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虽然盈余管理是企业在公认会计准则的框架内对会计盈余进行调增或调减的行为,但这种行为是管理当局基于自身利益或者企业值最大化为目标做出的有利调整,这显然违背了会计信息的中立性和公允性。近年来,上市公司愈演愈烈的盈余管理行为,其手段显现多样化,形式更隐蔽,导致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失真,不仅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而且严重影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长远发展。 本文从探讨盈余管理的内涵和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两方面为突破口,发现管理当局作为盈余管理的主体,正是在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利用会计政策选择的自由,对财务数据实施了盈余管理行为。因此在现代公司体制下,要抑制管理当局的盈余管理行为必须解决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的问题。本文在阐述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之间相互影响的理论基础上,结合我国公司治理现状和由此产生的盈余管理问题,提出七个假设,并选取我国2010年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1386家作为样本,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四个层面(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监事会特征和管理层特征)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呈U型关系;(2)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高于其他股权性质的上市公司;(3)董事会规模和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所占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负相关;(4)监事会会议次数、董事长和总经理是否两职合一、以及高管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没有显著相关性。 因此,要从根本上制约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必须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入手。本文在结论篇章从优化股权结构、强化董事会作用、明确监事会职责和健全内部激励制度四方面提出了完善治理结构的建议,并对公司治理和盈余管理相关领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做了展望。
【关键词】:盈余管理 治理结构 上市公司 实证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75;F832.5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9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1.2 文献综述10-16
-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10-14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14-16
- 1.2.3 文献总结与评价16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6-19
- 1.3.1 研究内容16-17
- 1.3.2 研究方法17-19
- 2 盈余管理的基本理论概述19-33
- 2.1 盈余管理的内涵19-21
- 2.2 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分析21-27
- 2.2.1 客观条件21-22
- 2.2.2 主观动机22-27
- 2.3 盈余管理产生的经济后果的评价27-28
- 2.4 盈余管理的计量方法和模型28-33
- 2.4.1 总体应计利润模型(Total Accrual Model)28-31
- 2.4.2 具体应计利润模型(Special Accrual Model)31
- 2.4.3 盈余概率分布模型(Earnings Distribution Model)31-33
- 3 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33-43
- 3.1 公司治理结构的涵义及其组织构架33-36
- 3.1.1 公司治理结构产生的背景33-34
- 3.1.2 公司治理结构的内涵34-35
- 3.1.3 公司治理结构的组织构架35-36
- 3.2 公司治理结构与盈余管理的关系36-43
- 3.2.1 公司治理和盈余管理的制约与削弱关系36-38
- 3.2.2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38-43
- 4 实证研究及结果分析43-57
- 4.1 研究假设43-44
- 4.2 变量定义44-46
- 4.2.1 因变量45
- 4.2.2 自变量45
- 4.2.3 控制变量45-46
- 4.3 计量模型的建立46-47
- 4.3.1 盈余管理计量模型的建立46-47
- 4.3.2 公司治理结构和盈余管理回归模型的建立47
- 4.4 样本的选择与数据的来源47-48
- 4.5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48-57
- 4.5.1 盈余管理度量模型的检验48-51
- 4.5.2 公司治理结构和盈余管理关系的多元回归分析51-57
-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57-63
- 5.1 研究结论57-58
- 5.2 政策建议58-59
- 5.3 本文的贡献与研究展望59-63
- 5.3.1 本文的贡献59-60
- 5.3.2 研究展望60-63
- 参考文献63-68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68-69
- 致谢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明峰;黄瑶;田水;;配股政策的变更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象的实证研究——基于1994-2007年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北方经济;2009年12期
2 高雷;宋顺林;;关联交易、支持与盈余管理——来自配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科学;2010年02期
3 刘凤委,汪辉,孙铮;股权性质与公司业绩——基于盈余管理基础上的经验分析[J];财经研究;2005年06期
4 胡志磊;周思维;;上市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的动机——基于实证会计理论“三大假设”的视角[J];财会通讯;2012年06期
5 袁盛奇;荣莉;;浅析公司盈余管理与分析师盈利预测的关系[J];财务与会计;2009年13期
6 秦荣生;财务会计新课题:盈余管理[J];当代财经;2001年02期
7 夏云峰;温佐望;;基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盈余管理分析[J];当代财经;2006年03期
8 蔡吉甫;;会计盈余管理与公司治理[J];当代财经;2007年06期
9 王颖;王平心;吴清华;;审计委员会特征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6年06期
10 李四能;;配股政策变更、盈余管理及其对审计的启示——基于1993-2008年度A股市场经验数据[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彭新媛;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动因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2 隋杰;微利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实证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3 刘畅;对IPO公司“变脸”现象中盈余管理行为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影响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37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63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