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政府数字治理的运作逻辑、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基于“农事通”“社区通”“龙游通”数字治理平台的考察
发布时间:2021-08-29 16:58
基层政府数字治理的兴起是社会预期关注、政务服务响应、扩大公众参与、社会监督互动的必然结果。基于福建厦门"农事通"、上海宝山"社区通"、浙江衢州"龙游通"的案例分析发现,基层政府数字治理实践主要以"治理平台+制度规范"的形式呈现,体现了框架建构层面的"技术+制度"、应用范围层面的"线上+线下"、实践执行层面的"网络+网格"、行政方式层面的"共性+个性"和主体结构层面的"主导+主体"的运作逻辑。然而,当前基层政府数字治理尽管有着强大的治理效能,但仍面临治理理念不明确、治理体系不完善、治理机制不健全、基础设施不配套、公众参与程度低的现实困境。基于此,未来需要从治理理念、治理目标、治理方式、治理结构、治理路径方面推进基层政府数字治理模式的完善和优化,从而更好地提高基层政府数字治理绩效。
【文章来源】:管理学刊. 2020,33(06)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基层政府数字治理的框架图
以基层政府数字治理平台建设为基础而形成的基层政府数字治理模式可以将基层社会复杂民声综合纳入互动平台,促使民意表达和需求呈现的“数据流”进入治理视野。在平台式的社会镜像中,社会需求分门别类地同时呈现在政府视野中,与政府职能一一对应,有利于提高政府服务有效性。同时,技术通达为民意表达提供了便利:一方面,民众可以通过“数据公路”直接或越级向行政机构提出建议;另一方面,人们在平台的“互动广场”中所交流的信息会集中到数据库中,数据处理中心通过词汇捕捉、频次统计、持续追踪,形成对民众所关注事件的持续性信息考察,直接向政府机关反映(如图1所示)。综上,我国基层政府数字治理已具备一定的实践基础,在以数字治理平台、系列配套制度构建而成的治理框架下,随治理实践发展形成部门协同、精细网格、层级联动的高效治理模式。各平台尽管存在治理单元、初创意图的不同,但在实践过程中都不断丰富基层治理内涵,运用信息通信、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创新治理方式、提升治理能力,形成颇具共性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互动”基层治理格局。(二)基层政府数字治理的运作逻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村“技术治理”的运行逻辑与绩效提升研究[J]. 沈费伟,诸靖文. 电子政务. 2020(05)
[2]乡村技术赋能: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策略选择[J]. 沈费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3]数据计算与治理变革:对政府计算的研究与基于计算的政府研究[J]. 黄璜. 电子政务. 2020(01)
[4]大数据时代的智慧政府治理:优势价值、治理限度与优化路径[J]. 沈费伟,诸靖文. 电子政务. 2019(10)
[5]“结对竞赛”:城市基层治理创新的一种新机制[J]. 黄晓春,周黎安. 社会. 2019(05)
[6]智慧治理:“互联网+”时代的政府治理变革新模式[J]. 沈费伟.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9(04)
[7]治理技术如何适配国家机器——技术治理的运用场景及其限度[J]. 吕德文. 探索与争鸣. 2019(06)
[8]数字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原则、框架与要素[J]. 鲍静,贾开. 政治学研究. 2019(03)
[9]欧美数字治理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黄建伟,刘军. 中国行政管理. 2019(06)
[10]“技术利维坦”:人工智能嵌入社会治理的潜在风险与政府应对[J]. 王小芳,王磊. 电子政务. 2019(05)
本文编号:3371032
【文章来源】:管理学刊. 2020,33(06)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基层政府数字治理的框架图
以基层政府数字治理平台建设为基础而形成的基层政府数字治理模式可以将基层社会复杂民声综合纳入互动平台,促使民意表达和需求呈现的“数据流”进入治理视野。在平台式的社会镜像中,社会需求分门别类地同时呈现在政府视野中,与政府职能一一对应,有利于提高政府服务有效性。同时,技术通达为民意表达提供了便利:一方面,民众可以通过“数据公路”直接或越级向行政机构提出建议;另一方面,人们在平台的“互动广场”中所交流的信息会集中到数据库中,数据处理中心通过词汇捕捉、频次统计、持续追踪,形成对民众所关注事件的持续性信息考察,直接向政府机关反映(如图1所示)。综上,我国基层政府数字治理已具备一定的实践基础,在以数字治理平台、系列配套制度构建而成的治理框架下,随治理实践发展形成部门协同、精细网格、层级联动的高效治理模式。各平台尽管存在治理单元、初创意图的不同,但在实践过程中都不断丰富基层治理内涵,运用信息通信、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创新治理方式、提升治理能力,形成颇具共性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互动”基层治理格局。(二)基层政府数字治理的运作逻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村“技术治理”的运行逻辑与绩效提升研究[J]. 沈费伟,诸靖文. 电子政务. 2020(05)
[2]乡村技术赋能: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策略选择[J]. 沈费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3]数据计算与治理变革:对政府计算的研究与基于计算的政府研究[J]. 黄璜. 电子政务. 2020(01)
[4]大数据时代的智慧政府治理:优势价值、治理限度与优化路径[J]. 沈费伟,诸靖文. 电子政务. 2019(10)
[5]“结对竞赛”:城市基层治理创新的一种新机制[J]. 黄晓春,周黎安. 社会. 2019(05)
[6]智慧治理:“互联网+”时代的政府治理变革新模式[J]. 沈费伟.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9(04)
[7]治理技术如何适配国家机器——技术治理的运用场景及其限度[J]. 吕德文. 探索与争鸣. 2019(06)
[8]数字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原则、框架与要素[J]. 鲍静,贾开. 政治学研究. 2019(03)
[9]欧美数字治理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黄建伟,刘军. 中国行政管理. 2019(06)
[10]“技术利维坦”:人工智能嵌入社会治理的潜在风险与政府应对[J]. 王小芳,王磊. 电子政务. 2019(05)
本文编号:33710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371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