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整体性和回应性的佛山市数字政府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9 03:23
广东省“数字政府”的改革,以“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为导向,稳步推进上接国家、下联市县、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政务服务全覆盖。2016年以来,作为国家信息惠民试点城市之一的佛山市政府,在数字政府建设中做出积极和富有成效的实践探索。研究以佛山市政府的数字政府建设实践为研究对象,认为佛山市数字政府建构和发展中存在碎片化和技术化问题,并且这一问题在既有“一门式”改革、区域协同及政民互动模式的实践探索中,未能完全得到重视和解决。在此基础上,研究以整体性和回应性理论为基础,提出佛山市“数字政府”建设和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认为,数字政府构建的深化要实现制度和体系建设强化,注重数字政府建设的整体性;要强化资源整合和统筹管理,实现区域的协同发展;要着力构建政府与社会的互动机制,增强数字政府构建的回应性;要致力于形成政府与社会间的合作治理机制,推动多元的数字政府建设。研究运用整体性治理和政府回应性理论,认识数字政府建设实践的困境所在,分析其实践困境的表现与原因;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和分析佛山市政府针对数字政府建设中的困境和问题,所做出改革探索的内在价值及缺陷;由此,形成对佛山市数字政府建设持续推进和...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框架图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电子政务体系子政务体系体现的是政府中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同业务流程管理的联系,包括和管理电子政府所必需的内容和技术。电子政务体系框架由 4 个层次构成:位于框架的顶层,包括电子政务面对的各类用户与他们用以访问政府信息和。2.门户层,代表政府职能部门的各类信息和服务,按照“一站式”方式集户网站中,为客户提供服务。3.电子业务层,是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发生在府间的流程管理、业务协同、知识分享和信息处理,它代表了一种最佳的资和服务方式,使得无缝的、自动化的和实时的政务信息交换和服务提供成为可设施层,位于框架的底层,是电子政务的信息技术基础实施延伸到政府的各持电子政务高效可靠的运作和服务。电子政务体系框架图如图 2-1 所示:
料来源:广东省电子政务协会图 2-2 中国政务信息化的发展路径从政务服务的发展历程看,我国电子政务经历了从点状发散、垂直整合、块状整合用户整合的四个阶段,当前正处于由“管制型政府”走向“服务型政务”的关键节点,电子政务建设与发展从信息化到互联网化的 4.0 版,如表 2-1 所示:表 2-1 政务服务 1.0~4.0 发展阶段类别 政务服务 1.0 政务服务 2.0 政务服务 3.0 政务服务 4.0表现形式以政府部门为中心建设物理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网上办事大厅以用户需求和服务应用为中心政府特征 被动、分散 物理集中 在线集中 线上线下大融合职权体系 不公开 清理规范公开 简政放权转型 现代治理模式政府形态 封闭的政府 有形的政府 一体化政府 数字政府技术特点 单一性 单一性同构性、统一性、层次性一体化、平台化、智能化服务方式 多楼 从多楼到一楼 从线下到线上 智能感知、主动推送整体不足 孤岛效应 烟囱效应 物理集中、“弱连接” 政务服务+资源融合不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回应型政府:理论基础、内涵与特征[J]. 卢坤建. 学术研究. 2009(07)
[2]国内外电子政务研究比较分析[J]. 党锋. 情报科学. 2009(07)
[3]中小城市电子政务发展的SWOT分析[J]. 董劲威,雷战波,蔡国防.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1)
[4]论行政文化结构[J]. 彭国甫.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05)
本文编号:3400911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研究框架图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电子政务体系子政务体系体现的是政府中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同业务流程管理的联系,包括和管理电子政府所必需的内容和技术。电子政务体系框架由 4 个层次构成:位于框架的顶层,包括电子政务面对的各类用户与他们用以访问政府信息和。2.门户层,代表政府职能部门的各类信息和服务,按照“一站式”方式集户网站中,为客户提供服务。3.电子业务层,是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发生在府间的流程管理、业务协同、知识分享和信息处理,它代表了一种最佳的资和服务方式,使得无缝的、自动化的和实时的政务信息交换和服务提供成为可设施层,位于框架的底层,是电子政务的信息技术基础实施延伸到政府的各持电子政务高效可靠的运作和服务。电子政务体系框架图如图 2-1 所示:
料来源:广东省电子政务协会图 2-2 中国政务信息化的发展路径从政务服务的发展历程看,我国电子政务经历了从点状发散、垂直整合、块状整合用户整合的四个阶段,当前正处于由“管制型政府”走向“服务型政务”的关键节点,电子政务建设与发展从信息化到互联网化的 4.0 版,如表 2-1 所示:表 2-1 政务服务 1.0~4.0 发展阶段类别 政务服务 1.0 政务服务 2.0 政务服务 3.0 政务服务 4.0表现形式以政府部门为中心建设物理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网上办事大厅以用户需求和服务应用为中心政府特征 被动、分散 物理集中 在线集中 线上线下大融合职权体系 不公开 清理规范公开 简政放权转型 现代治理模式政府形态 封闭的政府 有形的政府 一体化政府 数字政府技术特点 单一性 单一性同构性、统一性、层次性一体化、平台化、智能化服务方式 多楼 从多楼到一楼 从线下到线上 智能感知、主动推送整体不足 孤岛效应 烟囱效应 物理集中、“弱连接” 政务服务+资源融合不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回应型政府:理论基础、内涵与特征[J]. 卢坤建. 学术研究. 2009(07)
[2]国内外电子政务研究比较分析[J]. 党锋. 情报科学. 2009(07)
[3]中小城市电子政务发展的SWOT分析[J]. 董劲威,雷战波,蔡国防.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1)
[4]论行政文化结构[J]. 彭国甫.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05)
本文编号:34009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400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