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发行难解新股三高
[Abstract]:With the approval of 10 companies approved by the 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 on June 9, 2014, the domestic IPO market has finally set sail again. After a series of repairs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itial public offerings at the end of 2013, 10 companies, without exception, did not have the phenomenon of "three high" (high issue price, high price-to-earnings ratio and high offering rate) that caused complaints in the market. And most companies give up the transfer of old shares. Then, whether the reform of this round of new share issuance system has completely solved the "three" of the current new share issue?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财经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系;
【分类号】:F83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苑志宏;新股发行定价分析[J];投资研究;2001年11期
2 刘康民;新股发行定价方式的演进[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1年02期
3 栾培强;我国新股发行初始收益率实证分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1年01期
4 周侃;新股发行定价方式比较研究[J];上海财税;2002年08期
5 江达明;新股二级市场定价及其投资价值实证分析[J];学术研究;2002年04期
6 邓晓卓;我国新股价格过程实证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7 陈家洪,王安瑜;关于新股发行定价问题的探讨[J];价格月刊;2002年04期
8 林涌,王力;新股发行及定价方式的市场化研究[J];财贸经济;2003年05期
9 张梅琳;适合我国市场环境的新股发行定价技术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年11期
10 陶冶;影响新股定价的因素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郭潇潇;彭韶兵;;对当前我国新股定价的分析——基于信号传递的思考[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2 陈俊;陈汉文;;IPO价格上限管制的激励效应与中介机构的声誉价值——来自我国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初期的经验证据(2001~2004)[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特约记者 刘杰;新股申购:1600亿保险资金蓄势待发[N];中国保险报;2006年
2 大时代投资 王瞬;根据新股定位选择买进时机[N];证券日报;2007年
3 李宇;香港掀今年新股第一浪[N];中国证券报;2007年
4 巴曙松 李晶;新股发行:如何架设机构和中小投资者的天平[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5 巴曙松(作者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新股发行要平衡投资者利益[N];民营经济报;2006年
6 桂浩明;中购新股不如进二级市场[N];上海证券报;2006年
7 潘清;“新股不败”神话,有可能短期内破灭[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8 李辉;新股发行改革或终结网下发行[N];中国经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许志峰;新股发行何处去[N];人民日报;2009年
10 证券时报记者 韦小敏;新股发行定价市场化将加剧投行分化[N];证券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毛立军;我国新股发行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2 陈蓉;中国首次发行新股市场化改革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3 赵林茂;中国证券市场新股发行(IPO)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丁度;中国资本市场IPO泡沫及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梁洪昀;A股一级市场收益特性与一二级市场资金分离性[D];清华大学;2002年
6 高学哲;中国上市公司IPO定价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耿立旺;我国新股发行定价市场化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黄婧;新股发售机制比较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3 陈婵娟;我国新股长期弱势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王永胜;我国中小板新股长期走势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5 徐丹丹;我国新股发行定价问题的探讨[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6 姚维颖;媒体关注对新股表现影响的实证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7 周欣瑜;市场交互机制对新股定价作用的研究和政策建议[D];复旦大学;2012年
8 肖姝霖;多重主体视角下新股定价调整行为测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9 庄惟一;新股询价制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10 李允默;我国新股上市首日溢价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752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475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