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南京网络问政论坛的互动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0 22:57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民主政治进程的加快,网络问政正以其独特的影响力成为公众参与政治生活的一种新形式。网络问政论坛是公众参与问政的常用权威公信力的网络问政平台之一。南京网络问政论坛作为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内的子栏目,具有较高的权威力与公信力,成为南京市民间政互动的首要网络问政平台。本文选取南京网络问政论坛作为研究对象,以2017年3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南京网络问政论坛发布的3587个贴子为研究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展开研究。在通过对学者互动传播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良好互动的原则,并建立适用于分析南京网络问政论坛互动传播研究的指标体系,下设良好的互动基础、高度的共同关注、及时的信息回复和共享的情感互动四个分析维度。用此网络论坛互动传播指标体系对论坛进行互动分析,研究南京网络问政论坛互动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观察表明,南京网络问政论坛每天都有论坛用户在论坛中发布问政新贴,且网络发言人与论坛用户以平等身份沟通交流,问政贴的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能够引起论坛用户的共同关注,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格局。但公民参与度不高,民意代表性不强,普遍存在数字鸿沟的现象;政府主导性作用发挥不... 

【文章来源】:广西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南京网络问政论坛的互动传播研究


图1-2南京网络问政论坛网络问政板块截图??,,

发言人,论坛,用户网


子的统计分析中可以看到,在这些贴子中,发贴人与网络发言人和其他论坛用户??均处于平等的对话地位。网络发言人在回复贴子时,都会依据问政贴的问政内容??先使用“来信人您好”、“网友您好”、“市民您好”等词语如图2-1展开与论坛用??户的互动交流,体现出网络发言人对论坛用户的尊重,保证双方的平等对话地位。??论坛用户在问政贴的正文内容中也会使用“请问贵局”、“麻烦咨询一下”等语言??表达对问政主体单位的尊重和敬意。??1市公安翔^络发言人2?板楚发袭于:2017-10-1?i?只香该作者1小中大i??来值人您好,你所咨询的事项已收现回复扣下:玄武分局锁金村龙出所在接到报答后迅速出轚,经过走访周囤群众了解??到:发出警报P音的电动车谋于板仓街枵世界之窗产业园内的一家公司?公司下班后会将电动车放在车描内充电,充满电之后??电动丰就会发出_的警报声音。后期通过调収周边的益控录{^已经锁定这柄电动车所琿公司。目前,已经安排民§上【1与??I你‘、,?公司逬行沟通,切实解决这一^群众生活的音问題。??I棚:论??I??|??:STKffipfta?^??_回货umm?w分草?as报餓為??市交通运局网结发羞人名?板资发袭于^?2017-07-27?只春该作者I小中大??市民您好

政论,发言人,南京,论坛


成为观察期间回复量最高的热门问政贴。??2017年6月26日在市住房保障和房产局问政板块下,一篇题目为《把“人??才保障房岱山安嘉西苑”改成拆迁安置小区,我们绝不答应》的问政贴如图2-4,??成为观察期间阅读量最高,回复量第二高的热门问政贴。问政贴内容只有短短的??几句话,却明确表达出发贴人的意愿,引得有相同境遇的论坛用户纷纷在问政贴??下方留言,支持发贴人的言论,在南京网络问政论坛内引发了一场大讨论。除此??贴外,还有三篇反映相同问题的问政贴也都得到了极高的阅读量和回复量。此次??事件的大范围传播和论坛用户的高度关注,使其成为观察期间论坛用户最关注的??热点事件。在问政贴回复中,论坛用户纷纷就保障房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有些论坛用户逐点逐条的就网络发言人的回复一一提出自己的意见,并有理有据??的写出1000多字的评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互动仪式链视角下政务微信与用户的互动研究[J]. 朱颖,丁洁.  新闻大学. 2016(04)
[2]全媒体视阈下微信互动传播研究——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J]. 於流芳.  传媒. 2015(11)
[3]网络空间的政治互动:公民诉求与政府回应性——基于全国性网络问政平台的大数据分析[J]. 孟天广,李锋.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4]虚拟在场:网络粉丝社群的互动仪式链[J]. 潘曙雅,张煜祺.  国际新闻界. 2014(09)
[5]政府回应性框架下的网络问政及治理思路[J]. 李松林.  长白学刊. 2013(02)
[6]互动仪式中的情感传播及其建构——以《中国好声音》为例[J]. 张兵娟.  新闻爱好者. 2012(24)
[7]互动仪式链理论在传播研究中的应用[J]. 陈权.  新闻世界. 2012(10)
[8]网络问政对中国公共领域的建构与延伸——以广东网络问政实践为例[J]. 杨朝娇.  东南传播. 2010(12)
[9]网络问政:中国民主政治新形式[J]. 韦昆.  青年记者. 2010(35)
[10]特色鲜明的《网络问政平台》[J]. 范以锦,肖文舸.  新闻战线. 2010(11)

博士论文
[1]网络互动:意义诠释与规则探讨[D]. 孟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

硕士论文
[1]安徽省政府网络问政研究[D]. 赵根.安徽大学 2017
[2]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弹幕视频互动研究[D]. 周瑞.华中师范大学 2016
[3]基于网络问政平台的政民互动研究[D]. 汪卉.江西师范大学 2015
[4]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微电台互动研究[D]. 冯启俊.东北师范大学 2014
[5]“南京问政平台”优化设计[D]. 陈乐意.南京大学 2014
[6]网络问政平台对政策议程设置影响研究[D]. 刘俊卿.广西民族大学 2012
[7]论“网络问政”对公共话语空间的构建[D]. 谢阜康.湖南师范大学 2012
[8]网络问政现象的传播学视域研究[D]. 孙尚如.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12



本文编号:35815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5815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0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