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估计——以浙豫疆三省区为例
发布时间:2019-12-03 22:52
【摘要】:本文以政府预算约束恒等式为工具,结合我国地方政府收支决算总表的具体特征,对地方债规模的估计进行了研究,并指出应该区分地方政府的决算总债务和决算净债务。在此基础上,本文以浙江、河南和新疆为例,对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历年的地方债规模进行了估计。结果发现,浙江、河南和新疆的地方政府债务规模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但发展周期十分一致,都经历了1994—1998年的增速快速回落期、1998—2007年的平稳增长期、2007—2008年的增速快速上升期和2009年以后更高水平的平稳增长期四个发展阶段。进一步,本文对浙豫疆三省区地方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浙江、河南和新疆的地方政府债务均表现出一定的可持续性,但浙江在控制地方债的增长方面压力相对较大。
【图文】:
.88924.64826.2420083937.37918.352308.04612.811013.99024.2420094773.48020.762568.49013.181160.05027.1220105877.78021.202915.74012.631362.63025.0620117053.08321.823300.42112.261580.41023.91(一)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周期根据表2,,本文描绘出浙江、河南和新疆三省区地方债务增速变化图(见图1)。从图1中不难看出,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浙江、河南和新疆三地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变化趋势非常接近,大体上都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94—1998年),增速快速回落期;第二阶段(1998—2007年),平稳增长期;第三阶段(2007—2008年),增速快速上升期;第四阶段(2009年以后),更高水平的平稳增长期。1.增速快速回落期。1994—1998年,浙江、河南和新疆三省区地方债呈现出高速增长,但增速快速下降的特点,这和当时地方债务的主要来源———图1浙豫疆三省区地方债务增长率19
件检验债务路径是否满足“非蓬齐博弈”条件或者债务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否存在临界值效应。然而,我们可以根据多马(Domar)等人的研究[18]进行初步判断,即比较债务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分析三地政府的债务可持续性。为此,本文根据表2、结合《中国统计年鉴》有关各期的数据,描绘出浙豫疆三地债务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对比图(以河南为例,见图3)。图3河南经济增长率和债务增长率对比图资料来源:经济增长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有关各期,债务增长率根据表2计算出来。从图3可以看出,1998年之前,河南省经济增长率一直低于债务增长率,其后直到2008年,经济增长率一直超过债务增长率,2009年后形势逆转,债务增长率高于经济增长率。类似的变化特征在浙江和新疆两地也有体现。正如伏润民等人所言,对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的评估,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理念和方法,原因在于西方国家政府债务属于市场行为,而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则在相当程度上属于行政行为。[17]根据本节关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发展周期的描述,1998年之前,我国地方债的主要形式是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之间的借贷,很难称得上是市场行为;但1998年之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市场色彩越来越浓。因此,本文认为,比较1998年以后我国地方债务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有可能获取我国地方债可持续性较为准确客观的评价。由于两个指标在不断变化,本文取其平均值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进行评估,计算结果见表3。表31998—2011年浙豫疆三省区平均的经济增长率和债务增长率(%)项目浙江河南新疆经济平均增长率11.77711.4049
【图文】:
.88924.64826.2420083937.37918.352308.04612.811013.99024.2420094773.48020.762568.49013.181160.05027.1220105877.78021.202915.74012.631362.63025.0620117053.08321.823300.42112.261580.41023.91(一)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周期根据表2,,本文描绘出浙江、河南和新疆三省区地方债务增速变化图(见图1)。从图1中不难看出,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浙江、河南和新疆三地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变化趋势非常接近,大体上都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94—1998年),增速快速回落期;第二阶段(1998—2007年),平稳增长期;第三阶段(2007—2008年),增速快速上升期;第四阶段(2009年以后),更高水平的平稳增长期。1.增速快速回落期。1994—1998年,浙江、河南和新疆三省区地方债呈现出高速增长,但增速快速下降的特点,这和当时地方债务的主要来源———图1浙豫疆三省区地方债务增长率19
件检验债务路径是否满足“非蓬齐博弈”条件或者债务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否存在临界值效应。然而,我们可以根据多马(Domar)等人的研究[18]进行初步判断,即比较债务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分析三地政府的债务可持续性。为此,本文根据表2、结合《中国统计年鉴》有关各期的数据,描绘出浙豫疆三地债务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对比图(以河南为例,见图3)。图3河南经济增长率和债务增长率对比图资料来源:经济增长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有关各期,债务增长率根据表2计算出来。从图3可以看出,1998年之前,河南省经济增长率一直低于债务增长率,其后直到2008年,经济增长率一直超过债务增长率,2009年后形势逆转,债务增长率高于经济增长率。类似的变化特征在浙江和新疆两地也有体现。正如伏润民等人所言,对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的评估,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理念和方法,原因在于西方国家政府债务属于市场行为,而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则在相当程度上属于行政行为。[17]根据本节关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发展周期的描述,1998年之前,我国地方债的主要形式是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之间的借贷,很难称得上是市场行为;但1998年之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市场色彩越来越浓。因此,本文认为,比较1998年以后我国地方债务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有可能获取我国地方债可持续性较为准确客观的评价。由于两个指标在不断变化,本文取其平均值对政府债务可持续性进行评估,计算结果见表3。表31998—2011年浙豫疆三省区平均的经济增长率和债务增长率(%)项目浙江河南新疆经济平均增长率11.77711.40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郭琳,樊丽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分析[J];财政研究;2001年05期
2 于凌云;;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机制研究——基于某市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调查分析[J];财政研究;2008年03期
3 张军;厉大业;;美国政府债务长期可持续性分析——基于一般均衡条件下的代际预算约束模型[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8期
4 朱之鑫;陈元;刘鹤;刘克崮;;中国经济中长期风险和对策(六)[J];经济研究参考;2010年14期
5 龚强;王俊;贾s
本文编号:25693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56934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