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基于债券化视角的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16 18:42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根本,农业风险是农业生产遇到的重要挑战,尤其是农业巨灾风险。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灾害十分频繁,近年来更是巨灾频发,洪涝、台风、旱灾、风雹、地震、雪灾、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我国农民生活、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如何管理农业巨灾风险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目的就是迎难而上,为农业生产和发展撑起一把保护伞,为应对农业生产中所面临的各类巨灾风险提供制度性保障,补偿农业巨灾损失,稳定农业生产和生活。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根本是要突破融资难的问题,农业巨灾债券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巨灾风险管理创新工具,不仅可以使被保险人能够在灾后获得重建资金,以此缓解保险以及再保险市场的压力,又可以活跃资本市场的发展,让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获得债券投资收益。 本文基于债券化视角研究农业巨灾风险的管理问题,首先在梳理国内外巨灾风险债券化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巨灾风险债券化的问题;然后从巨灾风险发定义出发展开对农业巨灾风险及其属性的界定的讨论,在分析农业巨灾风险影响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关于巨灾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的内容;鉴于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的多主体、多层次属性,本文在第三部分从农户、政府与市场视角分析了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分散的实践问题,进而从实践需要与理论价值两个层面探讨了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债券化的意义;最后从组织形式与现金流向、期限结构、触发机制和信用评级等几个层面研究了农业巨灾风险债券化的一般路径,为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的债券化提供了理论借鉴。
[Abstract]:Agriculture is the foundation of national economy, agricultural risk is an important challenge to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especially agricultural catastrophe risk. As a large agricultural country, agricultural disasters are very frequent in our country, and in recent years they are more frequent in catastrophic disasters, such as floods, typhoons, droughts, wind and hail, earthquakes, snow disasters, landslides, mudslides, and other natural disasters, to the lives of farmers in China.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the rural economy have caused incalculable losses. How to manage agricultural catastrophe risk is an urgent problem i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aim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e risk management is to face the difficulties, to support a protective umbrella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to provide institutional protection to deal with all kinds of catastrophe risk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to compensate for agricultural catastrophe losses. We will stabiliz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livelihood. The fundamental problem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e risk management is to break through the problem of financing. As an important innovative tool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e risk management, agricultural catastrophe bond can not only enable the insured to obtain reconstruction funds after the disaster. In order to ease the pressure on the insurance and reinsurance marke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pital market can be active, so that investors in the capital market can get bond investment returns. In this paper, the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e risk is studi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ond. Firstly, on the basis of combing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s on catastrophe risk bond, the problem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e risk bond is put forward. Then, starting from the definition of catastrophe risk, the definition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e risk and its attributes are discussed.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impact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e risk, combined with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atastrophe risk management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tent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e risk management in our country, in view of the multi-subject and multi-level attribute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e risk in our country, in the third part, it analyzes the practical problem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e risk dispersing in our coun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armers, government and market. Then it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China's agricultural catastrophe risk bond from two aspects of practical need and theoretical value, finally, from the organizational form and cash flow, term structure, The trigger mechanism and credit rating study the general path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e risk bond, which provides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bond of agricultural catastrophe risk in China.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842.66;F83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轶美;风险证券化与巨灾风险承保[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2 本刊编辑部;;应对巨灾风险需要制度创新[J];中国减灾;2008年10期

3 李秀丽;李佳;冯利民;;农业保险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9年03期

4 叶兵;;浅谈我国巨灾保险制度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商业;2009年21期

5 黄婷;宋瑞敏;;我国实施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年22期

6 蔡震;;国有资本应参与巨灾保险体系建设[J];消费导刊;2009年22期

7 刘文雯;;浅谈我国建立巨灾保险制度[J];大众商务;2009年24期

8 周振;谢家智;;农业巨灾风险、农民行为与意愿:一个调查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2010年06期

9 庹国柱;朱俊生;;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制度的比较与选择[J];保险研究;2010年09期

10 黄静;母健;;中国发展巨灾债券的方式和路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解伟;李宁;吴吉东;张鹏;刘雪琴;温玉婷;;巨灾风险分担模式概念模型的定量化实现[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杨秋珍;徐明;雷小途;;联合超越概率在TC巨灾风险评估模型研究中的应用[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2热带气旋[C];2011年

3 ;关于建立和完善我国巨灾风险保障体系的建议[A];全国巨灾风险管控与巨灾保险制度设计研讨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4 ;巨灾风险保障制度比较研究[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翁小丹;李茂琴;;新形势下我国巨灾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探究[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李中锡;;应用市场机制提高抵抗巨灾的能力[A];汶川地震建筑震害调查与灾后重建分析报告[C];2008年

7 ;创新制度提高综合减灾能力[A];中国突发公共事件防范与快速处置2008优秀成果选编[C];2008年

8 潘席龙;陈东;李威;;建立我国巨灾补偿基金研究[A];全国巨灾风险管控与巨灾保险制度设计研讨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9 张岳;;政府在巨灾风险分散中的影响路径与最优选择——基于巨灾债券、再保险最优结构的模型分析[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叶新;;我国发展巨灾保险的条件分析[A];“落实科学发展观,又快又好发展山东保险业”论文评选[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罗永波;保险公司如何应对巨灾风险[N];上海金融报;2002年

2 记者 闫雪静;农户巨灾风险 政府出资化解[N];北京日报;2009年

3 保监会政策研究室 宗文;亟待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9年

4 唐红祥;谁来为农业保险巨灾风险“买单”[N];金融时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李雪艳;化解巨灾风险必须借力资本市场[N];中国保险报;2010年

6 记者 张兰;周延礼:加强巨灾风险管理须政府与市场并重[N];金融时报;2008年

7 李敬伟;大连多部门联手解决农险问题[N];中国保险报;2010年

8 罗永波 邱卫兵;证券化:分散巨灾风险的新思路[N];中国保险报;2002年

9 朱俊生;9·11向中国巨灾风险承保能力提出警示[N];中国经营报;2001年

10 记者 仝春建;加快建立巨灾风险分散机制[N];中国保险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威荣;台湾巨灾风险管理证券化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周振;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有效性评价与机制设计[D];西南大学;2011年

3 王琪;中国巨灾风险融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4 徐磊;农业巨灾风险评估模型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5 周志刚;风险可保性理论与巨灾风险的国家管理[D];复旦大学;2005年

6 陈盛伟;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建设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7 陈风;政策性农业保险基本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8 杨刚;巨灾风险度量与保险衍生品定价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9 邓国取;中国农业巨灾保险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10 邱波;金融化趋势下的中国再保险产品发展研究[D];南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智才;基于债券化视角的农业巨灾风险管理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年

2 李舻;巨灾风险分散模式及巨灾债券定价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3 张萌;我国巨灾风险的补偿机制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4 冯学峰;我国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研究[D];江苏大学;2011年

5 吴婷;构建以巨灾风险基金为核心的融资体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6 蔡梦阳;农业巨灾风险基金法律制度构建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洪丹;我国地震巨灾风险管理中的政府补偿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8 王凤;巨灾风险的分散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9 李玲洲;基于我国巨灾风险损失补偿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10 张星洋;巨灾风险可保化与巨灾保险承保模式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2752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2752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b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