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证券论文 >

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对股票超额收益率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5-03 16:40
【摘要】: 2006年-2007年中国证券市场出现了大牛行情,伴随着股票价格上涨的是一份份令人惊异的财务报告,大部分上市公司业绩出现了大幅增长,极大地激发了投资者热情。而相关会计信息的披露对投资者做出决策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其中,以能够直接反应公司业绩的上市公司会计利润信息最为重要。 会计盈余不仅反映公司过去的经营业绩,而且还与其他指标相结合预测企业的发展前景。因此,上市公司年报公布后,投资者在众多上市公司中选择投资对象时,常用该指标对不同公司的业绩进行评价,并将其作为投资的主要依据。 由于会计盈余指标在评价上市公司经营成果和盈利能力时如此重要,一些上市公司就利用利润指标大做文章,使投资者的分析和判断出现错误,也干扰资本市场配置稀缺资源功能的实现。 近年来,国内外层出不穷的会计造假事件使得从某种程度上说,利润表上的财务数据已不能代表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对未来的预测能力更是令人担忧。为了降低投资风险,防范投资损失,投资者在分析时不仅要关注上市公司表面上的盈余数字,还要深入分析其盈余质量,对盈余质量给予足够关注。因此,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研究分析,不仅具有理论价值,也具有实践意义。 在回顾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首先对盈余、盈余质量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我国企业报告的盈余(Earnings,或称收益、利润),是会计人员根据会计准则和制度的规定,对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开展的各种经营业务进行确认、计量的结果,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经营成果的表现形式,同时也是评价经营者业绩的一个重要指标。 会计盈余在利润表中反映为税后净利润。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补贴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所得税等。它是一个同盈利、利润、收益、报酬等同等的概念,即完全不加以区分。那么同样盈余质量与盈利质量、利润质量、收益质量等也被认为是同一概念。 在资本市场环境下,公司对外披露盈余主要是为了向投资者提供决策相关的收益信息,因此,最具实用意义的定义是:盈余质量是指盈余信息的投资者决策相关性,即以当期或历史盈余来预测未来业绩(未来自由现金流量)的能力。本文也采用该种盈余质量的定义方式。 接下来本文概述了盈余质量的特征,即:盈余质量的真实性、持续性、现金保障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等。然后文章分析了影响盈余质量的因素,包括:会计准则的变化、会计政策的选择、盈余构成结构、关联交易、通货膨胀和交叉持股等。 盈余反映了企业收益的总水平,投资者若要透视上市公司真正的盈利能力,就需要对公司盈余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价。由于影响盈余质量的宏微观因素很多,如会计政策的选择、公司治理结构、行业因素、经济环境等,因此盈余质量的分析与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不能局限于某一方面或某一指标的分析,应对盈余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在实证分析部分,文章考虑到中国数据的可获得性并部分借鉴了Lev and Thiagarajan(1993)一文中所选用的变量,在分析盈余质量的特征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确定了用相对增长指标来反应盈余质量,同时也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结合起来,选取了如下8个指标:主营业务利润指标、销售和管理费用指标、资产减值准备指标、非经常性利润指标、存货指标、应收账款指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指标、审计意见指标,并提出了供检验的假设。 在资本市场环境下关于盈余质量的实证研究领域,主要有事项研究法和关联研究法两种方法。(1)事项研究法一般探讨年报公告日前后一个较短窗口内(典型为2-3天)报酬——盈余之间的关系,来推断盈余公告在实质上是否影响了投资者的投资决策,研究的焦点在于考察盈余公告是否传递了有关未来现金流量的信息,超常报酬率的计算起点受年报公告日的影响。(2)关联研究中计算超额收益率的窗口一般比较长,如一个季度或一年甚至数年,并且计算起点可以不受事件日的影响。事项研究法适用于回答“是否具有信息含量”和信息及时性问题。在“具有什么信息含量”的问题上,关联研究法比事项研究法更有说服力。因此,本文采用(年度)关联研究法实证研究基于财务报告的盈余质量评价指标与超额收益率的关系,考察其市场反应。 本文实证分析所用的数据时间段是2006年-2008年,取样范围是沪市全部A股上市公司。最终取样情况是:2008年449家、2007年471家、2006年450家共1370个样本值。 在模型选择上,本文使用了2个模型来研究盈余质量对股票超额收益率的影响。本文首先利用经验研究中典型的回归模型,就2006年度至2008年度上市公司未预期盈余和股票超常报酬率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未预期盈余的系数均显著为正,与预期一致,验证了我们的假设,即未预期盈余与股票超额收益正相关。 然后,文章在上述经典模型的基础上加入8个盈余质量评价指标,再次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增加了盈余质量指标后,模型的经调整的拟合优度较原始模型均有提高,从2006年-2008年各个评价指标的系数符号和t ?检验结果来看,主营业务利润、销售管理费用、资产减值准备、非经常性利润、存货、这五个变量均通过t ?检验,且系数均为正,与预期符号一致,说明这五个变量与盈余质量具有正相关性,另外三个盈余变量指标与股票收益的关系不明显。 本文研究结果再次证实了沪市会计盈余的有用性。本文研究所采用的数据全部来自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财务报表,却仍然能够解释未来的股票超额收益,显示公开信息已具有相当的信息含量。 文章在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给出了相关建议:对证券投资者而言,在进行盈余质量分析和评价时,可适当加强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不良资产增长、审计意见的关注。对公司经营者而言,首先应提高对盈余质量的认识,通过对评价指标的计算,企业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提早进行解决。其次,应大力发展主营业务、优化现金流量管理、努力降低相关成本费用、重视存货管理、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建立风险评估和防范机制。对监管部门而言,应从各个可能方面提高对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成本,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另外,监管部门也可以考虑建立一套完善的盈余指标评价体系,定期公布评价结果,这样有利于信息的充分披露。文章还就其他方面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在本文的结束部分,指出了全文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275;F83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爱杨;邓小艳;王锦涛;李丰译;;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11年21期

2 蔡维灿;;基于优质股视角下的盈余质量评述[J];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3 王艺臻;;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06期

4 丁希炜;周中胜;;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盈余质量:现实问题与理性思考[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年06期

5 郑柳明;;会计-税收差异和盈余质量[J];现代商业;2011年18期

6 苗连琦;杨晶晶;;审计师性别对盈余质量的影响——基于房地产上市公司2009年数据的分析[J];财会月刊;2011年24期

7 关月琴;;控股股东与盈余质量关系相关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2011年21期

8 李朝晖;;审计定价、盈余质量与董事会独立性——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J];当代经济;2011年16期

9 陈晓红;陈杨;;关联交易、盈余质量与大股东利益侵占——基于效率观与掏空观的实证研究[J];求索;2011年07期

10 ;关于上市公司每年要有一定分红比例的建议[J];商品与质量;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贞洁;沈维涛;;盈余质量与我国上市公司投资决策[A];第七届全国财务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潘阳;王德武;;基于医药、生物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管理层能力与盈余质量相关性研究[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廖雪洁;刘汉民;;垄断国企高管薪酬现状分析——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叶华;;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及时性研究——基于我国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瑞武;余漱峰;;基于因特网的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A];第九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上)[C];2010年

6 黄少安;钟卫东;;股权融资成本软约束假说与股权融资偏好——对中国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进一步解释[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曹汛;;浅谈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A];对外经贸财会论文选第十五辑[C];2003年

8 浙江省内审协会课题组;;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研究[A];石油杯全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3年

9 ;上市公司内审工作的思考[A];石油杯全国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理论研讨会暨经验交流论文汇编[C];2003年

10 金山;陈盈如;;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法律与财务会计对接评析[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余志勇;行业盘整上市公司强者恒强[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赵学毅;上市公司扭亏之“道”[N];证券日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闻 达;蓝筹公司成为中流砥柱[N];证券日报;2005年

4 江苏天鼎 秦 洪;“穷亲戚”让上市公司很受伤[N];证券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张勇;上市公司的非常治理[N];经济观察报;2005年

6 经济视点报记者 牛尚 刘金松;上市公司高管为何“事故”频发[N];经济视点报;2005年

7 李萤 行业策略分析师(上海中广信息咨询传播有限公司);十家上市公司值得关注[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8 记者 陈建军;上市公司董秘频繁更迭需关注[N];上海证券报;2005年

9 陈建军;上市公司董秘:你方唱罢我登场[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10 本报记者 万鹏;上市公司首季报喜忧参半[N];证券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永杰;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研究: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周春梅;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3 潘丽春;中国上市公司并购价值影响因素和演进路径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巩娜;上市公司管理者股权激励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5 梦然;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6 何旭;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7 李绪富;我国上市公司重塑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吴琳芳;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9 杨柏;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控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10 李丹;我国上市公司发展规模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峰;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盈余质量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2 刘重阳;我国汽车制造行业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3 赵静;新会计准则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朱林;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对企业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李学明;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与审计意见的相关性实证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7年

6 陈颖生;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7 李昊珈;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8 詹阳;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规模与盈余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9 汪文s,

本文编号:26478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zhqtouz/26478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3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