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会计对股利分配政策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经常性变动损益 股利分配政策 出处:《中国注册会计师》201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基于理性股利理论,公允价值"持有收益"因其未实现性、不可持续性、不伴随现金流的特征,不应作为股利分配考虑的依据。但是,管理者和投资者的有限理性,以及转型时期的特殊性等因素影响了公允价值会计对股利分配的作用。本文通过机理分析和实证检验得出结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企业现金股利的支付水平显著正相关,且反应系数同经常性损益与现金股利的反应系数几乎一样;国有控股企业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企业现金股利的支付水平不相关,非国有控股企业中两者显著正相关;股权集中度低的企业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企业现金股利的支付水平不相关,股权集中度高的企业两者显著正相关。
[Abstract]:Based on rational dividend theory, fair value "holding income" should not be considered as the basis of dividend distribution because of its unrealized, unsustainable and non-accompanied cash flow. And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transition period has influenced the effect of fair value accounting on dividend distribution. Through mechanism analysis and empirical test, this paper draws a conclusion that the change of fair value gains and losses is significantly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payment level of corporate cash dividend. The reaction coefficient is almost the same as the reaction coefficient of recurrent profit and loss and cash dividend, the change of fair value of state-owned holding enterprise is not related to the payment level of cash dividend of enterprise, and the two of non-state-owned holding enterprises a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There i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change of fair value gains and losses and the payment level of cash dividend in the enterprises with low concentration of equity, bu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nterprises with high concentration of equity and those with high concentration of equity.
【作者单位】: 中审亚太会计师事务所重庆分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允价值、行为异化与经济后果”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70972055)
【分类号】:F275;F832.51;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育红;;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现金股利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0年18期
2 曹媛媛,冯东辉;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信息内涵:基于股利政策稳定性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04年02期
3 孔小文,于笑坤;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信号传递效应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3年06期
4 雷光勇;刘慧龙;;市场化进程、最终控制人性质与现金股利行为——来自中国A股公司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7年07期
5 张纯;吕伟;;信息环境、融资约束与现金股利[J];金融研究;2009年07期
6 关颖;;公允价值计量对股利分配的影响及股价反应[J];会计之友;2011年1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周华;冯暖;郝玉玲;;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对策建议[J];北方经济;2006年14期
2 王慧;;我国上市公司股票股利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01期
3 李健元;李刚;张清亮;;中美股市送股比较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9年09期
4 张莉芳;赵敏;张小玲;;股利政策与公司盈余——基于稳定性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年11期
5 陈艳;;现代股利理论对国有企业分红制度的启示[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7年09期
6 龚光明;龙立;;股利支付水平、股利稳定性与企业价值——来自我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J];财会通讯;2009年27期
7 李娇娇;;基于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股利政策研究——以海油工程为例[J];财会通讯;2010年02期
8 李成云;;法与金融视角下公司理财制度影响研究:回顾与展望[J];财会通讯;2012年06期
9 陆正华;钟婉怡;陈娟娟;;创业板公司“高送转”对股票收益率的影响[J];财会月刊;2010年27期
10 韩丹;;股权分散、管理层持股与上市公司IPO价值[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秀梅;;市场化进程、最终控制人性质与企业社会责任——来自中国沪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张纯;吕伟;;证券分析师、信息环境改善与企业股利政策[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3 李春玲;王化成;卢闯;;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4 阎大颖;;上市公司首次股利信号传递的有效性:——基于公司长期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5年
5 崔秀梅;;市场化进程、最终控制人性质与企业社会责任——来自中国沪市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第七届全国财务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刘慧凤;邓阳;张海霞;;所得税改革对公司股利水平决策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检验[A];中国会计学会第八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兆国;刘永丽;何威风;;管理者背景特征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杨颖;;终极所有权结构与现金股利支付——基于资金侵占角度[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曾爱民;;融资约束、财务柔性与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理论分析及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程帆;刘慧凤;;公司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分配给股东了吗?——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红平;网络会计信息披露真实度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高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投资支出的关系研究——融资约束视角[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李伶俐;公司治理对企业效率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戚文举;超额控制权、投资者法律保护与企业绩效[D];浙江大学;2011年
5 赵玉洁;上市公司治理溢价检验及其形成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刘嫦;治理环境、控股股东代理冲突和会计稳健性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9年
7 郭艳娇;职业生涯考虑机制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D];辽宁大学;2011年
8 徐先知;公允价值会计的选择动因、信息质量及经济后果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9 苏方杰;股权分置改革对上市公司大股东代理问题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朱南苗;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穆;企业经营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D];湘潭大学;2009年
2 马秀萍;基于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的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邓磊;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信号传递效应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姜丽艳;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的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夏瑾;无限售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林锦扬;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武铜;中国上市公司股票回购的信息内涵[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王超;我国制造类上市公司业绩与股利政策的相关性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9 陈玮;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对股票收益的影响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杨宁;上市公司终极控股股东对现金股利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春光,张雪丽,叶龙;股利政策:选择动因——来自我国证券市场的实证证据[J];财经研究;2001年02期
2 原红旗;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分析[J];财经研究;2001年03期
3 徐国祥,苏月中;中国股市现金股利悖论研究[J];财经研究;2005年06期
4 王怀栋;;A股上市公司派现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财会通讯;2009年33期
5 李育红;;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现金股利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0年18期
6 唐跃军;谢仍明;;股份流动性、股权制衡机制与现金股利的隧道效应——来自1999—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2期
7 陈信元,陈冬华,时旭;公司治理与现金股利:基于佛山照明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3年08期
8 雷光勇;刘慧龙;;市场化进程、最终控制人性质与现金股利行为——来自中国A股公司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7年07期
9 魏刚;非对称信息下的股利政策[J];经济科学;2000年02期
10 魏锋,刘星;融资约束、不确定性对公司投资行为的影响[J];经济科学;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谦;陈妤;;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影响因素分析——来自云南省的数据[J];财会通讯;2012年06期
2 吴双天;;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分析——以伊利股份为例[J];商业会计;2013年01期
3 纪飞;管淑慧;;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影响因素研究[J];商;2014年02期
4 王月溪;孙玲玉;;中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实证研究——基于股权结构视角[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5 白玉坤;陈晓明;;股权分置改革与股利分配政策的相关性研究——来自能源行业上市公司的证据[J];北方经济;2007年14期
6 胡冰洁;;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对股利分配政策的典型相关性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年03期
7 黄雷;李明;叶勇;;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政策研究[J];软科学;2012年07期
8 郭娟;;中国建筑行业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9 吕长江;张海平;;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对股利分配政策的影响[J];管理世界;2012年11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桂兰;;创业板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及其动因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付杰;姚飞;;股利分配政策对企业的影响研究——基于上市公司高派现与不分配现象实证分析[A];2011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迈扎尼;电力行业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政策影响因素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08年
2 孙鹏;中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对投资者长期收益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赵秋华;中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及其市场效应的实证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明清;我国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5 袁玮蔓;医药行业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影响因素研究[D];沈阳理工大学;2011年
6 曹君锋;基于股权结构的股利分配政策的信号传递效应实证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7 李坤;什么影响了A+H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D];复旦大学;2011年
8 褚丽萍;股利分配政策对股价影响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401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1540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