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我国地方政府规模适度化评价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15 14:54
【摘要】:政府规模问题关系到政府行政系统的正常运转,决定着政府行政管理费用的消耗和政府效能的提高。因此,一国政府规模到底多大合适,是各国政府和学者关注的一个现实问题。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各国政府规模都有所扩大,这并不意味着政府规模可以无限制的膨胀,社会公共需求的有限性决定了政府规模存在一个门限(适度值)。政府规模一旦超越这个门限,就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历史证明随着政府规模无限制的扩大,带来了一些列行政效率低下的问题。为了追求理想的、适度化的政府各国政府部门纷纷进行了行政体系改革,学者们也展开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工作。中国政府也不例外,随着中国政府规模急剧扩张,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也都开展了不同程度的理论研究工作和实践探索。就我国而言,数次机构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中央政府的规模,然而,就地方政府层面而言,每次改革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地方政府规模仍难以走出“精简—扩张—再精简—再扩张”的怪圈。如何摆脱这种“怪圈”,实现政府规模的有序增长,构建适度地方政府规模,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为了更好的评价地方政府规模,完善地方政府规模适度化建设的路径。本文尝试从系统论的视角,将整个行政体系作为一个大的系统,地方政府作为行政系统的一个元素,分析影响地方政府规模的系统内外因素和其他随机因素,筛选合适的影响因素指标,选择全国31个省级地方政府,安徽省地方政府,以及安徽省16个市级地方政府作为数据集,采用数学建模方法从行政编制资源配置效率,地方政府规模与公共事业管理需求以及政府内外规模匹配性三个角度评价政府规模,期望实现编制资源的配置与公共事业的管理需求以及政府职能配置相适应,并最终提出地方政府规模评价与适度化建设的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绪论。该部分介绍了本研究的背景与意义,梳理了政府规模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政府规模研究基本点,以及每个研究热点上国内外研究人员的研究现状,最后给出研究评述。(2)相关概念与政府规模演进历史回顾。该部分主要对地方政府、政府规模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了政府规模的影响因素,回顾了我国政府规模演进发展历史和演变规律。(3)基于DEA-Gini模型的省级地方政府规模评价研究。该部分从总体上分析了政府规模核定问题,选择行政编制总量指标作为衡量政府规模的指标,利用全国31个省级政府数据,采用DEA-Gini模型对全国31个省份行政编制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全国大部分省级政府规模效率都处于非DEA有效,各级政府规模还存在一定的缩减空间,相比其他省份,上海政府规模评价值较好,但也存在一定的压缩空间,安徽省政府规模处于中间位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4)基于VAR模型的安徽省地方政府规模适配性评价研究。该部分在上述省级地方政府规模评价的基础上,我们选择安徽省政府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安徽省政府规模与社会公共事业管理之间的适配性问题。选择反映科教管理、医疗卫生管理、社会服务管理等公共事业管理的指标作为解释变量,以反映政府人力规模的行政编制规模作为被解释变量,利用VAR模型,对二者之间影响关系和适配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反映公共事业管理的各个指标对行政编制资源配置的影响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当前行政编制资源的配置难以满足公共事业管理的需求。(5)基于直觉模糊多属性群决策的市级地方政府规模比较研究。该部分选择安徽省16个市级政府数据作为数据集,通过设计政府内外规模适度性评价指标体系,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评价数据,采用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的方法,从外在规模和内在规模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评价,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安徽省16个市级政府外在规模与内在规模评价结果差异较大,外在的人员规模、机构规模难以与内在的职能规模、权力规模得到匹配,表明各级地方政府在政府规模决策中完全摆脱了“职能与权力配置”的正常轨道,另外,从研究结果发现除个别市级政府内在规模与外在规模匹配外,其他市级政府外在规模远大于内在规模,因此,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我国政府规模扩展的现象。(6)地方政府规模评价及适度化建设对策建议。该部分分别在上述政府规模评价的基础上,从完善评价制度、完善立法保障、引入第三方评价等角度提出完善政府规模评价的对策建议;从树立适度政府管理理念、优化和规范编制管理,控制人员规模与组织机构规模、规范财政支出,控制行政成本规模、转变政府职能,控制职能规模、培育社会组织等方面提出地方政府规模适度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1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芳;;从政府规模看服务型政府[J];职业圈;2007年23期

2 张妍;黄童焱;;论适度政府规模——以市场为视角[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03期

3 诸大建;徐萍;;中国政府规模如何影响福利提高的研究——基于中国1980-2006年数据的检验[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喻琪;胡扬名;;政府规模效率评价研究综述[J];现代商贸工业;2013年19期

5 马胜清;;政府规模影响因素浅析[J];中国商贸;2013年26期

6 卢玉贞,董普;中国经济和政府规模的研究[J];统计与预测;2000年S1期

7 李彬;论政府规模问题[J];特区经济;2001年04期

8 康宇航;政府规模优化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经纬;2004年02期

9 王祖明,吴仁明,靳玉军;论我国政府规模扩大的原因及改革原则[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康宇航;政府规模优化的经济学分析[J];商业研究;2004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崔光胜;宋敏;;治理理论视角下的政府规模定位[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杨友才;赖敏晖;;我国最优政府规模——基于门槛回归的结果[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戴广;;政府规模和经济收敛[A];经济学(季刊)第3卷第3期(总第11期)[C];2004年

4 王燕;李和中;;从深圳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看政府规模适度化的根本路径[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胡凯;吴清;;制度质量与省际资本流动[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谢雪琳;地方政府规模与经济发展往往成反比[N];第一财经日报;2012年

2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 薄贵利;政府规模要适度[N];人民日报;2013年

3 浙江财经大学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 文雁兵;政府规模需匹配经济发展阶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马欣原;美国的政府到底有多“大”[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5 高珂;对构建有限政府的宏观透视[N];法制日报;2011年

6 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教授 陈志武;政府规模有多大?[N];经济观察报;2008年

7 周潜之;购买公共服务要明确权责[N];光明日报;2013年

8 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副编审 邓聿文;预算如何倒逼“三公”[N];深圳特区报;2012年

9 郭立场;副秘书长超标折射出的“官场病”[N];中华工商时报;2013年

10 陈志武;国民财富纵横谈[N];上海证券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严敏;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效应[D];复旦大学;2014年

2 朱龙;我国地方政府规模适度化评价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3 唐蓉;行政生态学视域下地方政府规模适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4 冯俊诚;中国官员治理与政府支出政策[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路;我国政府规模适度化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2 冯亮;对“中国式分权”下地方政府规模影响因素的解释[D];复旦大学;2009年

3 潘圆圆;我国地方政府规模影响因素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4 曹雪;经济开放对政府规模变动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5 张月锋;安徽省政府规模影响因素与效率评价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6 刘美洁;中国式分权下转移支付与地方政府规模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7 罗中早;我国政府适度规模的经济分析[D];湖南大学;2008年

8 于聪聪;大连市政府规模评价及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9 吴杰;财政分权视角下的地方政府竞争对地方政府规模的影响效应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10 赵磊;西安市政府规模评价及优化研究[D];长安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728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2728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f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