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性治理:中国城市治理形态的逻辑转型及其实践反思
发布时间:2022-01-10 15:52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城市治理在追求效率和速度的同时,也加剧了城市社会身份区隔、文化分异与阶层壁垒等现实问题,陷入道德性困境。作为一项融合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治理术,整体性治理基于社会系统的视角,从价值选择、行动逻辑、制度设计、空间秩序等方面重塑了城市的权力分布结构和空间形态,进而有利于导向城市社会的团结和社会整合,彰显出整体性治理的价值禀赋。不容忽视的是,受一些因素的影响,整体性治理仍存在诸多的实践局限。如何在新的城市空间秩序深刻变革的新时代里发展和完善,是整体性治理不得不面临的重要挑战。
【文章来源】: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 问题的提出:城市治理的道德性追问
二、 整体性治理的城市实践及其表征
三、 社会整合:作为整体性治理的一种道德禀赋
(一) 价值选择上:从“人口”管控到“公共性”培育
(二) 行动逻辑上:从“效率”至上到“交往行动”重构
(三) 制度设计上:从碎片化政策到系统性规范
(四) 空间秩序上:从“地域分割”到“流动融合”
四、 总结与讨论:城市治理的“整体性”转向与实践局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迈向流动性治理:新地域空间的理论重构及其行动策略[J]. 吴越菲. 学术月刊. 2019(02)
[2]跨界公共事务、区域合作共治与整体性治理[J]. 易承志. 学术月刊. 2017(11)
[3]社区情感治理:何以可能,何以可为?[J]. 文军,高艺多.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4]地域性治理还是流动性治理?城市社会治理的论争及其超越[J]. 吴越菲.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5]论社会关联的形式:社会、宗教、政治——兼论中国社会的社会关联[J]. 刘拥华.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6(05)
[6]中国社会治理的价值诉求——基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J]. 苏光. 理论探讨. 2014(03)
[7]跨界政策网络与区域治理:我国地方政府合作实践分析[J]. 锁利铭,杨峰,刘俊. 中国行政管理. 2013(01)
[8]普通人的“国家”理论[J]. 项飚. 开放时代. 2010(10)
[9]从新公共管理到整体性治理[J]. 竺乾威. 中国行政管理. 2008(10)
本文编号:3580971
【文章来源】: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 问题的提出:城市治理的道德性追问
二、 整体性治理的城市实践及其表征
三、 社会整合:作为整体性治理的一种道德禀赋
(一) 价值选择上:从“人口”管控到“公共性”培育
(二) 行动逻辑上:从“效率”至上到“交往行动”重构
(三) 制度设计上:从碎片化政策到系统性规范
(四) 空间秩序上:从“地域分割”到“流动融合”
四、 总结与讨论:城市治理的“整体性”转向与实践局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迈向流动性治理:新地域空间的理论重构及其行动策略[J]. 吴越菲. 学术月刊. 2019(02)
[2]跨界公共事务、区域合作共治与整体性治理[J]. 易承志. 学术月刊. 2017(11)
[3]社区情感治理:何以可能,何以可为?[J]. 文军,高艺多.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4]地域性治理还是流动性治理?城市社会治理的论争及其超越[J]. 吴越菲.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5]论社会关联的形式:社会、宗教、政治——兼论中国社会的社会关联[J]. 刘拥华.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6(05)
[6]中国社会治理的价值诉求——基于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J]. 苏光. 理论探讨. 2014(03)
[7]跨界政策网络与区域治理:我国地方政府合作实践分析[J]. 锁利铭,杨峰,刘俊. 中国行政管理. 2013(01)
[8]普通人的“国家”理论[J]. 项飚. 开放时代. 2010(10)
[9]从新公共管理到整体性治理[J]. 竺乾威. 中国行政管理. 2008(10)
本文编号:35809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580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