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中国网络舆情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3 10:09
  舆论管理历来为是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但是,自网络媒体兴起后,网络舆论便成为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凭借技术和传播特征获得了巨大的优势,给传统舆论主体、传统的媒体管理方式提出了巨大挑战。以往的舆论研究主要应用环境要素理论、公共性政治与媒体理论、媒体化政治理论、后真相理论、意识形态理论等展开,实际上多数研究者主要还是应用传播理论、大数据理论等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本论题选择以网络舆情为自变量,以党和政府的舆情管理为因变量展开研究,分析了网络舆情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网络舆情主体的个体化、网络媒体的市场化以及网民心理的情绪化、群体极化以及后真相时代政府管理过程中决策的后置性等。针对中国网络舆情存在的问题,提出党和政府建构网络舆情管理自动化平台,全网监控舆情信息,防止有害信息传播与舆情失控,追溯重点舆情信息的传播渠道,有效引导网络舆情的健康发展等主要建议。主张从网络舆情的监测、预警和应对三个环节入手建立起网络舆情的应急管理机制。政策含义是将党和政府的意识形态宣传与网络媒体的积极功能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中国各级政府的治理能力与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研究背景
        1.传播技术的发展与公共舆论的形成
        2.现代科学技术与信息传播的互动
        3.政府管理的困惑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研究史回顾
        1.国内研究状况
        2.国外研究状况
    (四)基本假设与研究思路
        1.基本假设
        2.研究思路
    (五)适用理论与研究方法
        1.适用理论
        2.研究方法
二、中国的传统舆情与网络舆情现状
    (一)舆情传统
        1.舆情的本意
        2.中国历史上对“舆情”的认识
    (二)中国公共卫生网络舆情热点现状
        1.上海松江漂浮死猪事件
        2.H7N9 禽流感事件及其媒体舆情
    (三)网络舆情面临的主要问题
        1.两个舆论场域之间的互动与割裂
        2.网络舆情冲击了传统媒体
        3.网络舆情常伴有负面效应
        4.网络媒体挟持政府的行政资源
三、网络舆情问题成因分析
    (一)互联网的传播本身特性
    (二)舆论主体及其“传播权利”的实现
    (三)网民心理与负面舆论的生成
        1.质疑思维
        2.情绪化心态
        3.群体极化
        4.网民的层级诉求
    (四)网络舆情管理的难度
        1.从技术角度看难度大
        2.对网络舆情处理方式简单
        3.错失处置网络舆情时机
        4.地方政府应对网络舆情被动仓促发布结论
四、网络舆情的反思与治理的途径
    (一)网络舆情的反思
        1.李普曼的“拟态环境”与“刻板印象”
        2.“媒体化政治”及其挑战
    (二)网络舆情的治理途径
        1.在尊重民意的基础上妥善解决问题
        2.及时准确真诚发声和沟通
        3.政府舆论管理部门要顺应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4.强化网络舆情管理制度建设
        5.借鉴国外网络舆情的管理经验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互联网时代意见领袖影响下的大众媒体传播转型[J]. 李皓明.  新媒体研究. 2019(06)
[2]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舆情管理与引导研究[J]. 刘红霞.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11)
[3]基于媒介融合的信息传播模式研究[J]. 陈禹,程哲依.  电脑与信息技术. 2019(02)
[4]大众传媒对新闻传播的影响[J]. 丁秀平.  新闻传播. 2019(06)
[5]从热点案件看大众传媒监督司法的限度[J]. 李若君.  新闻传播. 2019(03)
[6]“传播权”溯源与再定义[J]. 彭祝斌,李成家,朱金平.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7]媒体生态重塑,大众传媒小众传播时代来临——2018中国媒体市场趋势[J]. 姜涛.  北方传媒研究. 2018(05)
[8]当前我国媒介责任伦理缺失的成因探析[J]. 陈凝.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4)
[9]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J]. 秦怡.  传播力研究. 2018(22)
[10]“互联网+”背景下传媒产业创新探究[J]. 郝茹茜.  新闻研究导刊. 2018(13)



本文编号:34344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4344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0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