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内部人、外部人与企业梯阶层次

发布时间:2020-01-24 15:42
【摘要】:借鉴上市公司对企业的分类方法,提出了"企业梯阶层次",以此来衡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企业内部人与外部人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关键之所在。选取2008—2013年沪深两市436家上市公司为考察对象,且对其进行了梯阶层次划分,并从内部人及外部人的角度思考了企业所在梯阶层次位置的决定性因素。研究发现管理者激励与股权集中对提升企业梯阶层次位置有积极意义;外部债务保障与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对于促进企业梯阶层次位置上升也有促进作用。
【图文】:

薪酬,管理层,层次,效用


(二)实证研究本文利用Mlogit模型来确定影响公司由劣质、到一般、再到优质的决定性因素,设第j个公司运行层次类型集合为Yj,每个公司运营的效用水平用u表示,i表示第i个公司。Mlogit模型的基础变量选择与任意类型选择的相对比估计公式:log(Pi(j’)Pi(j))=αj’i+Σkβj’kxik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优质的企业往往能带来更高效的运营效用,但本文的目的则在于利用Mlogit模型来判定促进公司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进行转换的“内部人、外部人”作用结构,见下表3影响企业在梯阶层次中变动的因素(效用)。p0、p1、p2分别表示劣质、一般、优质类型下的效用。表3影响企业在梯阶层次中变动的因素(效用)自变量log(p1/p0)log(p2/p0)log(p2/p1)tsa0.062***(0.012)0.102***(0.013)0.046***(0.008)cgb0.0004*(0.000)0.0003*(0.000)-0.00008(0.000)oco0.0002(0.010)0.031***(0.012)0.031***(0.010)cra1.37***(0.394)0.87*(0.443)-0.53*(0.311)qra-1.36***(0.4086)-0.96**(0.468)0.38(0.348)era-0.22***(0.064)-0.19***(0.073)0.013(0.082)jyh3.26*(1.7)5.40***(1.924)2.35*(1.349)dlb-1.93(3.552)5.96(3.892)9.06***(3.512)jsr0.26*(0.137)0.49***(0.152)0.25**(0.119)sta0.47(0.303)0.43(0.364)-0.02(0.331)PseudoR2=0.33PseudoR2=0.29Loglikelihood=-323.48Loglikelihood=-143.02Prob>chi2=0.000Prob>chi2=0.000注:括

层次,效用,企业,中变


(二)实证研究本文利用Mlogit模型来确定影响公司由劣质、到一般、再到优质的决定性因素,,设第j个公司运行层次类型集合为Yj,每个公司运营的效用水平用u表示,i表示第i个公司。Mlogit模型的基础变量选择与任意类型选择的相对比估计公式:log(Pi(j’)Pi(j))=αj’i+Σkβj’kxik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优质的企业往往能带来更高效的运营效用,但本文的目的则在于利用Mlogit模型来判定促进公司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进行转换的“内部人、外部人”作用结构,见下表3影响企业在梯阶层次中变动的因素(效用)。p0、p1、p2分别表示劣质、一般、优质类型下的效用。表3影响企业在梯阶层次中变动的因素(效用)自变量log(p1/p0)log(p2/p0)log(p2/p1)tsa0.062***(0.012)0.102***(0.013)0.046***(0.008)cgb0.0004*(0.000)0.0003*(0.000)-0.00008(0.000)oco0.0002(0.010)0.031***(0.012)0.031***(0.010)cra1.37***(0.394)0.87*(0.443)-0.53*(0.311)qra-1.36***(0.4086)-0.96**(0.468)0.38(0.348)era-0.22***(0.064)-0.19***(0.073)0.013(0.082)jyh3.26*(1.7)5.40***(1.924)2.35*(1.349)dlb-1.93(3.552)5.96(3.892)9.06***(3.512)jsr0.26*(0.137)0.49***(0.152)0.25**(0.119)sta0.47(0.303)0.43(0.364)-0.02(0.331)PseudoR2=0.33PseudoR2=0.29Loglikelihood=-323.48Loglikelihood=-143.02Prob>chi2=0.000Prob>chi2=0.000注:括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吕长江;赵宇恒;;ST公司生命轨迹的实证分析[J];经济管理;2006年04期

2 青木昌彦 ,张春霖;对内部人控制的控制:转轨经济中公司治理的若干问题[J];改革;1994年06期

3 张承耀;“内部人控制”问题与中国企业改革[J];改革;1995年03期

4 杜兴强;杜颖洁;;濒死体验、盈余管理、政治联系与朽而不倒——基于ST、*ST、SL类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会明;非市场失灵理论与中国市场经济实践[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刘飞虹;浅谈国企改革与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1期

3 范波澜;尹晓洲;;股权分置改革下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1期

4 陈道江,王利民;公司治理结构:内部人控制的经济学解释[J];商业研究;2003年15期

5 秦丽娜;李凯;;“内部人控制”悖论[J];商业研究;2007年03期

6 周珊;会计职业判断的制度环境与道德风险[J];巢湖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7 何莎;;以现代产权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J];巢湖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李晓玲,尤晟;国企“债转股”的再思考[J];财经科学;1999年06期

9 白华英,白伟华;我国实行经理股票期权制的障碍因素分析[J];财经科学;2001年05期

10 傅道庆;企业制度及特征分析[J];财经科学;2001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熊胜绪;胡铭;;国有企业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A];中国企业改革发展三十年[C];2008年

2 龚志民;杨东华;;有效防治“内部人控制”的博弈分析[A];第十二次资本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虞建新;;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法律关系——日本民商法的启示[A];中国商法年刊创刊号(2001)[C];2001年

4 黄磊;杨景岩;;基于EVA的控制权治理效率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5 张洽;;CEO薪酬、权力寻租与并购绩效——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王亚卓;颜甫全;;国有控股公司财务治理机制问题及解析[A];国有经济论丛(2012)——深入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梁媛;国有资产境外投资风险生成机理与治理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丁业震;国有上市公司重组中的利益冲突与重组绩效[D];南开大学;2010年

4 白千文;广义制度关联性视角下的转轨路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伶俐;公司治理对企业效率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冯延超;政治关联成本与企业效率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7 杜玉鹏;管理层权力对国有企业并购及其财务效应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余劲松;法律环境对投资者股市参与和上市公司治理的影响:理论和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9 孟凡良;中央企业经营者道德风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严正;国有企业退出方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征;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试建与规范途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2 沈巍宇;辽宁上市公司经理层治理评价及实证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柳芝;制造业上市公司债务融资与公司绩效相关性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符婕;论我国保险公司治理监管法律制度[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屈萌;公司财务业绩、声誉机制与公司社会责任的关系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6 刘桂华;我国董事责任保险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苑亚朝;公司治理与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张琼琼;上市公司经理层“败德”行为与公司治理结构特征关系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9 王增;吉电集团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鲍洁;基于公司股权结构的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鸣,张艳;财务困境预测的实证研究与评述[J];财经研究;2001年12期

2 王震;国外上市公司困境研究及启示[J];财经研究;2002年06期

3 杨薇,王伶;关于ST公司扭亏的分析[J];财政研究;2002年04期

4 杜兴强;雷宇;郭剑花;;政治联系、政治联系方式与民营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7期

5 秦锋;ST板块现状与出路探析[J];改革与战略;2000年05期

6 李秉祥;我国上市ST公司财务危机的战略重组研究[J];管理现代化;2003年03期

7 石巧荣;对我国股市中“ST”“PT”阵容不断扩大现象的分析[J];经济师;2000年05期

8 黄运潮;透视“ST”族[J];经贸导刊;1998年12期

9 王震,刘力,陈超;上市公司被特别处理(ST)公告的信息含量与影响因素[J];金融研究;2002年09期

10 陈晓;戴翠玉;;A股亏损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与手段研究[J];中国会计评论;2004年02期



本文编号:25727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5727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1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