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国债交易流通速度测算及其宏观经济效应

发布时间:2018-04-09 12:40

  本文选题:国债流动性 切入点:余额管理 出处:《中国流通经济》2014年07期


【摘要】:目前,我国国债市场的流动性水平较低,国债交易流通速度对宏观经济影响较小,且滞后期较长,国债的效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应建立国债余额常态化管理制度,将国债余额上限设定为略高于国债余额的预测值,在任何时点上均不能超越;坚持期限多样化、发行经常化和利率市场化的"三化"原则,构建合理的国债品种期限结构,丰富国债发行品种,形成均衡、动态的国债发行机制;拓展国债统计口径,通过编报狭义和广义两个口径的国债余额,全面衡量国债交易流通速度的宏观经济效应。
[Abstract]:At present, the liquidity level of the treasury bond market is low, the circulation speed of the treasury bond has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macro economy, and the lag period is longer, the utility of the national debt has not been brought into full play.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regular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national debt balance, set the upper limit of the national debt balance to be slightly higher than the forecast value of the national debt balance, and cannot exceed it at any time, and adhere to the "three turns" principle of diversification of the term, regularization of issuance and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To construct a reasonable term structure of national debt varieties, to enrich the variety of national debt issuance, to form a balanced and dynamic national debt issuance mechanism, to expand the statistical scope of national debt, and to compile and report the national debt balance in both narrow and broad terms,Comprehensively measure the macroeconomic effect of the speed of treasury bond trading.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天津市滨海新区第六地方税务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预算制度的演化与改进研究”(项目编号:12BJY13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实施全口径公共预算管理”(项目编号:11BGL081)资助
【分类号】:F83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建胜;对近年来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的分析预测[J];中国金融;1997年02期

2 夏斌,高善文,陈道富;中国货币流通速度变化与经济波动——从黑箱理论看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J];金融研究;2003年12期

3 宋羽;;浅析我国流通产业组织创新[J];商业时代;2007年28期

4 宗金泽;论我国金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02期

5 徐平,汤明远;论最适货币供给增长率的确定[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88年06期

6 王俊;;网络虚拟货币交易规模及对现实经济的影响分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7 钟朋荣;论现金和存款流通速度的不同变化趋势[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88年02期

8 ;经济节奏快慢尚未受到足够的重视[J];中国商贸;2001年Z1期

9 刘巍;夏乔;;反通胀政策中的货币流量分析:降低流通速度与存量分流[J];海南金融;2008年04期

10 刘振滨 ,田慧;流通速度:流通经济发展的新切入点[J];公路运输文摘;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淑梅;宋羽;;流通产业组织创新[A];2006年流通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周昌林;文启湘;;论现代流通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对索洛经济增长解释框架的扩展[A];“2003推进商贸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陈玲;;FRP复合材料企业的物资管理[A];《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肖静;马中苏;刘子玉;;食品供应链管理模式的构建[A];2007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2005年上半年全国轿车市场动态[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85—95期(2005年)[C];2005年

6 宋涛;;解决企业资金短缺和商品市场疲软的几个问题[A];治理整顿与深化改革[C];1990年

7 孙刚;张宏伟;;当前黑龙江省养鸭业主要疫病的控制[A];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学暨第11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8 朱敏;;浅谈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前景[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李华伟;吴乃诚;;关于通风消声设备的综合评述[A];第13届全国暖通空调技术信息网技术交流大会文集[C];2005年

10 ;2005年7月全国轿车市场动态[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85—95期(2005年)[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光大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 潘向东;中国“流动性”也面临紧缩危险[N];中国证券报;2008年

2 周炳林;谨防货币流通速度“猛虎出笼”[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3 丁俊发;关于构建现代流通体系,加快流通速度、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的几点认识(上)[N];现代物流报;2006年

4 东莞证券首席分析师 李大霄;扩大流通股比重影响深远[N];证券时报;2008年

5 吴锋 苏国婷;我市首台电力机车投运沪昆线[N];上饶日报;2008年

6 刘晓忠;缓解货币流动性过剩如何标本兼治[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7 关觉;发挥物流中心对提高物流效益的作用[N];人民日报;2006年

8 俞叶;二手车市的“精气神”[N];厦门日报;2007年

9 李大霄;流通股扩张预期改变制造股市暴跌[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10 记者 王丽霞 通讯员 韩蓉;有了“供销通” 生意变轻松[N];人民邮电;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红军;转型期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2 辛然;中国货币流通速度减慢的原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3 童善炳;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4 王雪梅;基于16位高性能单片机的智能颗粒物检测仪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5 邢莹莹;中国银行体制变迁下的通货紧缩[D];西北大学;2001年

6 伊倩;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7 汤迪;供应链金融存货融资的担保物风险控制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8 孟莹;广告对城市空间环境的影响[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9 佟春蕾;海牙《关于经由中间人持有的证券有关权利的法律适用公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刘巧莉;明清时期牙人牙行的积极影响[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264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17264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3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