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如何通过内生惩罚解决异质性群体的集体行动困境?——博弈模型与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21-10-12 03:58
  合作与协调是人类社会的基本问题。经典理论预测,作为动机复杂且各不相同的行为主体,人与人之间围绕共同的事或物而发生的集体行动往往会落入"个体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的困境。文章基于对中国转型社会一个城中村的长期观察发现,异质性程度大的群体也可以实现自我合作治理。为了弥合现有理论与经验证据的鸿沟,文章基于兰彻斯特法则拓展了现有的个体行为博弈模型和案例分析,找到了解决异质性群体集体行动困境的关键变量-内生的监督和惩罚。相较于政府或市场干预,自我治理组织的制度性建构及其运作,有助于产生符合大部分个体预期的内生监督和惩罚,更有效地维持公共事务自我治理的集体行动。 

【文章来源】:财经研究. 2020,46(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一)从同质性假定到异质性假定的转变及其度量。
    (二)不同惩罚机制的设计引入及其效果比较。
    (三)文献评述总结及本文可能的边际贡献。回顾上述文献的发展脉络,可以归纳如下两点:
三、基于兰彻斯特法则的行为博弈模型与研究假设
四、来自深圳西头新村的合作治理集体行动案例
    (一)集体行动发起阶段的案例发展描述。
    (二)集体行动维持阶段的监督惩罚实施。
五、结论与可能的政策含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集中式惩罚与公共品自愿供给:一项实验研究[J]. 闫佳,章平.  经济学动态. 2016(06)
[2]信息公开、群体选择和公共品自愿供给[J]. 连洪泉,周业安,陈叶烽,叶航.  世界经济. 2015(12)
[3]异质性和公共合作:调查和实验证据[J]. 连洪泉,周业安.  经济学动态. 2015(09)
[4]惩罚、社会资本与条件合作——基于传统实验和人为田野实验的对比研究[J]. 周晔馨,涂勤,胡必亮.  经济研究. 2014(10)
[5]惩罚机制真能解决搭便车难题吗?——基于动态公共品实验的证据[J]. 连洪泉,周业安,左聪颖,陈叶烽,宋紫峰.  管理世界. 2013(04)



本文编号:34318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4318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7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