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我国证券交易所公司化改造前景之思考

发布时间:2019-10-07 22:36
【摘要】:20世纪90年代,全球证券交易所掀起公司化改造浪潮,纷纷从互助式的会员制组织形式转变成为营利性公司制,甚至成为上市公司。是什么原因促使这些交易所果断转型?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交易所公司化改造给予了极大关注和深入研究,从各层面上分析会员制的固有弊病和公司制的显著优势。在风起云涌的世界改革背景下,我国交易所对“会员制”的坚守受到学界广泛质疑和批判,引发了关于交易所转型发展的话题。这其中既有应对国际证券一体化和激烈竞争环境的原因,也是我国交易所亟待解决组织形态模糊不清、独立性缺乏、自律监管弱化等问题的现实需要。未来我国证券交易所的发展前景如何,是建立真正的会员制还是投身于公司化改革的浪潮中,已经成为当下不容忽视和延迟的问题,尤其在交易所公司化浪潮和并购潮大肆兴起的今天,若不能够及时应对国际竞争环境,我国交易所将丧失发展先机。本文试图立足于我国交易所组织形态和发展现状,在剖析会员制与公司制交易所差异与优劣的基础上,为我国交易所寻求更为合适的发展路径。 通过从法律、学界和实践三方面分析我国交易所的组织形态,可以得知我国交易所的“会员制”模式徒有其名,法律界定模糊回避,学者观点不一而足,特别在实务运营管理中交易所与所谓“会员制”相距甚远,事实上论为证监会附属机构,成为承担证券交易组织运营的准公立机构,是政府主导下的准政府职能部门。这种特殊的组织结构造成交易所独立性和自主权缺乏、自律监管弱化,深沪两所形成高度垄断和业务趋同化的格局,竞争环境相当封闭滞后。学界就交易所转型问题已达成共识,但在会员制与公司制的路径选择上仍存在分歧。笔者对两种所有制形式进行了深入介绍分析,分别考察其是否适合我国交易所发展情状。首先,会员制交易所的产生与当时技术不发达、交易非自动化的历史背景相联系,其制度设计围绕会员垄断利益而定,具有自身无法克服的利益冲突、决策低效等弊病,而我国交易所拥有先进技术优势,没有必要倒退到会员制发展起点,仿制其中介交易模式;在我国现实国情下会员垄断利益也不可能为政府所接受,加之会员制无法克服的内在弊端,会员制不适合我国交易所借鉴发展。公司制交易所则以其完善的治理结构、高效的决策机制、与交易所利益一致的决策导向、便利的筹融资机制等解决了会员制存在的问题,而且对我国交易所树立独立法律人格、扩大自治权限、明晰产权、加强自律管理等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我国交易所公司化改造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尽管如此,公司制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其存在着公共性和营利性冲突的深刻矛盾,可能导致自律监管弱化。笔者借鉴国际经验,建议采取混合监管模式,以及在董事会下设独立监管部门等做法来克服公司制交易所利益冲突问题。此外,在立法完善、产权明晰、治理结构、政府监督等方面做好公司化改造的制度建设,真正确立其公司制交易所发展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832.51;D922.28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勤连;;证券交易所发展及其对中国金融业的影响[J];环渤海经济w,

本文编号:25459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5459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a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