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债务异化的风险与矫正
本文关键词:地方政府债务异化的风险与矫正 出处:《中州学刊》2014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近年来,在我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后产生的财权与事权不匹配、财力严重缺少的现实背景下,作为理性的经济参与人和政治参与人的地方政府,为了大力发展地方经济达到效用最大化,将举债作为现实中最容易的路径和较优之选。这种地方政府举债行为的"异化"在促进地方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的不断积聚,债务规模的持续增长,政府信誉的损害,实体经济的被冲击和民生保障的弱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为了终结地方政府持续大量举债的"异化"行为,推动地方经济健康科学发展,应采取科学的政策和措施化解地方债务的风险和问题,全面完善考核体系,深化分税制改革,完善地方财税体制,实现地方政府财权、事权、财力等方面的匹配。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financial authority and powers in China's fiscal system after the reform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 does not match the serious lack of financial background, as a rational economic participant and th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in order to develop the local economy to achieve maximum utility, the path of debt as to the reality and is most easily best. The local government borrowing behavior of "alienation" in the promotion of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ccumulation also bring about financial risk and financial risk, increasing the size of the debt, the government reputation damage, the real economy is a series of serious problems and the impact of people's livelihood security and the weakening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in order to end. For borrowing the "alienation" behavior, promote the healthy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economy, should adopt scientific policies and measures to resolve the problems and risks of local debt,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examination We should deepen the reform of the tax sharing system, improve the local financial and tax system, and realize the matching of the financial power, the power and the financial resources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作者单位】: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分类号】:F812.5
【正文快照】: 近年来,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大规模举债行为,虽促进了地方经济的高速发展,但是与发展相伴的是负债规模的急剧扩张,地方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的不断积聚,为地方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国内外学界对地方政府债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地方政府债务的成因(经济、政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戴毅;;地方债制度化变革问题研究[J];财政研究;2010年09期
2 朱太辉;魏加宁;;我国地方债发行的金融学理论基础[J];财政研究;2012年05期
3 邓子基;范玉洁;;我国地方政府自行发债的理论及管理方式探讨[J];当代财经;2012年06期
4 贾康;;地方债危机的体制性成因[J];上海国资;2011年07期
5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贾康;赵全厚;;财政改革30年的基本经验和未来展望[J];经济研究参考;2009年02期
6 罗志红;朱青;;地方债务风险化解的国际经验:比较与借鉴[J];经济研究参考;2012年52期
7 贾康;李炜光;;城市能不能发公债[J];中国经济快讯;2002年2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娜;;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成因及其法律规制[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2 施耀;陈作章;;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问题研究[J];北方经贸;2013年11期
3 白伟群;;完善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的体制机制建设[J];财政研究;2014年06期
4 毛晖;陈志勇;雷莹;;美国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管理经验及启示[J];地方财政研究;2015年01期
5 张亚凯;李立媛;;完善地方债体系的路径选择[J];财经界(学术版);2015年18期
6 肖珍;;我国地方债务风险成因与对策研究[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3期
7 周胜强;吴林蔚;;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地方债发行模式与风险管理浅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06期
8 吴将政;陈晓静;;关于地方债成为我国地方财政新来源的思考[J];金融经济;2012年08期
9 陈莹莹;;关于我国地方政府自行发债的研究探讨[J];经济研究参考;2013年66期
10 熊涛;郭蕾;;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体系研究——以青岛市为例[J];金融监管研究;2014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金红;美国新经济增长与克林顿政府的财政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贡慧;日本财政赤字的经济分析[D];复旦大学;2012年
3 谢群;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年
4 安立伟;中国地方政府性债务科学化管理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年
5 傅智辉;中国市政债券市场监管制度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4年
6 任刚;我国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改进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4年
7 许金柜;我国政府预算制度的历史演进与改革模式研究(1949-2013)[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8 王元涛;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与提升偿债能力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倩;中国财政分权实践与县乡财政困难相关性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李成功;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相关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3 张春华;我国地方政府负债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4 沈结结;我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风险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5 葛湾湾;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模式改革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4年
6 田程立;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控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7 王晶晶;地方政府债务问题防范与化解法律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8 林婷婷;云南省边疆民族地区县级财政困境及解困对策[D];云南财经大学;2014年
9 王水行;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制度设计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10 张洁;H市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冬梅;我国发行地方公债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2期
2 崔军;;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治理:近期目标与长效机制[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7期
3 徐博;;公共财政视角下地方债的功能界定与管理思路[J];财会月刊;2011年11期
4 邓子基;;公共财政应积极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J];当代财经;2011年01期
5 王玉建;;加强地方政府债务规范管理的制度设计[J];地方财政研究;2012年03期
6 寇铁军;;政府间事权财权划分的法律安排——英、美、日、德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法商研究;2006年05期
7 冯兴元;李晓佳;;论城市政府负债与市政债券的规则秩序框架[J];管理世界;2005年03期
8 张志华;周娅;尹李峰;吕伟;刘谊;闫晓茗;;哥伦比亚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J];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22期
9 张志华;周娅;尹李峰;刘谊;闫晓茗;陈志洁;;德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概况[J];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62期
10 贾康,李炜光,刘军民;关于发展中国地方政府公债融资的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玉明;周春雨;;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总体思路、目标及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96期
2 严李锁,刘红全,成淑元;地方政府债务危及金融稳定问题初探[J];西安金融;2005年01期
3 陈龙;付志宇;;贵州省地方政府债务情况实证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陈穗红;;地方政府债务成因与风险防范[J];今日中国论坛;2006年09期
5 侯抿抿;;求解地方政府债务难题[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7年10期
6 赵灵章;许佳鹏;;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赵晓宏;;加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12期
8 张志华;周娅;尹李峰;;澳大利亚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J];中国财政;2008年11期
9 张爱荣;李震;;浅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J];现代经济信息;2008年10期
10 张志华;周娅;尹李峰;吕伟;刘谊;闫晓茗;;日本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J];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裴育;丁德铭;刘素合;王景东;牟遥;;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及其化解问题研究[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孙芳城;李松涛;;基于风险防范的地方政府债务会计体系构建[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志广;;中国式地方政府债务的性质与债务风险的化解[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4 苏忠林;;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以重庆市铜梁县化解政府债务的做法为例[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裴育;;基于财政体制改革视角透视地方政府债务化解路径[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成立30周年暨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姜宏青;;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孙亦军;;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与融资平台问题研究[A];中国经济分析与展望(2012~2013)[C];2013年
8 柯金川;张秋生;孟庆莉;;新经济形势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报告集[C];2009年
9 刘卫国;;论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缺陷及其风险防范[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詹向阳;;辩证看待政府平台融资,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A];2011年夏季CMRC中国经济观察(总第26期)[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单文余 沈常钟;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敲响警钟[N];发展导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施韬;说说地方政府债务[N];金融时报;2004年
3 ;地方政府债务危机:二月惊蛰[N];中国经营报;2004年
4 何勇海;地方政府债务黑洞 如何填平[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5 彭竹兵 李洪文;马龙: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N];中国财经报;2006年
6 王清江;地方政府债务过重威胁经济安全[N];上海证券报;2007年
7 记者 李斌;高度重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8 郭立场;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是当务之急[N];中国信息报;2007年
9 郭立场;地方政府债务事关和谐社会大局[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10 肖亮;地方政府发债方案已呈国务院[N];江苏经济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晔;现阶段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与管理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2 邵伟钰;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体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黄芳娜;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4 林建设;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李经纬;经济社会学视角中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D];复旦大学;2012年
6 谢群;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年
7 戴传利;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8 邵靖;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模式与风险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3年
9 马丹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监管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郭琳;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探索[D];厦门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4219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1421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