 提高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4.4.2 提高基层气象灾害综合应急防御能力
    4.5 加强气象灾害应急防御工程建设
        4.5.1 建设城市气象灾害应急防御工程
        4.5.2 建设农村气象灾害应急防御工程
        4.5.3 建设雷电灾害应急防御工程
    4.6 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程建设
    4.7 加强气象防灾科普应急教育建设
    4.8 强化相关应急保障举措
        4.8.1 加强气象灾害应急防御工作组织领导,将应急防御工作纳入地方发展规划
        4.8.2 推进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法规标准建设,依法开展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工作
        4.8.3 健全气象灾害综合应急防御机制
        4.8.4 完善气象灾应急防御经费投入机制
        4.8.5 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提升气象灾害应急防御能力
        4.8.6 强化气象灾害应急防御队伍建设
        4.8.7 提高全社会气象灾害应急防御意识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或交流的论文
致谢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层次分析法在气象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 郑传新,刘远,李向红,赵洁妮.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7(04)
[2]我国气象灾害防御的法治化探析[J]. 田慧,吴岚.  现代农业科技. 2017(10)
[3]风险管理视角下陕西省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工作探析[J]. 李美荣,段昌辉,王川,吴林荣,刘八一.  陕西气象. 2016(06)
[4]以绩效管理促进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探讨[J]. 陈小雷,邢文发.  现代农业科技. 2016(08)
[5]提升县乡级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的若干思考[J]. 吕崇健,刘飞.  南方农业. 2016(03)
[6]北京城市气象灾害与应急管理[J]. 姚学祥,李青春,韩淑云.  城市与减灾. 2015(05)
[7]论政府责任的实现机制[J]. 刘俊生.  行政科学论坛. 2015(02)
[8]《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的实施成效与思考[J]. 许小峰.  中国应急管理. 2015(03)
[9]梧州市气象防灾减灾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思考[J]. 骆坚,梁键锋,邓碧娜.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3(03)
[10]我国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与实践[J]. 陈振林.  阅江学刊. 2013(03)

博士论文
[1]中小城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与方法[D]. 唐承沛.同济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阳江市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究[D]. 林艳兰.华南理工大学 2014
[2]基于府际关系视角的重大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研究[D]. 徐瑞佳.内蒙古大学 2013
[3]地方政府突发灾害性天气应急管理的研究[D]. 张文玲.西南财经大学 2013
[4]气象灾害应急管理机制的完善研究[D]. 赵黎.新疆农业大学 2012
[5]城市气象灾害应急救援服务能力评估研究[D]. 赵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2
[6]我国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D]. 李艳辉.东华大学 2012
[7]郑州市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研究[D]. 刘晓艳.郑州大学 2009
[8]气象灾害应急管理研究[D]. 袁琳.天津大学 2009
[9]苏州市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研究[D]. 唐丽娟.同济大学 2008
[10]中国现行气象应急管理制度分析[D]. 陈蕾.中国政法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705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3705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d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