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如何化解地方债务、影子银行和货币政策风险

发布时间:2017-12-25 04:29

  本文关键词:如何化解地方债务、影子银行和货币政策风险 出处:《银行家》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影子银行 地方债务 政策风险 客观经济规律 高速增长期 债务风险 金融风险 信贷结构调整 基础货币投放 短期流动性


【摘要】:正随着经济增速放缓,银行业规模高增速、业绩高指标、利润高增长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拼规模和高资本消耗的经营模式将难以为继,很多在高速增长期被掩盖的风险也开始暴露,尤其是地方债务风险、影子银行风险和货币政策风险等一系列经济金融风险。当前,我国经济进入增速换挡、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风险上升的"新常态",这是我国30多年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客观经济规律作用的体现。一方面,新常态下推动经济持续发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海西州中心支行;
【分类号】:F812.5;F832.3;F822.0
【正文快照】: 其是地方债务风险、影子银行风险和货币 的债务,其中2014年到期须偿还的地方债随着经济增速放缓,银行业规模高增政策风险等一系列经济金融风险。同时, 务约2.4万亿元。截至2012年底,全国政速、业绩高指标、利润高增长的时代一去金融改革步伐加快,利率市场化与汇率市府负有偿还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游春;;中外影子银行体系的运作机制辨析[J];海南金融;2012年06期

2 陈伟;刘明;林琳;;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形成模式与风险探讨[J];现代金融;2012年07期

3 ;解构中国影子银行[J];资本市场;2013年04期

4 刘满平;;科学对待影子银行[J];宏观经济管理;2013年04期

5 张菲菲;;“影子银行”连累银行理财 规范透明是发展正途[J];中国金融家;2013年02期

6 李婷;;我国影子银行的系统风险及监管[J];东方企业文化;2013年05期

7 张雄杰;;国内影子银行的风险研究[J];商;2013年10期

8 袁齐;;中国式影子银行监管的新思维[J];吉林金融研究;2013年05期

9 王雪玉;;中国影子银行 金融体系的不定时炸弹[J];金融科技时代;2013年04期

10 袁齐;;中国式影子银行监管的新思维[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崔宇清;;影子银行及其监管问题研究——基于影子银行工具的法律分析[A];金融法学家(第五辑)[C];2013年

2 宋国良;高超;宋成;;中国式影子银行兴起的原因及其宏观效应分析[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3年

3 尚玮;;影子银行风险防范与法律规制研究[A];金融法学家(第四辑)[C];2012年

4 徐宝林;陈澍;;中国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影响——基于2005-2012年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5 李真;;“中国式影子银行”:体系、风险与法律监管路径[A];金融法学家(第五辑)[C];2013年

6 梁涛;;分业监管模式下影子银行监管问题的进化博弈分析[A];市场经济与增长质量——2013年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安邦咨询研究员 贺军;对“影子银行”要一分为二[N];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杨冬 邱晨;影子银行问题:中国式次贷危机?[N];证券时报;2011年

3 谭洪涛 蔡春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影子银行影响金融稳定的内在机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记者 金立新;对“影子银行”监管如何到位?[N];金融时报;2011年

5 记者 马翠莲;加强“影子银行”监管和规范[N];上海金融报;2012年

6 记者 王宇 王培伟;“影子银行”魅影几重[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7 本报记者 张小平;争议影子银行:对舶来品不宜对号入座[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8 张茉楠;影子银行挑战全球金融监管[N];经济参考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陈莹莹;影子银行“野蛮生长” 繁荣背后暗藏隐忧[N];中国证券报;2012年

10 新金融记者 张晨曲;“影子银行”考验全球监管[N];新金融观察;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于菁;中国影子银行对宏观经济影响的作用机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2 张宏铭;中国影子银行效应、风险及监管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田;中国影子银行的功能与风险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4年

2 胡晗;影子银行系统助推次贷危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姜震;影子银行的监管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马先先;影子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5 齐淼;中美影子银行体系的运行机制、监管及比较[D];复旦大学;2011年

6 崔丹桔;影子银行监管的国际实践对中国的启示[D];吉林大学;2013年

7 战宏;中国影子银行监管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徐静;影子银行及监管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9 郝婧雅;论中国式“影子银行”的法律规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10 乔静予;影子银行体系风险及其传导机制研究[D];外交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13313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13313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4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