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市场外资并购的绩效分析
发布时间:2020-03-18 10:49
【摘要】: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扑面而来。企业之间的竞争更趋激烈,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大大增加。在这种情况之下,企业为进一步增强竞争实力和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纷纷进行并购扩张。从宏观层次来分析,目前的中国经济是处于全球化背景下的转轨中的新兴市场经济,经济增长也具有较高的发展速度,尽管中国在产业的成熟程度、经济的发达程度、法制的健全程度和公民的教育深度等诸方面都与成熟市场有相当的差距,但却拥有市场经济成熟国家所不具备的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景,因此许多国内外的企业和投资者都希望分享中国经济的增长。从微观层次来分析,中国的上市公司由于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约束使得公司盈利能力较低,然而全球的经济结构大调整和产业转移将导致中国现有的经济模式和产业结构发生重大的变革,这一特定的经济背景决定了中国上市公司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也是中国外资并购存在的必然性所在。因此,本文结合中国上市公司的自身特点,对中国证券市场外资并购的动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论证,并且客观、公正地评价了外资并购的绩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本文基于以上这种认识,在借鉴现有中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上市公司自身的特点设计了一套评价外资并购绩效的财务指标体系,该财务指标体系包含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现金流量、经营能力和成长能力五个层面的指标。除了通过上述财务指标对外资并购的绩效进行评定以外,本文还通过中国二级市场对外资并购后的绩效展开进一步的论证。文中采用事件研究法来考察并购交易公告前后这段时期内股东的超常收益率。超常收益率是指超过“正常”(预期)收益率的收益率,“正常”收益率是指如果事件不发生的话预计可以得到的收益率,即将未考虑到事件发生的期望收益率定义为正常收益率,而正常收益率的计算依赖于模型的选择,常用的模型有两种一平均收益率为常数的模型(constant mean return model)和市场模型(market model)。本文选择市场模型计算正常收益率,然后以实际收益率减去正常收益率,从而得出每只股票在一定时段内的超常收益率。 通过以上的论证,文章最终得出了中国证券市场外资并购前后的绩效对比,为外资并购的绩效分析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图文】:
0NN0000囚686L090尸寸60钾闪66护606尸688尸698尸寸口O尸6N8L608护86L尸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年)图1一2我国进出口总额和增长率趋势中国较低的劳动力成本、政局稳定和经济开放使得中国具备了“世界工厂”的宏观经济基础。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2003年中国平均劳动力成本为0.62美元/时,只相当于美国的4.8%。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要向城市转移。二是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当沿海地区、东部地区的劳动力成本提高以后,中部地区的低价劳动力很快就会补充过来,当中部地区劳动力成本提高以后,西部地区的廉价劳动力也会很快补充过来,这样一个梯度转移的过程,使得我国可以持续保持劳动力优势,使得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不可能在短期大幅上升。中国社会与政治环境稳定,已基本建立市场经济运行体制
中国所有工业企业的五种所有制结构基本上各占20%左右,其中国有控股企业为21.41%。但是,在上市公司中,国有性质的公司占了绝对多数,高达78.35%,而民营和集体企业则相对较少(见图2一1)。在五种所有制企业中,最有效率的却是民营和集体企业(见图2一2),国企的效率相比之下要低得多。由此可见,上市公司的所有制结构面临很大挑战,需要进一步进行调整。这也是上市公司并没有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一种解释。数据来源:《上证研究》(2002年1期)图2一1上市公司与全国所有工业企业所有制结构的比较数据来源:《上证研究》(2002年1期)图2一2上市公司资产收益率改善上市公司的绩效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引入民营和集体企业,但是这种方法面临很大限制,资本市场的容量有限,扩容速度不可能太快,可以上市的公司毕竟是少数。因此,要想靠这种方法在短期内改变中国上市公司的结构性问题,是不现实的。另一种途径是依靠存量调整,即通过改善已上市公司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F832.5
本文编号:2588625
【图文】:
0NN0000囚686L090尸寸60钾闪66护606尸688尸698尸寸口O尸6N8L608护86L尸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年)图1一2我国进出口总额和增长率趋势中国较低的劳动力成本、政局稳定和经济开放使得中国具备了“世界工厂”的宏观经济基础。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2003年中国平均劳动力成本为0.62美元/时,只相当于美国的4.8%。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要向城市转移。二是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当沿海地区、东部地区的劳动力成本提高以后,中部地区的低价劳动力很快就会补充过来,当中部地区劳动力成本提高以后,西部地区的廉价劳动力也会很快补充过来,这样一个梯度转移的过程,使得我国可以持续保持劳动力优势,使得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不可能在短期大幅上升。中国社会与政治环境稳定,已基本建立市场经济运行体制
中国所有工业企业的五种所有制结构基本上各占20%左右,其中国有控股企业为21.41%。但是,在上市公司中,国有性质的公司占了绝对多数,高达78.35%,而民营和集体企业则相对较少(见图2一1)。在五种所有制企业中,最有效率的却是民营和集体企业(见图2一2),国企的效率相比之下要低得多。由此可见,上市公司的所有制结构面临很大挑战,需要进一步进行调整。这也是上市公司并没有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一种解释。数据来源:《上证研究》(2002年1期)图2一1上市公司与全国所有工业企业所有制结构的比较数据来源:《上证研究》(2002年1期)图2一2上市公司资产收益率改善上市公司的绩效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通过引入民营和集体企业,但是这种方法面临很大限制,资本市场的容量有限,扩容速度不可能太快,可以上市的公司毕竟是少数。因此,要想靠这种方法在短期内改变中国上市公司的结构性问题,是不现实的。另一种途径是依靠存量调整,即通过改善已上市公司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F83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高见,陈歆玮;中国证券市场资产重组效应分析[J];经济科学;2000年01期
2 梁国勇;企业购并动机和购并行为研究[J];经济研究;1997年08期
3 蔡建民,徐强毅;企业并购的财务分析[J];上海会计;2001年01期
4 顾勇,吴冲锋;上市公司并购动机及股价反应的实证检验[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年02期
本文编号:25886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58862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