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边疆民族地区乡村的复合型治权结构及行动逻辑:历史底色与现代启示
发布时间:2023-05-06 18:15
乡村治权结构的优化与转型,深刻影响着乡村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边疆民族地区乡村社会的治权结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形态。既有研究对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治权结构的认识,强调从精英/能人的能动性出发,或是侧重于精英权力存在的社会组织土壤。然而这样认识路径,既弱化了传统共同体内涵的整体性权力面向,也遮蔽了边疆乡村社会复杂而又特殊的治权结构事实。通过中国西南区域农村深度调查材料发现,传统时期的治权结构表现为整体性权力与个体性权力的复合支配,具有三层逻辑意涵:一是作为权力化身的整体对个体的支配,二是拥有权力的个体对处于服从地位的个体的支配,三是整体性权力支配往往优先于个体性权力支配。民主改革以后,复合型治权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但是历史的底色尚未完全褪去。在当今社会,探析复合型的治权结构及其嬗变进路,促进治权结构的现代化,最终转向整合式的治理图景,无疑对于提升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治理能力、加快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
二、复合型支配:整体与个体视角下的边疆乡村治权结构
(一)复合型治权结构的制度载体
(二)复合型结构下的治权运转
1.整体性权力的支配特性
2.个体的“依赖”与整体的支配
3.整体权力与个体权力的相互关系
三、国家化与复合型治权结构的嬗变
(一)整体性权力的式微与延续
(二)个体性权力的反转与重塑
四、乡村治权结构的现代创新与治理启示
(一)以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强化治理能力
(二)以吸纳整体性治权资源优化治理体系
(三)以重塑个体性治权主体完善治理结构
五、结语
本文编号:3809385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
二、复合型支配:整体与个体视角下的边疆乡村治权结构
(一)复合型治权结构的制度载体
(二)复合型结构下的治权运转
1.整体性权力的支配特性
2.个体的“依赖”与整体的支配
3.整体权力与个体权力的相互关系
三、国家化与复合型治权结构的嬗变
(一)整体性权力的式微与延续
(二)个体性权力的反转与重塑
四、乡村治权结构的现代创新与治理启示
(一)以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强化治理能力
(二)以吸纳整体性治权资源优化治理体系
(三)以重塑个体性治权主体完善治理结构
五、结语
本文编号:38093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3809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