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国内A股“铁公鸡”现状、成因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7-12-24 22:22

  本文关键词:国内A股“铁公鸡”现状、成因及对策 出处:《财会通讯》2015年2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派现 铁公鸡 分红监管


【摘要】:为鼓励和引导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近年来证监会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分红政策法规。上市公司的分红积极性虽有所提高,但仍有众多上市公司无视新规,坚持将"铁公鸡"进行到底。本文以我国证券市场A股的"铁公鸡"为分析样本,探究其分布及构成特征,并通过分析其成因提出相应的治理改进建议。
【作者单位】: 西华大学管理学院;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市公司员工收入与资本回报财务公平测度研究”(项目编号:13BJY015) 四川省重点学科“企业管理”建设项目(项目编号:SZD0801-09-1) 西华大学重点学科“会计学”建设项目(项目编号:XZD0909-09-1)资助
【分类号】:F832.51
【正文快照】: 一、引言股利分配是上市公司的一项重要工作,合理的分红政策能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增强投资者的信心,有利于公司的再融资,从而有益于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西方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率达40%-50%。我国在2000年后不断推出举措,鼓励上市公司分红,近年上市公司的分红比例和分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郑蓉;干胜道;;不同所有权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比较研究[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2 皮海洲;;强制分红难治中国股市“圈钱病”[J];武汉金融;2011年12期

3 施光耀;;中国上市公司分红状况分析[J];中国金融;2012年06期

4 皮海洲;;“铁公鸡”是中国股市的毒瘤[J];理财;2012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学勇;“金字塔”式股权结构下中国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利益[D];浙江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瑛;汪艳艳;;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动因分析[J];北方经济;2007年18期

2 韩雪萍;张凤梅;;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为研究[J];才智;2008年01期

3 袁振兴;杨淑娥;刘丽敏;;负债与现金股利共存于激励契约的模型推演[J];财经研究;2006年06期

4 张莉芳;赵敏;张小玲;;股利政策与公司盈余——基于稳定性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11期

5 丁新娅;;民营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特征与债务筹资决策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8年11期

6 黄国良;阮文娟;;管理防御的提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财会通讯;2009年05期

7 陈燕;;国有企业的股利分配:来自上海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财会通讯;2009年24期

8 王怀栋;;A股上市公司派现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财会通讯;2009年33期

9 周心;;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响因素分析——来自河南省的数据[J];财会通讯;2010年18期

10 黄国良;吕易;;管理防御与现金股利政策[J];财会通讯;2010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龚凯颂;黎德坚;;中国上市公司资产收购实证分析:基于利益输送视角[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2 罗宏;;国有股权、现金股利与公司治理[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3 喻梦颖;肖淑芳;;股改前后,谁在导演现金股利的角色?[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朱德胜;王香娟;;基于IOS的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股利支付的影响[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高雷;张杰;;控股股东、机构投资者与现金股利[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6 李桂兰;;创业板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及其动因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付杰;姚飞;;股利分配政策对企业的影响研究——基于上市公司高派现与不分配现象实证分析[A];2011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12年

8 董艳;李凤;;管理层持股、股利政策与代理问题[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3期[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丁;基于不同上市方式的两类民营上市公司多元化价值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韩录;基于资本成本的我国企业股东利益保护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3 刘嫦;治理环境、控股股东代理冲突和会计稳健性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9年

4 朱南苗;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5 王月萍;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制度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唐楚生;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7 胡华夏;欺诈性财务报告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8 罗本德;上市公司治理与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9 邓德强;民营上市公司控制权私人收益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10 李卓;现金股利政策动因、盈余持续性与市场反应[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欧;基于行为财务理论的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何蕊;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3 汪吉妍;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与盈余持续性关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柳婧;我国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和现金股利政策相关关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5 颜翠英;上市公司最终控制人特征与现金股利政策的相关性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王治平;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现金股利政策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尹伟希;上市家族企业最优股权集中度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陈良书;基于FCFE视角的上市公司可持续股利支付率估算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志;上市公司股利政策成因的行为金融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高国芳;山西煤炭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先瑞;;股东的异质性对传统公司治理理论的挑战[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赵春光,张雪丽,叶龙;股利政策:选择动因——来自我国证券市场的实证证据[J];财经研究;2001年02期

3 苑德军,郭春丽;股权集中度与上市公司价值关系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05年09期

4 金雪军,张学勇;中国典型旅游上市公司业绩与区域经济的关系[J];地理学报;2005年06期

5 赵昌文,蒲自立,杨安华;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度量及影响因素[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6期

6 崔新健;李睿;;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现状、特征及成因[J];国际经济合作;2006年02期

7 周礼;张学勇;;FDI对国有工业企业技术外溢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宏观数据的联立方程模型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04期

8 刘峰,贺建刚,魏明海;控制权、业绩与利益输送——基于五粮液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08期

9 朱红军,汪辉;“股权制衡”可以改善公司治理吗?——宏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制权之争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10期

10 赵昌文,庄道军;中国上市公司的有效控制权及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学勇;“金字塔”式股权结构下中国上市公司中小股东利益[D];浙江大学;2007年

2 鹿小楠;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鹏程;基于代理理论的民营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凌枫;派现热中的冷思考[J];金融信息参考;2002年04期

2 段培阳;刘世超;;2002年我国上市公司高派现现象分析[J];财务与会计;2002年08期

3 ;最近几年上市公司分红概况[J];金融信息参考;2003年06期

4 吕洪雁;周全胜;;理性分红还是套现驱动——张裕A连续高派现分析[J];财务与会计(理财版);2010年10期

5 徐爱莉;;上市公司“高派现”现象分析[J];财会通讯;2013年17期

6 木林森;老板要有“下课”意识[J];中国企业家;2000年06期

7 张庆梅;对上市公司派现的几点思考[J];财经科学;2002年S1期

8 段培阳;2002年上市公司高派现现象研究[J];金融与经济;2002年07期

9 邱阳;派现热中的冷思考[J];财会月刊;2003年16期

10 伍利娜,高强,彭燕;中国上市公司“异常高派现”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科学;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婉丽;贾钢;;派现行为下的控股股东利益转移问题分析——来自深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2 吴平;付杰;张振波;陈传东;;上市公司高派现与不分配现象因素分析[A];2009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11年

3 刘德鹏;李桂月;;股权结构、公司成长性与派现水平:终极控股股东视角的实证研究[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亚文;高派现争议[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2 ;10家高派现公司“底气”足[N];上海证券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刘兴祥;高派现不能影响可持续发展[N];证券时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李映宏;一批稳定高派现公司涌现[N];证券时报;2003年

5 ;高派现搅动业绩浪?[N];证券时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王磊;上市公司缘何高派现[N];证券时报;2004年

7 上海证券研发中心 彭蕴亮;高派现引领蓝筹股价值重估[N];证券时报;2005年

8 泰阳证券研究所 陈三贤 陈伟;高派现到高成长:距离有多远[N];证券时报;2005年

9 张喜玉;A股市场持续高派现群体已形成[N];上海证券报;2007年

10 田东红;60家公司派现超过募集资金[N];上海证券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龙盛;上市公司极端派现行为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1年

2 杨柯;中国上市公司派现政策驱动因素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酒莉莉;管理层防御、薪酬激励与派现倾向及水平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4年

4 黄文婧;基于绩效的上市公司超能力派现行为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5 赵娜;上市公司高派现行为与其成长性关系的实证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8年

6 李小群;我国上市公司超能力派现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7 陈丽洁;我国上市公司高派现行为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5年

8 姬莉;上市公司高派现、高转送与企业成长性的相关性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9 王征;我国上市公司超能力派现的市场反应与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10 曾冰;半强制与准强制派现政策的市场效应及派现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302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13302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e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