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劳动力流动与农民收入区域差异
本文关键词:社会资本、劳动力流动与农民收入区域差异 出处:《当代经济研究》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社会资本已经成为影响农民收入区域差异的决定因素,其作用于农民流动、职业搜寻以及进行外界交往等诸多方面。社会资本不但决定了农民收入的水平,也通过空间近邻效应形成空间溢出效应,促使农民收入在省域层面上呈现出空间集聚特征。短期而言,促进农村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是提高农民收入的主要手段,应强调产业针对性教育培训的作用,利用市场机制,提高农民工搜寻更高收入工作的概率。应注重投资社会资本,营建良好的社会关系网络来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
[Abstract]:Social capital has become the impact of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farmers' income determinants, its role in the peasant movement, occupation and search for the outside world and other aspects. Social capital not only determines the level of farmers' income, but also by the formation of the spatial neighbor effect of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 promote the income of the farmers in the provincial level, showing the spatial agglome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hort term. In terms of promoting rural labor transfer from agriculture to non-agricultural industries is the main means to improve the income of farmers, should emphasize the role of industry i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he use of market mechanisms, improve the probability of peasant workers search for higher income. The work should focus on investment in social capital, build a good social network to promote the rural labor flow.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8JJD780128) 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2BJJ043)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2012-ZD-022)
【分类号】:F323.8;F249.21;F832.5
【正文快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民收入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特征,这主要表现为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民收入与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民收入差距较大。以2008年为例,我国31个省(市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148元,其中超过5000元的共有9个省份,全部分布在东部地区,其中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真真;周叶琴;邵娜娜;;浅谈影响农民工工资收入的社会资本因素[J];法制与社会;2007年12期
2 孙自铎;;农民异地就业对区域发展和居民收入影响的研究与思考[J];管理世界;2005年05期
3 蒋乃华;卞智勇;;社会资本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来自江苏的实证[J];管理世界;2007年12期
4 章元;陆铭;;社会网络是否有助于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J];管理世界;2009年03期
5 刘林平;;企业的社会资本:概念反思和测量途径——兼评边燕杰、丘海雄的《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J];社会学研究;2006年02期
6 刘林平;张春泥;;农民工工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企业制度还是社会环境?——珠江三角洲农民工工资的决定模型[J];社会学研究;2007年06期
7 胡兵,乔晶;农民收入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与判断[J];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05期
8 潘峰华;贺灿飞;;社会资本和区域发展差异——对中国各省区的实证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0年04期
9 赵伟;李芬;;异质性劳动力流动与区域收入差距: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扩展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01期
10 万广华;张藕香;伏润民;;1985~2002年中国农村地区收入不平等:趋势、起因和政策含义[J];中国农村经济;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俊;;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社会资本[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薛俊丽;;我国农民外出务工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山西省调研数据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5期
3 吴炜;朱力;;劳务派遣与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基于对珠三角和长三角的调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李范婷;;安徽省农民收入区域差异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21期
5 李范婷;;安徽省农民收入区域差异分析[J];北方经济;2008年22期
6 葛晓鳞;田丽;;城乡收入差距对消费支出的动态效应与区域差异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陈昊;;对外贸易与劳动力市场关系研究评述[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何峰;刘树云;徐正前;;大学生科研创新中团队社会资本的有效利用——以“挑战杯”为例[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5期
9 梁雁;;农村人力资本投资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4期
10 黄乾;;两种就业类型农民工工资收入差距的比较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蔡文伯;刘姣;;社会资本对新疆受援高校成长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敏才;刘峰;;社会资本、产权性质与上市资格——来自中小板IPO的实证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赵大地;赵越;梅洪常;;模糊综合评价法在企业社会资本评价中的应用[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杨波;王核成;;集群核心企业迁移的网络位置选择与迁移绩效:一个理论模型[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李永强;白璇;赵冬阳;史亚莉;;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企业创新绩效的负面影响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6 张生太;武兆岭;;社会资本对隐性知识转移影响机制的实证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7 唐学玉;李世平;;农民工薪酬满意度实证分析——来自常熟市服装制造业的农民工调研数据[A];建设我国现代化农业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易行健;张波;杨汝岱;杨碧云;;家庭社会网络与居民储蓄行为——基于农村住户调查数据的实证检验[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2卷)[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文;新地缘政治经济框架的建模与模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进华;高管团队人口特征、社会资本与企业绩效[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何力武;转移支付、一体化与区域协调发展[D];南开大学;2010年
4 陈钦约;基于社会网络的企业家创业能力和创业绩效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普雁翔;中国制造业集聚:企业规模异质性视野的分析与实证[D];浙江大学;2011年
6 裴志军;社会网络与经济发展[D];浙江大学;2010年
7 吴兴杰;我国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率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张晓芳;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再分配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倪昌红;管理者的社会关系与企业绩效:制度嵌入及其影响路径[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陈瑞祥;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定价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涛;山东省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徐加桢;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农户非农经营参与[D];浙江大学;2011年
3 吕文娟;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郭欣欣;流动人口就业与收入社会保护现状及其影响机制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曹宗一;困境与出路: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6 孙静优;组织公民行为与企业内部社会资本关系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宋帅;基于企业社会资本的融资结构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8 梁雁;农村人力资本投资问题调查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杜思武;社会资本差异分布及其经济效应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10 冉巧玲;我国“农二代”市民化问题的经济学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慧;我国农村发展地域差异及类型划分[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2年04期
2 黄宗智;;制度化了的“半工半耕”过密型农业(上)[J];读书;2006年02期
3 罗浩;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与产业区域粘性[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4期
4 刘林平;万向东;张永宏;;制度短缺与劳工短缺——“民工荒”问题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8期
5 马拴友,于红霞;地方税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论西部大开发的税收政策取向[J];管理世界;2003年05期
6 张红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平抑机制:工业化中期阶段的经济增长与政府行为选择[J];管理世界;2004年04期
7 范剑勇,王立军,沈林洁;产业集聚与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J];管理世界;2004年04期
8 严善平;;人力资本、制度与工资差别——对大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7年06期
9 张平;;中国农村区域间居民的收入分配[J];经济研究;1992年02期
10 张维迎,柯荣住;信任及其解释:来自中国的跨省调查分析[J];经济研究;2002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卜长莉;社会关系网络是当代中国劳动力流动的主要途径和支撑[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章元;陆铭;;社会网络是否有助于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J];管理世界;2009年03期
3 高永辉;;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少数民族城市化[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年04期
4 易善策;;我国农民工研究的阶段与进展[J];南都学坛;2008年06期
5 葛道顺;镶嵌、自主与弱势群体的社会资本重建[J];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6 福山 ,张铭 ,周士琳;社会资本与全球经济[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96年05期
7 徐晓军;当前就业过程中的双重机制: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J];人文杂志;2002年03期
8 王鸿新;浅析下岗职工的社会资本降低问题[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陈伟涛,陈昌文,陈运,黄乐;当前我国农村弱势群体面临的社会资本困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10 盛冰;社会资本、市场力量与学校变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诸大建;;社会资本与社区发展[A];社会转型与社区发展——社区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李秋心;龙长云;;信用——一种社会资本[A];孔学研究(第十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李宏贵;熊胜绪;;社会资本与企业创新能力关系研究——一个理论分析框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李宏贵;熊胜绪;谢峰;;社会资本与企业创新能力关系研究——一个理论分析框架[A];《科技进步与对策》学术年会(2011)“军民融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范元伟;郑继国;吴常虹;;初次就业搜寻时间的因素分析——来自上海部分高校的经验证据[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6 刘朝峰;;人情关系“货币化”与社会资本的酿造——以温州为例的考察[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常艳平;;发展政治文明与社会资本治理[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2年年会暨“政治文明建设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高和荣;;社会资本在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中的运用[A];闽台文化研究[C];2006年
9 苏令银;;核心价值体系:社会资本的支撑性要素[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10 刘雅静;;社会资本视域下的公共危机治理研究[A];公共管理与地方政府创新研讨会论文[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宏善;改革开放30年牧农民收入增长24倍[N];酒泉日报;2008年
2 文渊 陕瑜 斌强;陈仓区农民收入增长快[N];宝鸡日报;2009年
3 建德记者站 李牡娇 通讯员 方学勤;帮扶4年后农民收入增长80%[N];杭州日报;2011年
4 雷昊;农民收入增长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N];晋中日报;2011年
5 王方杰;甘肃确保农民收入增长[N];人民日报;2003年
6 记者 蒋增科;抓早动快 确保农民收入增长[N];咸阳日报;2008年
7 刘芸;汉沽区确保农民收入增长11%[N];北方经济时报;2009年
8 记者 徐建 通讯员 丁少彬;宣城力争今年农民收入增长8%[N];安徽日报;2009年
9 本报实习记者 朱斌;一季度农民收入增长8.6%信息化破解增收难题[N];通信信息报;2009年
10 记者 殷丽娟;北京:农民收入增长幅度超城里人[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伟;社会资本对集群内企业跨地域转移行为的影响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2 邢小明;新员工社会化、社会资本、组织承诺关系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吴青熹;变革型领导、社会资本与协同创新组织学习的视角[D];南京大学;2011年
4 赵延东;下岗职工的社会资本与再就业[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徐礼伯;社会资本对联盟动态稳定的作用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巩英春;当代信息社会背景下的文化资本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7 易剑东;社会资本与当代中国体育用品企业成长[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8 李志青;互动、社会资本与可持续发展中的技术扩散[D];复旦大学;2003年
9 于剑波;企业行动者的社会资本与社会成本[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方敏;宗教归信与社会资本[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风;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D];西北大学;2008年
2 秦丹;城市私营企业主社会资本与企业发展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3 薛芳芳;社会资本与契约稳定性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4 王静;农村产业集群的在线社会资本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牧兰;以社会资本理论的角度分析牧区开矿过程中的牧民城市化问题[D];内蒙古大学;2011年
6 颜烨;转型中国社会资本生成条件和机制初探[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黄甲寅;农村个体工商户经营活动中社会资本运作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1年
8 王凡荣;外来民工个体经营的社会资本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鹏庭;上海新兴城市青年团体的内部交往关系和社会参与[D];复旦大学;2010年
10 张晨;制度分析视野中的社会资本与现代国家制度构建[D];苏州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4065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1406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