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南洋华侨文献出版热及“南洋”观辨析
发布时间:2017-09-01 07:33
本文关键词:民国南洋华侨文献出版热及“南洋”观辨析
更多相关文章: 南洋 华侨研究 民国文献 专题文献 华侨文献 “南洋观” “一带一路”
【摘要】:论文以民国代表性华侨著述的序、跋为切入点,分析阐述了民国南洋华侨文献出版热的背景和民国南洋华侨文献的出版特征,进而对民国公众认知中的"南洋观"进行了辨析。认为经济因素是民国南洋华侨研究热和出版热的内趋动力,经济话语贯穿南洋华侨研究文献始终。在"南洋作为常识"的出版热中,大众"南洋观"逐渐形成并呈现出流变性,即从我族中心主义转为基于经济互惠前提的平等合作、共存共荣的全新视角。目前呈散点分布状态的民国南洋华侨研究专题文献,亟待整合建构,由此发掘在大中国民族主义整一性视域下被遮蔽的辨证的"南洋"认知,有利于从源头破解历史上南洋华人与土著、中国与东南亚在各自的民族主义强势话语影响下形成的刻板成见,深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别史及华侨(华人)史研究。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图书馆华侨华人文献信息中心;
【关键词】: 南洋 华侨研究 民国文献 专题文献 华侨文献 “南洋观” “一带一路”
【基金】: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晚清民国华侨文献整理与研究”(14BTQ06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批准号:11&ZD111)之成果
【分类号】:K258;D634.3
【正文快照】: 民国时期,南洋及华侨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并因市场需求催生了数量不菲的该类主题文献。这批南洋及华侨华人研究史上的开创之作具有重要的史料和学术价值,但因年代久远,难以搜寻,想要参考无处可觅,[1]因而亦未引起学界的充分重视。本文搜寻有代表性的民国华侨研究著述,以叙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景熙;;辛亥革命前后泰北华侨社会演变考——以南邦府为研究案例[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首席记者 苏小红;“华侨华人与辛亥百年”海外采访今日启程[N];中山日报;2011年
2 连锦添;加紧抢救华侨历史“活资料”[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向军;晚清华侨与中国经济现代化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2 欧志雄;新中国引用海外华资政策研究(1949至2003年)[D];暨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红梅;民国时期南洋华侨的国货运动[D];暨南大学;2010年
2 江克飞;论民国时期缅甸华侨对云南社会发展的贡献[D];云南大学;2015年
3 黄浩;近代华侨在潮汕地区的投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4 齐巧玲;鲁籍华侨对近代山东社会的影响(1842-1927)[D];宁夏大学;2014年
5 陈飞;建国初期华侨双重国籍问题政策的转变(1949—1955)[D];外交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7707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770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