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我国上市公司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效应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26 06:07

  本文关键词: 股权激励 股票期权激励 相关分析 回归分析 出处:《山东财经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所有者利益与经理人利益不趋同的问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成长,在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被证明是一种非常成功的长期激励方式。自实施股权分置改革以来,我国有些学者和专家已经对股票期权激励进行了相应的实证研究和分析,同时随着我国股票期权激励相关法规的出台和制度的跟进,资本市场不断完善和发展,深圳的中小企业板以及创业板的市场不断扩大,以及股指期货等的面世,我国上市公司中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比例也越来越高。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在我国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很多困惑,毕竟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在我国实施才不过几年时间,像海尔这样的大型跨国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激励也不到两年,虽然前人在相关方面做了很多研究,但是针对真正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公司的研究目前还不是很多,并且之前的研究样本都比较陈旧,我们有必要对股票期权激励效果等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这不仅可以完善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而且还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围绕股票期权激励效果的主题展开研究分析,首先对经理人员股票期权激励的研究背景、意义等进行简要陈述,之后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论述股票期权激励的相关理论基础,随后对欧美以及我国期权激励的历程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之后通过相关性分析、线性回归分析和对比分析对实行股票期权激励的国内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和研究,最后对我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实施提出意见和建议。本文旨在评析国内股票期权激励的现状与问题,探求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发展趋势,希望能对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的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然而,本文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本文仅以近年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上市公司总体的研究不够深入;选取的样本数量有限,,指标只是一些定量化的指标,可能会影响最终结果。
[Abstract]:The emergence of stock option incentive mechanism has effectively solved the problem that the interests of owners and managers do not converge, after decades of development and growth.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d other countries and regions have proved to be a very successful long-term incentive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plit share structure reform. Some scholars and experts in our country have carried on the corresponding empirical research and analysis to the stock option incentive.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stock option incentive in our country and the follow-up of the system, the capital market has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 and developed. The marke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Shenzhen and gem is expanding, and the stock index futures are coming out. The proportion of stock option incentive system in listed companies in our country is higher and higher.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tock option incentive system in China, there are also many puzzles. After all, it is only a few years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ock option incentive system in China. Large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such as Haier also implement stock option incentive for less than two years, although previous people have done a lot of research, but the real implementation of stock option incentive companies are still not a lot of research. And the previous research samples are relatively old, we need to further study and analysis of stock option incentive effect, which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scientific nature and feasibility of stock option incentive system. Moreover,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listed companies in our countr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theme of stock option incentive effect research and analysis, first of all, managers of stock option incentive research background, significance and so on are briefly described. Then define the relevant concepts and discuss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basis of stock option incentive, and then analyze the course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option incentive in Europe, America and China, then through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ock options incentive domestic listed companies empirical analysis and research. In the end,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ock option incentive system in China.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valu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stock option incentive system in China, and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stock option incentive system. It is hoped that it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ock option incentive of listed companies. However, there are some defects and shortcomings in this paper. This paper only takes the listed companies that have implemented stock option incentive in recent years as a sample. The research on the listed companies as a whole is not deep enough; The selected samples are limited, and the indicators are only quantitative ones, which may affect the final results.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72.92;F832.51;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爽;;上市公司经理人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探析[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黄克勤;晏华;;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中外比较[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7年11期

3 曾玉磊;我国推行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的难点及解决方案综述[J];人口与经济;2002年S1期

4 沈红波;王布衣;;经理人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J];西部财会;2003年12期

5 王芸,李冬伟;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确认问题研究[J];当代财经;2004年10期

6 吴娓,范年茂;评经理人股票期权确认的“费用观”和“利润分配观”[J];财会月刊;2003年22期

7 田鹏,周娟;国有企业引入经理人股票期权的利弊分析[J];中国劳动;2000年08期

8 黄家英,欧阳爱平;对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思考[J];对外经贸财会;2005年09期

9 田鹏,周娟;对国有企业引入经理人股票期权利弊的分析[J];特区与港澳经济;2000年06期

10 谢德仁,刘文;关于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确认问题的研究[J];会计研究;2002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廖雪洁;刘汉民;;垄断国企高管薪酬现状分析——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叶华;;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及时性研究——基于我国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刘瑞武;余漱峰;;基于因特网的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A];第九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上)[C];2010年

4 黄少安;钟卫东;;股权融资成本软约束假说与股权融资偏好——对中国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进一步解释[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曹汛;;浅谈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A];对外经贸财会论文选第十五辑[C];2003年

6 浙江省内审协会课题组;;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研究[A];石油杯全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3年

7 ;上市公司内审工作的思考[A];石油杯全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3年

8 金山;陈盈如;;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法律与财务会计对接评析[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9 徐向艺;陈振华;马磊;;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经济学分析及其规制[A];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与开发促进会2005年会暨“产业组织与政府规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何丽梅;刘晓春;;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目标的影响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静 韩万宁;上市公司掀起清欠潮 现金偿还成为主导方式[N];中国证券报;2006年

2 何广怀;深主板:上市公司业绩虽增,十大隐忧犹存[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3 黄婷;上海证监局督促上市公司提高信披质量[N];证券时报;2007年

4 袁立波;西藏上市公司迎来又一春[N];证券时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应尤佳;先托管后转让 上市公司频打限售擦边球[N];上海证券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东山邋实习记者 王传晓;深交所踏雪武汉 百家上市公司“鄂军”待发[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7 本报记者 王大军;深交所改革停牌制度[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8 刘丽靓;上市公司再融资须与分红挂钩[N];证券日报;2008年

9 张歆;部分上市公司“资金面变局”[N];证券日报;2008年

10 记者 彭飞 编辑 祝建华;东方市场拟携手大股东“淘金”物联网[N];上海证券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丽春;中国上市公司并购价值影响因素和演进路径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巩娜;上市公司管理者股权激励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梦然;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4 何旭;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5 李绪富;我国上市公司重塑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吴琳芳;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7 杨柏;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控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8 李丹;我国上市公司发展规模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9 李清;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10 杜晓宇;中国上市公司高管变更期间业绩预告披露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夏;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09年

2 韩笑;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与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3 曹颖;我国上市公司MBO相关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叶立贵;股权分置改革后股权结构与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舒红蕾;我国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变更与公司经营业绩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6 朱顺熠;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监管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张玲;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

8 肖楠;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绩效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9 朱静波;我国零售业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评价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1年

10 闫玉林;有机硅新材料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648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14648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f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