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模式研究
本文关键词: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模式研究 出处:《财会通讯》2015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盈余管理 现金流操纵 应计项目操纵 亏损企业
【摘要】:本文以201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分析了不同亏损状况下企业管理层所运用的盈余管理手段。结果表明,亏损上市公司会根据自身的亏损状况运用不同的盈余管理方式保住上市资格,已亏一年、当期微盈的企业会通过应计项目和现金流操控调高利润,而已亏一年、当期巨亏的企业会通过相同的手段调低利润;已亏两年的企业有通过提高毛利来提高利润的现象,但没有得到统计上的支持。
【作者单位】: 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商学院;河北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分类号】:F832.51;F275
【正文快照】: 一、引言由于进入证券市场需要满足严格的限制条件,上市公司的上市资格就成了一种宝贵的“壳”资源。ST、PT制度既是对投资者风险提示,也是对亏损上市公司的警告,如果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不能扭亏为盈或者发生实质性改变,后果就是被摘牌,失去宝贵的“壳”资源。因此,亏损上市公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马畅;;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2010年18期
2 金莲花;张志花;李正和;;上市公司总经理更替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J];公司治理评论;2010年01期
3 孟越;丛培丽;赵培羽;;基于盈余分布密度检验的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02期
4 吴联生;王亚平;;盈余管理程度的估计模型与经验证据:一个综述[J];经济研究;2007年08期
5 陆建桥;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1999年09期
6 张雁翎;陈涛;;盈余管理计量模型效力的实证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7年03期
7 张俊瑞;李彬;刘东霖;;真实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研究——基于保盈动机的经验证据[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8年05期
8 张然;;中国上市公司现金流管理研究——兼对新兴市场和成熟市场现金流管理行为比较研究[J];中国会计评论;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席彦群;刘绍平;;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几点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邓小洋,张琪;盈余管理动机实证研究的发现及政策意义[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孙爱军,陈小悦;关于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的研究——兼论中国股市的利润驱动特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田培源;崔学刚;李欣忆;;盈余管理与税费负担——基于会计差错更正数据的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李常青,管连云;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4年19期
6 王俊秋;大股东:控制权收益与盈余管理[J];商业研究;2005年16期
7 高永琦;冉茂盛;;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与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04期
8 鄢波;杜军;杜勇;干胜道;;亏损股价影响因素研究:回顾与展望[J];商业研究;2009年01期
9 石恒贵;;内部审计外包与审计独立性[J];商业研究;2011年08期
10 于东智;盈余管理与会计准则的制订[J];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忠松;;坚持科学发展的人力因素和保障体系[A];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马忠;朱栗;;盈余管理计量方法综述与研究展望[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宋力;张玉春;;股权分置改革后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变化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4 张国清;;现金流量表信息含量的实证分析——来自沪、深两市的经验证据[A];企业财务报告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曲晓辉;肖虹;丁芸洁;;上市公司利用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进行盈余管理吗?——基于与IFRS趋同后欧盟及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比较[A];当代会计评论(第2卷第2期)[C];2010年
6 颜敏;王平心;张永国;;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组合选择现状研究——基于2001年沪深股市的经验检验[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7 谢海洋;王秀芬;;1999、2001年债务重组准则盈余管理对比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8 周铁;罗燕雯;荆娴;;应计利润计量偏差及对识别盈余管理的影响——基于计量信息相关性分析和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经验验证[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9 郭云;;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10 宋玉;李卓;;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会计盈余稳健性的检验——基于沪深AB股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红平;网络会计信息披露真实度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赵宇凌;中国A股市场应计错误定价的经验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张晓东;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人为操控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翟胜宝;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韩海文;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杜瑞;机构投资者持股特征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董文辰;公司治理结构、盈余质量及其价值相关性[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高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投资支出的关系研究——融资约束视角[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9 林大庞;股权激励的公司治理效应:基于盈余管理与公司业绩视角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陈晓敏;财务重述公司盈余质量特征及其经济后果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岩;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相关性的实证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胡艳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与股权结构的关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李明;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孙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黄好杰;管理者风险偏好变化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郑欢;薪酬契约、董事会特征与盈余管理[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火琛;新会计准则下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罗芳兰;管理层激励对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王春;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赖丽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问题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铮,王跃堂;资源配置与盈余操纵之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1999年04期
2 靳明;从ROE的实证分析看上市公司的业绩操纵行为[J];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02期
3 陈超,饶育蕾;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企业特征与绩效[J];管理工程学报;2003年01期
4 王克敏;王志超;;高管控制权、报酬与盈余管理——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7年07期
5 张昕;杨再惠;;中国上市公司利用盈余管理避免亏损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7年09期
6 陆正飞;祝继高;孙便霞;;盈余管理、会计信息与银行债务契约[J];管理世界;2008年03期
7 姜国华;关于证券分析师对中国上市公司会计收益预测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04年06期
8 蒋骁;我国股市是否是强式有效市场的实证研究[J];经济师;2001年10期
9 陈小悦,肖星,过晓艳;配股权与上市公司利润操纵[J];经济研究;2000年01期
10 王亚平;吴联生;白云霞;;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频率与幅度[J];经济研究;2005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2001年中期亏损上市公司[J];中国机电工业;2001年18期
2 蔡志忠,李惠阳;如何防范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泛滥[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3 厉欣岩,赵小姝;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4 傅磊,万春;关于加强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治理的对策建议[J];商业会计;2005年03期
5 王海东;;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探析[J];会计之友;2006年10期
6 杜勇;;控股股东特质与亏损上市公司扭亏途径及效果——基于中国2005年亏损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7 张芸;张思伟;;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研究[J];商业会计;2013年02期
8 ;上市公司的亏损和重组[J];证券市场导报;1998年03期
9 ;1997年41家亏损上市公司曝光[J];中国经济信息;1998年11期
10 蒋义宏,王丽琨;非经常性损益缘何经常发生——来自亏损上市公司年报的证据[J];证券市场导报;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英男;毕君妮;;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第四季度资产减值计提行为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喜玉;2005年亏损上市公司数创新高[N];深圳商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王蕾;贵州辖区目前没有亏损上市公司[N];贵阳日报;2008年
3 国信证券研究策划中心 吴锋;亏损的病根在哪里[N];中国证券报;2001年
4 扬州信托 陆兴健;对亏损公司应公开诊断[N];中国证券报;2000年
5 东北证券金融与产业研究所 季雷 张晓荣;另类板块 铁打营盘流水兵[N];中国证券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谢岚;钢铁业两大亏损上市公司齐翻身 由亏逾80亿元变预盈9.2亿元[N];证券日报;2014年
7 昝学新;资产重组不再是“圈钱”游戏[N];中国商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徐志斌;恢复上市制度亟待改进[N];中国证券报;2003年
9 西南证券 张刚;创利大户增长乏力 亏损大户影响减弱[N];证券时报;2012年
10 朱红婴;ST深华源为何不被PT?[N];重庆商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贤友;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式选择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2 李莹;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3 李惠阳;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D];福州大学;2005年
4 孙艳霞;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5 万春;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6 张少岩;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D];兰州商学院;2007年
7 蔡菊芳;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8 朱秀丽;亏损上市公司高管更换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D];上海财经大学;2004年
9 范秀玲;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10 李永生;我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307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1330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