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论新疆民族互嵌型社区的实践与发展——以“访惠聚”工作中的新疆农村社会为例

发布时间:2021-09-06 02:48
  "访惠聚""民族团结一家亲"、深度扶贫、学前支教等活动,在一定程度而言,是一种动态的互嵌型社区建设的新实践。通过"访惠聚""民族团结一家亲"等各类活动,加深各民族群众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交往、相互交流,最终形成各民族间的相互交融,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打牢坚实的基础。 

【文章来源】: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48(03)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论新疆民族互嵌型社区的实践与发展——以“访惠聚”工作中的新疆农村社会为例


动态的民族互嵌型社区生成逻辑

人际交往


费孝通先生曾指出“中国社会人际关系,就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2]26。不同人以己为中心,因业缘、地缘和亲缘等关系,与他人之间发生联系,形成以己为中心的人际交往圈。“在传统结构中,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是‘街坊’。……可是这不是一个固定的团体,而是一个范围。”[2]27这个范围随着不同人际交往关系的产生,形成新的人际交往圈,如因业缘、地缘和亲缘上的重合,形成人际关系的重合。正如国人日常俗语所言,朋友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如图2所示,如果1是三个人际关系圈的中心,那么随着彼此交往链的重合,位置1将不同的人际圈黏合到一起,形成了新的人际交往圈,也因此扩大了个人人际交往半径。“访惠聚”“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开展以来,通过各项措施促进邻里间“相识、相知、相融”,在社区范围内开展“与邻为德、与邻为善、与邻相助、与邻相乐”活动,“社区干部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愁、暖百家心,使社区居民遇事有人管、权益有人护”等,(1)无形中扩大了人际交往圈,不断实践民族互嵌型社区的建设。案例2:派来的干部到自家“丫头”和“儿子”的转变(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边疆民族互嵌型社区建设的困境及对策研究——基于新疆乌鲁木齐、和田和喀什等地的调查分析[J]. 杨鹍飞.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2)
[2]对乌鲁木齐市推进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建设的思考[J]. 乌尔娜.  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 2016(04)
[3]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实践——以新疆兵团第十四师为例[J]. 闫韶华.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05)
[4]民族的融合、交融及互嵌[J]. 王希恩.  学术界. 2016(04)
[5]推进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思考——以哈密地区为例[J]. 郝备.  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 2015(03)
[6]民族互嵌型社区建设的特征及定位[J]. 杨鹍飞.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4)
[7]礼物世界里的关系和信任——读莫斯的《礼物》[J]. 李亚静.  河北职工大学学报. 2001(02)



本文编号:33865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3865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9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