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视角下地方政府网络问政回应机制建设研究
本文关键词:治理视角下地方政府网络问政回应机制建设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地方政府 网络问政 回应机制 机制建设 治理
【摘要】:随着公民政治参与意识和权利意识的觉醒,传统的民意表达和回复机制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公民的需求。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有效弥补了这一缺陷,但也对政府治理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治理主体多元化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目标提出以后越发受到政府的关注和重视,重视民意且加强对民意的收集工作,增加政府与公众间的互动频率和互动质量已经成为了国家治理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如何运用互联网等新媒体,抓住网络问政这个新契机做好问政回应工作,不断提升政府的回应能力和治理能力已经成为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和实现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因此本文在对我国当前地方政府网络问政发展情况调研的基础上,从当下地方政府网络问政回应优秀典型、网络问政平台模式和网络问政回应机制的建设情况三个方面对网络问政发展情况作了概述,并就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当前我国地方政府网络问政回应在回应体系、回应内容、回应效率和回应效果等四个方面存在问题。随后就导致以上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原因主要是领导不够重视,政府人员工作技能和工作水平不足且缺乏相应培训,欠缺一定的制度规范、联动机制以及缺乏专业化的网络问政平台作支撑,但归结起来就是缺乏相应的网络问政回应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可以从提升政府部门和人员的认识、加强网络问政回应的组织设计、完善网络问政回应的运作机制和建立健全网络回应的制度保障四个方面构建和完善出一整套地方政府网络问政回应机制。
【关键词】:地方政府 网络问政 回应机制 机制建设 治理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0;G20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6
-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9-10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0-13
- 1.2.1 国内研究综述10-12
- 1.2.2 国外研究综述12-13
-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13-15
- 1.3.1 研究方法13-14
- 1.3.2 文章结构安排14-15
-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15-16
- 1.4.1 论文的创新之处15
-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15-16
-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阐述16-22
- 2.1 相关概念界定16-18
- 2.1.1 网络问政的内涵16-17
- 2.1.2 回应机制的含义17-18
- 2.2 理论基础18-22
- 2.2.1 治理理论18-19
- 2.2.2 服务型政府理论19-20
- 2.2.3 理论与构建网络问政回应机制的契合性20-22
- 第三章 当前地方政府网络问政回应机制建设概况22-33
- 3.1 地方网络问政总体发展情况22-27
- 3.1.1 地方政府网络问政回应优秀典型22-25
- 3.1.2 网络问政平台模式25
- 3.1.3 网络问政回应机制建设情况25-27
- 3.2 地方政府网络问政回应存在问题27-31
- 3.2.1 回应体系:零散不健全27
- 3.2.2 回应内容:不回应、敷衍回应或选择性回应27-28
- 3.2.3 回应效率:回应迟缓、不及时28
- 3.2.4 回应效果:差异明显、质量和成效不高28-31
- 3.3 原因分析31-33
- 第四章 地方政府网络问政回应机制的构建和完善33-42
- 4.1 提升认识:构建和完善网络问政回应机制的思想基础33-35
- 4.1.1 提高领导对网络问政回应的重视33-34
- 4.1.2 培养回应文化理念34
- 4.1.3 塑造回应价值原则34-35
- 4.2 组织设计:构建网络问政回应机制的关键35-37
- 4.2.1 搭建专业化问政平台:回应机制的载体35-36
- 4.2.2 组建网络问政回应工作队伍36-37
- 4.3 运作机制建设:构建和完善网络问政回应机制的引擎动力37-39
- 4.3.1 建立完善的回应流程:回应机制的核心37-38
- 4.3.2 定期开办网络诉求现场交办会38
- 4.3.3 健全部门合作办件机制38-39
- 4.4 完善制度建设:构建网络问政回应机制的保障39-42
- 4.4.1 实施限时办结制度39-40
- 4.4.2 完善网络问政回应监督制度40
- 4.4.3 建立健全网络问政回应问责制40-41
- 4.4.4 建立科学的回应绩效评估和激励制度41-42
- 结语42-43
- 参考文献43-46
- 致谢46-4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网络问政”考验官员执政能力[J];政工研究动态;2009年13期
2 李振忠;;“网络问政”必须拒绝“虚拟责任”[J];浙江人大;2009年10期
3 ;谨防网络问政形式化[J];领导决策信息;2009年33期
4 郭高中;杨建国;;河南掀起网络问政革命[J];决策探索(上半月);2009年09期
5 王文武;;网络问政如何走出“好细腰”窘境[J];政府法制;2009年31期
6 王友洛;马欣;陈东辉;;网络问政时代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学习论坛;2010年03期
7 李萌;;网络问政与参政的新态势[J];互联网天地;2010年03期
8 马文高;;网络问政创新诌议[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10年02期
9 赵红卫;;论“网络问政”及其良性发展的路径选择[J];法制与社会;2010年15期
10 罗雄;;“网络问政”漫谈[J];前进论坛;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城市委党校课题组;刘丽娟;;网络问政问题研究[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陶鸿;;网络问政——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新路径初探[A];湖北行政管理论坛(2012)——行政体制改革与政府能力建设研究[C];2011年
3 周琼;王哲平;;网络问政初探[A];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2[C];2010年
4 马克秀;;由网络问政观察员谈我国的网络问政[A];中国传媒大学第七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杨龙;;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强化网络问政服务载体——关于提高网络对于政府问政服务实效的思考[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熊雷辉;;推进网络问政 探索社会管理新路子——丰城市加强网络问政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主要做法[A];江西省宜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征文活动论文集[C];2011年
7 何华东;李远;;基于互联网的社会管理实践创新——以江西省丰城市网络问政为例[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李剑锋;;完善网络问政运行机制推进法治政府建设[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法制与行政管理”理论研讨会论文集(行政与法)[C];2012年
9 霍志坚;;公安微博的实践、发展与对策[A];新闻学论集第29辑[C];2013年
10 闵虹;;重视网络问政平台建设 不断创新社会管理机制[A];“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强;网络问政应该成为一种民主形式[N];农民日报;2009年
2 沈士光;“网络问政”的作用及其限度[N];郑州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林淼;网络问政 尚需借力入青云[N];人民法院报;2010年
4 记者 肖卓;珠海市长钟世坚代表:网络问政应加强平台建设[N];人民邮电;2010年
5 本报记者 贺林平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任剑涛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胡泳 中山大学政务学院副院长 肖滨 人民网地方协作部主任 李欣玉;网络问政的“广东样本”[N];人民日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庞慧敏 兰海燕 赵晓展 王冬梅;网络问政:贵在政府百姓的良性互动[N];工人日报;2010年
7 唐正武;在推进网络问政中当好三种角色[N];湘潭日报;2010年
8 南方日报记者 钟伟连 通讯员 曾祥平 彭丽 陈志昂 陶国睿;网络问政走向常态化制度化[N];南方日报;2010年
9 陆炳生;“网络问政”建设和谐含山[N];巢湖日报;2010年
10 李明勇;时代呼唤积极的“网络问政”观[N];恩施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昆;中国网络问政路径的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曲婧;全媒体时代网络问政的价值及实现路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杰;网络问政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相利盈;信息化时代中国网络问政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陆和建;基于网络问政的政府重大事件决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4 王艳;“网络问政”研究[D];中共北京市委党校;2011年
5 李晓颖;我国建立网络问政制度的可行性解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宛婧;网络问政初探[D];广西大学;2011年
7 范宇飞;我国网络问政及其完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8 谭星;“网络问政”现象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9 柳文杰;网络问政规范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孔洁;网络问政的重大意义与问题治理[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995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engwuguanli/799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