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摘帽条件放宽对ST公司的影响——基于A股主板数据

发布时间:2018-01-14 09:36

  本文关键词:摘帽条件放宽对ST公司的影响——基于A股主板数据 出处:《财会月刊》2014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ST公司 摘帽 非经常性损益 新规则


【摘要】:ST类公司的摘帽一直被大家所关注,通过非经常性损益方式调节净利润达到"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为正"的目的从而实现获得ST类公司摘帽已经并不新鲜。2012年7月颁布的新股票上市规则取消了非经常性损益对摘帽条件的限制,这是否会对摘帽ST类公司业绩产生影响,本文将重点讨论。
[Abstract]:St type companies have been taken off the hat has been concerned. Adjust net profit by non-recurrent profit and loss to "net profit minus non-recurrent profit and loss is positive" The new stock listing rules issued on July 2012 removed the restriction of non-recurrent profit and loss on the condition of taking off the cap.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whether this will have an impact on the performance of St companies.
【作者单位】: 西安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分类号】:F832.51;F233
【正文快照】: 一、我国股市ST制度及“摘帽”规则自1998年3月16日起中国沪深证券交易所颁布股票上市规则,ST制度规定“对于出现财务状况和其他状况异常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需要进行特别处理(SpecialTreatment),成为ST股票。其中财务状况异常是指公司经营连续出现两年亏损,其他状况异常具体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功富;侯艳芳;;“扣非”公司的财务能力分析[J];财会学习;2013年03期

2 高原;刘利群;;关于ST公司研究的综述[J];财会研究;2010年20期

3 叶海平;;我国ST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的盈余管理分析[J];企业经济;2011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段艳芳;苏宁;张卫民;;林业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2 岳琴;李荣;;ST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方式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04期

3 朱卫东;李朝阳;吴勇;;ST公司现金流量特征分析——基于2003—2010年首次ST公司[J];会计之友;2011年26期

4 冯群英;;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盈余操纵及治理对策[J];统计与管理;2014年10期

5 吴元珍;王梦雨;周业安;;董事会能降低上市公司被ST的可能性吗[J];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静宜;董事会特征及大股东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邹静;我国*ST公司迅速扭亏的影响因素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3 许新亮;非经常性损益对我国ST公司退市的影响[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4 茅松青;ST公司撤销特别处理的内因及其效果的实证分析[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5 李荣;我国ST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方式选择实证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2年

6 奚克难;成功摘帽、摘*的特别处理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D];广东财经大学;2014年

7 朱根云;非经常性损益持续性及价值相关性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4年

8 白洁;我国ST公司会计寻租治理问题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9 殷亮;我国ST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重组绩效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10 李映影;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薇,王伶;关于ST公司扭亏的分析[J];财政研究;2002年04期

2 秦锋;ST板块现状与出路探析[J];改革与战略;2000年05期

3 王艳红;;对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问题的分析[J];消费导刊;2007年06期

4 吕长江;赵宇恒;;ST公司生命轨迹的实证分析[J];经济管理;2006年04期

5 宫兴国 ,吴宏媛 ,陈海妹;ST公司亏损原因剖析[J];经济论坛;2004年05期

6 石巧荣;对我国股市中“ST”“PT”阵容不断扩大现象的分析[J];经济师;2000年05期

7 钟新桥;亏损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操纵分析[J];经济师;2004年09期

8 姜国华,王汉生;上市公司连续两年亏损就应该被“ST”吗?[J];经济研究;2005年03期

9 黄运潮;透视“ST”族[J];经贸导刊;1998年12期

10 李艳玲;钱锐;;新会计准则对ST公司摘帽方式的影响研究[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胜蓝;;我国证券市场中会计师事务所变更研究——来自一个ST公司的案例分析[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李秋良;;浅论会计政策演变对ST公司的影响[J];科技广场;2008年06期

3 ;ST微控制器芯片被选定用于斯坦福太阳能汽车[J];世界电子元器件;2011年12期

4 王正位;卢杰;;我国ST股票超额收益的实证研究[J];西部金融;2012年06期

5 王翔;李燃;;ST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的效果分析[J];民营科技;2013年03期

6 田磊;聚焦新ST成员资产置换[J];经济导刊;2003年04期

7 黄昆;;ST渝万里:大股东隐藏幕后静待新嫁[J];商界(评论);2008年04期

8 徐温馨;;ST力阳资产重组案例解析[J];会计之友;2012年27期

9 夏裕;彭珏;徐莹;;新准则下债务重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基于上市ST公司的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石s,

本文编号:14230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14230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9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