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能力”及其“身份构成”——以广东某地民间巫师研究为例
发布时间:2022-01-10 20:31
民间信仰中巫师身份及其构成的经典论述,大致有源自于私人膜拜、社会交换或神明灵验等类型,如涂尔干的"私人膜拜"、莫斯的"礼物模式"与桑高仁的"灵验模式"。本文基于广东民间巫师的田野调研,发现民间巫师的身份及其神圣性构成既不局限于私人领域,亦不局限于交换关系。巫师身份的神圣性来自于私人性与社会性的双重建构,其"身份"的神圣性构成的核心是民间传说的所谓"神圣能力";而巫师通神的灵验效果即通过这种"神圣能力"来表达。此可称为巫术身份的"通神模式",经由私人性和社会性双重逻辑构成。巫师作为人神中介的具体身份,集中体现在仪式场域和信奉者的私人交往秩序中。
【文章来源】:世界宗教文化.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私人膜拜与礼物交换
二、神圣叙事与身份构成
三、“神圣”实践:“众奉成灵验”
四、身份互构:巫师“身份”的社会性特征
五、“通神模式”及其治理特征
本文编号:3581370
【文章来源】:世界宗教文化.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私人膜拜与礼物交换
二、神圣叙事与身份构成
三、“神圣”实践:“众奉成灵验”
四、身份互构:巫师“身份”的社会性特征
五、“通神模式”及其治理特征
本文编号:35813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581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