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预期对我国中小板IPO抑价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异质预期对我国中小板IPO抑价的影响研究 出处:《东华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IPO抑价是指股票上市首日收盘价明显高于发行价而导致投资者获得较高超额回报的现象。该现象是全球资本市场,尤其是新兴市场广泛存在的问题,亦是学术界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研究追逐的热点课题。经测算,自2004年开市以来至2012年6月底,我国中小板市场上市的683只个股中,有621只出现抑价现象,所有个股平均IPO抑价水平为77.8571%,并通过单样本检验,表现出较高的IPO抑价程度。考察发现,与国内主板市场相比,中小板在一级市场询价方式、二级市场开盘收盘价确定方式和整体融资规模等方面表现出独特之处,这些特质赋予从异质预期角度研究我国中小板IPO抑价的理论依据。 研究的路径为从文献研究出发,通过对国外IPO抑价理论、国内IPO抑价影响因素研究现状、行为资产定价理论和异质预期研究现状四个方面进行文献梳理,为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践探讨做铺垫。结合我国中小板IPO在一级市场定价和二级市场均衡成交价方面的特点,进而分阶段进行理论建模和历史数据分析,分别从机构投资者和发行人异质、二级市场潜在投资者之间异质两个角度对我国中小板IPO抑价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并从中挖掘异质预期因素影响中小板IPO抑价的特殊机理。 结合CARA效用函数,运用数学推导得出的既定假设条件下发行人与机构投资者IPO抑价模型的数值分析证明,IPO抑价程度与参与初步询价机构的个数和IPO费率负相关,而与配售比和机构风险规避系数正相关,指标间的变动方向与主板市场有一定差异。结合以IPO抑价水平为被解释变量的回归模型,经模型修正和检验发现,流通股比例对IPO抑价水平的解释能力不显著,现金申购中签率、换手率、市盈率和募集资金量这四个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具备解释我国中小板IPO抑价水平的能力。其中,能够代理二级市场投资者异质预期的指标是现金申购中签率和换手率,而换手率指标显得更为有效和稳定。针对上述结论,可以考虑最终从监管者和政策制定者、股票市场投资者两个方面提出改善IPO抑价现象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东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83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薛燕,胡娜;行为资产定价理论述评[J];经济师;2005年08期
2 王晋斌;新股申购预期超额报酬率的测度及其可能原因的解释[J];经济研究;1997年12期
3 江洪波;;基于非有效市场的A股IPO价格行为分析[J];金融研究;2007年08期
4 熊真凤;周孝华;;投资者的异质预期对IPO抑价的影响[J];技术经济;2011年05期
5 胡一朗;;异质预期、IPO最优报价与抑价[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年33期
6 张小成;孟卫东;周孝华;;机构投资者异质预期对IPO抑价影响研究[J];系统工程学报;2011年02期
7 揭根龙;卢生威;;中国主板市场与中小板市场IPO抑价现象对比分析[J];中国商界;2010年02期
8 张小成;孟卫东;周孝华;;询价下异质预期对IPO抑价的影响[J];中国管理科学;2008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小成;异质预期对IPO抑价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银凤;投资者情绪对中小板IPO抑价的影响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2 石丽娟;我国中小板IPO抑价问题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钱羽;我国中小企业板IPO抑价现象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4 倪超;我国中小板IPO抑价实证研究及基于行为金融的理论解释[D];厦门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3514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1351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