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弱化规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2 18:23

  本文关键词:我国上市公司资本弱化规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资本弱化 安全港模式 分位数回归模型 上市公司


【摘要】:2008年我国新《企业所得税法》第46条对资本弱化的明确,确定了我国防范资本弱化的方法是以安全港模式为主,正常交易原则为辅,并对金融企业和非金融企业的安全港模式比率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应对了我国合理的税收水平因企业资本弱化而降低的局面。但是这种应对资本弱化的方法,是否考虑到了不同行业之间所呈现的不同特点、所规定的安全港模式产权比率是否对呈现不同特点的行业都适用以及是否考虑到了税收之外的其他因素对资本弱化的影响程度,以上将是本文所重点关注的内容。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理论分析中首先梳理了针对资本弱化相关的经典理论,借此廓清资本弱化的来龙去脉。其次在对防范资本弱化的两个方法进行对比的基础上厘清安全港模式中债务投资和股权投资的适用条件,以此为实证研究中的数据筛选做准备。最后对资本弱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作出与安全港模式产权比率的相关性假设。在实证研究中,本文从总体和行业上对2011年到2013年我国上市公司资本弱化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描述性统计确定了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资本弱化的行业,同时运用非参数检验对所筛选出行业之间资本弱化的差异性进行检验,得出了我国上市公司资本弱化现象不仅普遍存在而且不同行业之间差异较大结论。最后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方法验证对资本弱化与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作出的假设,并得出不同行业中最佳安全港模式规制水平。最后,本文在作出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对策与建议:防范我国资本弱化现象在运用安全港模式的基础上应当承认我国不同行业之间资本弱化水平是有显著差异的,并分别对不同行业进行规制。而在确定具体规制的产权比例时除了考虑税收影响还应当考虑企业的规模、盈利状况、企业的运营情况等一些因素。只有这样才会一改我国在制定防范资本弱化措施时所呈现出粗放式的特点,从而以科学合理的措施形成国家和企业共赢的局面。
【关键词】:资本弱化 安全港模式 分位数回归模型 上市公司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75;F832.5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绪论8-17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8-10
  • 1.1.1 研究背景8-9
  • 1.1.2 研究意义9-10
  • 1.2 研究方法和思路10-11
  • 1.2.1 研究方法10
  • 1.2.2 研究思路10-11
  • 1.3 创新与不足11-12
  • 1.3.1 创新11
  • 1.3.2 不足11-12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12-17
  • 1.4.1 国内文献综述12-14
  • 1.4.2 国外文献综述14-16
  • 1.4.3 文献综述评述16-17
  • 第2章 资本弱化规制理论基础及方法界定17-28
  • 2.1 资本弱化理论基础17-22
  • 2.1.1 经典资本结构理论17-19
  • 2.1.2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19-22
  • 2.2 资本弱化涵义22-23
  • 2.3 资本弱化规制23-25
  • 2.4 安全港模式适用条件25-28
  • 2.4.1 资本弱化规制的负债条件25-26
  • 2.4.2 资本弱化规制的权益条件26-28
  • 第3章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弱化及影响因素分析28-41
  • 3.1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弱化成因及影响28-30
  • 3.1.1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弱化成因28-29
  • 3.1.2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弱化影响29-30
  • 3.2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弱化分析30-36
  • 3.2.1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弱化总体表现31-33
  • 3.2.2 我国上市公司各行业安全港模式33-36
  • 3.3 我国上市公司安全港模式影响因素分析36-41
  • 3.3.1 税收因素37
  • 3.3.2 负债方面37-39
  • 3.3.3 其他方面39-41
  • 第4章 安全港模式的分位数回归模型41-59
  • 4.1 模型构建41-48
  • 4.1.1 本文选取分位数回归模型的原因41-42
  • 4.1.2 数据进一步筛选42-45
  • 4.1.3 变量选取45
  • 4.1.4 具体模型45-48
  • 4.2 模型实证解释48-57
  • 4.2.1 建筑业分位数回归模型检验48-50
  • 4.2.2 房地产行业的分位数回归模型检50-52
  • 4.2.3 电子制造业的分位数回归模型检验52-54
  • 4.2.4 批发零售业的分位数回归模型检验54-55
  • 4.2.5 机械、设备、仪表制造业的分位数回归模型检验55-57
  • 4.3 简要结论57-59
  • 第5章 强化上市公司资本弱化规制的对策与建议59-64
  • 5.1 在现有的行业分类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资本弱化的规制59-60
  • 5.2 在防范资本弱化方面应当进一步强化税收征管60
  • 5.3 优化资本市场防范资本弱化60-61
  • 5.4 扩展重点防范资本弱化的对象61-62
  • 5.5 强化公司治理增强企业防范资本弱化的自律62-64
  • 参考文献64-67
  • 致谢67-68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峰;;新税法环境下规制资本弱化策略探析[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梁淑红;;美国资本弱化规则改革评述[J];涉外税务;2012年01期

3 王逸;资本弱化:国际税收面临的新挑战[J];世界经济;2000年05期

4 李健;部分国家应对资本弱化的税收举措[J];涉外税务;2002年12期

5 李健;部分国家应对资本弱化的税收举措及借鉴[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6 李健;发达国家应对资本弱化的税收举措及借鉴[J];经济前沿;2002年06期

7 孙少岩;李响;;限制资本弱化的法规问题研究[J];经济纵横;2006年02期

8 龙军;屈幼姝;刘志安;;防范资本弱化的税收安排:理论、实践及对策分析[J];理论探讨;2007年01期

9 张光辉;;对资本弱化税制演变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03期

10 李蕴;;跨国公司利用资本弱化方式避税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华秀兰;;资本弱化规则研究[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邱冬梅;;从资本弱化税制的变革透视欧盟协调直接税政策的发展趋势[A];财税法论丛(第10卷)[C];2009年

3 叶莉娜;;美国资本弱化税制改革研究[A];财税法论丛(第14卷)[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盛光 陈锡超;防范跨国公司通过资本弱化避税[N];中国税务报;2006年

2 张冬梅;资本弱化在企业筹资中的运用[N];财会信报;2007年

3 周秀梅 大连市国税局;细化独立交易原则:反资本弱化的重要一环[N];中国税务报;2012年

4 周秀梅 大连市国税局;英国资本弱化税制:周密与灵活并存[N];中国税务报;2011年

5 宋宁;资本弱化条款与新准则保持一致[N];中国财经报;2008年

6 蔡昌;我国政府反资本弱化避税的新举措[N];财会信报;2010年

7 记者 刘云昌 杨丽 通讯员 李砚海;国内首个资本弱化避税案件在陕结案[N];中国税务报;2011年

8 方健超 杜成伟;慎用资本弱化 防范税务风险[N];中国税务报;2014年

9 李迎;特别纳税调整的重要内容:成本分摊协议和资本弱化规定[N];海峡财经导报;2009年

10 王大祥 钱滔;“资本弱化”有关防范规定[N];中国税务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秀文;我国资本弱化规制规则的分析[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4年

2 张志远;我国上市公司资本弱化规制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3 江雪玉;资本弱化规则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4 张玉屏;跨国公司资本弱化法律规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李俊伟;资本弱化立法比较研究及对中国的借鉴[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6 袁寿权;防范跨国公司资本弱化避税的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孔祥丽;跨国公司利用资本弱化避税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8 陈映锦;资本弱化下企业所得税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9 刘汇源;我国资本弱化税收规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10 黄霞;我国资本弱化约束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795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10795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a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